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三大科学园区营收负成长!百亿亚洲矽谷能救台湾经济?】

文/林正文 照片来源/维基百科

 

行政院院会于18日通过明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在创新产业计划经费编列495亿元中,亚洲矽谷就占了112亿元属五大创新产业中占比最高。而预定落脚在桃园的亚洲矽谷计划,政院强力推动,在国发会主导的推动方案中,诉求「从环境优化、智慧应用、国际链结、基础建设4大面向」推动,显然泰半都著重在「硬体」上的基础建设,软体的部分著墨较少。

不过,政院似乎没有注意到过去二十年台湾拚经济的基地——「三大科学园区」日前公布的营收数字,缴出了「负成长」的成绩单。科技部公布国内三大科学园区今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兆780亿元,和去年同期1兆1,335亿元相比,下滑4.89%。跌幅虽然不大,但细看三大园区的营收报告,却隐藏不少经济衰退的警讯。

依地区比较,竹科105年上半年营收4,923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衰退10.02%最高;中科2,369亿元,也衰退1.98%;而南科3,488亿元,小幅成长1.20%。以产业分析来看,衰退幅度最高的是光电产业中占了营收七成的平面显示器产业,又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营收衰退17.81%;而受累全球笔记型电脑(NB)出货量下滑,库存去化问题影响的电脑及周边产业则衰退6.94%,积体电路产业衰退幅度虽然只有0.41%,但因为营收占比高达七成,成为拖累整体衰退的主因。

缴出漂亮成长数字的产业有,受惠于积体电路产业持续研发先进制程所需之设备需求增加的精密机械,成长18.81%;生技产业则受惠于制药厂商及医材厂商营收持续成长;通讯产业则是受到数位基础建设更趋完善的带动,微幅成长1.69%。不过这类产业规模小,对整体成而挹注不大。

营收衰退之外,新增投资斩半

科技部次长陈德新指出,科学园区营收表现是台湾经济的缩影,经过前4个月的低迷,6月才开始出现反转,目前科学园区营收表现的曲线是往上走,预估下半年表现应「审慎乐观」,期待今年的全年成长率能翻正达3%。

由于科学工业园区在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地方发展成效扮演重要角色,而在科技部的报告中,105年6月园区就业人数达26万4,589人,比去年同期略少,但是竹科和南科的就业人数大幅减少,不过中科因台积电、友达光电、台湾康宁、矽品精密等25家园区厂商,释出一千六百多个职缺,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8.8 %。

此外今年上半年核准28家新投资厂商,投资金额约新台币51.40亿元,和去年36家相比,减少两成,新投资金额仅有去年的一半。

当科学园区的投资资金锐减、就业人口不再大幅成长时,意味著产业迈入修正阶段,该如何往前走,业者需要政策的协助。犹记得蔡英文总统上任前,曾带领幕僚团队与竹科业者代表进行闭门会议,共商振兴台湾科技产业大计,喊出「产学研发桂冠联盟」。但是就职将近百日,却仍未见相关规划。

而政院多次积极召开亚洲矽谷推动会议,更在预算上大力支持,让科学园区业者不免有「有了新欢,忘了旧爱」的感概,也希望政府能够认真想想,不停兴建扩张各式各样的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真的能够成为台湾下一波经济成长的动能吗?

 

快来信传媒官网,观察地球日日新鲜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