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在國內幾乎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病名,無論是街頭、醫院, 還是廣播、電視都能聽到「風濕性關節炎」這個病名。如: 某人說自己患了風濕性關節炎, 廣告上「吃了某某葯,風濕性關節炎不再痛」等等;門診接診也常常遇到變天時關節痛患者,往往很容易給自己扣上「風濕關節炎」的診斷。那到底什麼是「風濕性關節炎」呢?是不是真的有「風濕性關節炎」呢?

說實話,筆者2001年考入同濟醫科大學,經過5年的本科學習,再經過5年的碩博連讀學習,仍未了解清楚何為「風濕性關節炎」。從事骨關節疾病專業之後,愈來愈覺得這個概念似乎不太準確。直到寫這篇科普,查閱了很多專業文獻,並且請教了幾位風濕科醫生,才真正弄清楚這個問題。

一﹑「風濕性關節炎」—一個早該被摒棄的病名(滾蛋吧,風濕君!)

「風濕性關節炎」在國內幾乎是人人皆知的病名。對患者來說,凡是遇到變天或者受寒後關節痛的,患者都認為是風濕引起的,自己就給自己錯誤的診斷為所謂「風濕性關節炎」;許多臨床醫師也把一些自己診斷不明確的關節炎濫冠以「風濕性關節炎」,也是造成「風濕性關節炎」家喻戶曉的原因之一。

到底有沒有「風濕性關節炎」這病呢?「風濕性關節炎」的概念,既不是中醫的病名,國際上疾病分類也沒有這種疾病。國內的一些教科書﹑專著和詞典偶有提到這個病名,然而在國際上英文版的教科書﹑專著﹑詞典等均沒有提到「風濕性關節炎」一詞。筆者試著查閱國內和國際的資料庫發現,國內大多數「風濕性關節炎」主題詞實際上說的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內容,即使有極少一部分冠以「風濕性關節炎」題目的文章,也都是非正規或非權威期刊;國際上資料庫冠以「風濕性關節炎」的文章更是罕見,可以說明「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不規範的病名,國際上也不存在「風濕性關節炎」這樣一個診斷。國內很多風濕科專家也多次建議,應該摒棄「風濕性關節炎」這個病名。

圖1 「風濕熱」 累及關節通常是膝、踝、肘、腕、肩等大關節,疼痛呈現遊走性

二﹑老百姓眼裡的風濕不是真正的「風濕性關節炎」

患者一: 醫生,我做月子的時候受了涼氣,之後一直怕風怕涼,一吹風就關節疼痛,7﹑8月份還要穿著很厚很多層的衣服才行,我這是得了「風濕關節炎」吧?

患者二:醫生,我小時候家裡窮,住的地方很潮濕,現在凡是遇到變天,我的關節就疼得不得了,我老婆說我關節痛比天氣預報還准,我這是得了「風濕關節炎」吧?

患者三:醫生,我以前住的地方在一樓,濕氣很重,當時還不覺得,現在年紀稍微大一點,關節完全見不能吹風,大熱天我還要穿秋褲睡覺才行,我這是得了「風濕關節炎」吧?

患者四:醫生,我這個雙手關節每天早上都很僵硬,起床後活動活動就好了,熱天還好一點,要是冬天一碰涼水,關節就疼得不得了,現在關節都痛變形了,我這是得了「風濕關節炎」吧?

……

圖2 「風濕性關節炎」很少累及手指小關節,也不引起關節變形

在老百姓眼裡,風濕兩個字,很容易從字面上去理解。「風」就是風寒;「濕」就是濕氣,因此「風濕性關節炎」就順理成章的成了遭遇風寒和濕氣誘發、引起的關節炎。患者癥狀可隨天氣變化而有病情的起伏,病情變化與天氣特別密切,常在天氣變冷或下雨之前,立即出現病情的加劇,關節疼痛加重,其預報天氣變化的準確度甚至可與天文媲美。因此,但凡天氣變化或受涼後出現以下癥狀:1.感覺異常,包括關節怕風怕涼、酸沉感、發涼感、腫脹感、浮腫感、肌肉跳動感、蟲爬感、血液不流通感、自覺關節或脊柱活動有響聲;2.疼痛,部位包括關節痛,肌肉痛﹑「筋」痛﹑「經絡」痛﹑周身疼痛,肢體深部痛。疼痛性質為:脹痛,酸痛,竄痛,短暫性刺痛,伴發僵感、酸沉感。程度輕重不等。如果出現上述癥狀,老百姓很容易給自己診斷為「風濕」引起的關節炎,或者乾脆就叫「風濕性關節炎」:

