能明了通达佛性不在别处,就在六根门头放光。在眼根为见性,在耳根为闻性,在鼻根为嗅性,在舌根为尝性,在身根为觉性,在意根为知性。如此知见,只是理悟,还不算是真开悟。认可前念不起,后念不生的灵知觉性,这只是初悟,还不是真正的悟道。只有悟入中道义,即不偏于空,又不执著于有,对有而不执著有,对空又不执著于空,在空与有之间,出入自在,达到不有而有名之为妙有,不空而空称之为真空,真空不空而妙有,妙有不有而真空。安住于知觉空性,如如不动一点分别执著心,又能面对一切人事物,恰到好处起妙用。天天见而无所见,时时闻而无所闻。觉知一切的觉受,而又不执著计较一切的觉受相。无觉无受,无见无闻,而又了了常知常觉。做尽了利益救度众生的善事,心中却空空无一物,不执著利益救度众生的相。因救度众生的我相本空、本无、不可得,被救度的一切众生本空、本无、也不可得,不可得也是假说,更不可得。无可言表的妙法,只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