圖3 老百姓認為受寒或變天誘發關節痛就是「風濕性關節炎」

筆者有限的經驗認為,很多情況下,在老百姓眼裡上述與天氣變化較密切的「風濕」,相當大一部分並不是真正的「風濕性關節炎」,常常指的都是「骨關節炎」﹑「滑膜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上很多關節炎都是可隨天氣變化而有病情的起伏,關節炎患者的關節疼痛與天氣變化的關係不是風濕熱所特有的,更不是與鏈球菌感染有關。其他關節炎對天氣變化也常有一些反應。許多人會有這樣的體會,瘢痕體質者,在天氣變化時瘢痕會發癢;外傷骨折者治癒後,有些人在天氣變化時原骨折部位會出現酸痛。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一些骨關節炎和其他關節炎患者在天氣變化時會出現關節疼痛。這些瘢痕,這些原骨折部位和這些關節炎對天氣變化的反應肯定與鏈球菌感染無關。因此,「對天氣變化十分敏感」不應該是風濕熱的多關節炎的特徵性表現。

三﹑醫生眼中「風濕熱」引起的關節痛才是真正的「風濕性關節炎」

醫生眼裡,首先必須確診「風濕熱」的存在,才會出現「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當我們的上呼吸道被一種特殊的細菌(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部分患者會發生的一種叫「風濕熱」自身免疫性疾病,當這種「風濕熱」在人體遊盪一圈後,會留下很多痕迹。當它「跑到」心臟時候,引起風濕性心臟病;當它「侵犯」皮膚的時候,引起皮膚環形紅斑,皮下結節;當它「路過」神經系統的時候,還會導致患者不由自主的跳舞,也叫舞蹈病;然而當它「打通任督八脈」,達到人體關節的時候,就會表現出「風濕性關節炎」,也就是說:「風濕性關節炎」實質上是一種細菌感染之後所誘發的一種風濕熱在關節的臨床表現。

圖4 鏈球菌感染後引起風濕熱,導致「風濕性關節炎」發作

「風濕熱」的發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溶血性鏈球菌感染人體上呼吸道後,持續存在體內,誘發人體對鏈球菌產生抗體反應,病人常先有咽喉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3周後出現「風濕熱」,風濕熱反覆發作可累及關節,形成「風濕性關節炎」。表現為遊走性多發性關節痛,以侵犯膝、踝、肘、腕、肩等大關節為主;常常在冬春陰雨季節發作,潮濕和寒冷是發病和加重的誘發因素,對天氣變化十分敏感,發作時口服非甾體藥物能迅速緩解癥狀,而且癥狀緩解後不會引起關節畸形。

現已公認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與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有關。中醫認為風濕性關節炎屬痹證範疇,主要由於腠理空疏、衛陽不固,風、寒、濕邪氣乘虛而入,以致氣血不和、經絡阻滯而成。該病的發生與個體的營養狀況、免疫功能、居住條件、氣候環境及流行菌株的毒性等因素有關。本病的發病還有強烈的家族傾向,同一家族中常有多個成員患病。有學者反覆強調,「對天氣變化十分敏感」是「風濕性關節炎」 (指的是風濕熱的多關節炎)的特徵性表現。然而風濕熱的多關節炎是風濕熱疾病活動的表現之一,風濕熱緩解期一般不會遺留遷延不愈的慢性關節炎。關節炎的消長是與疾病活動有關,而風濕熱的活動是與鏈球菌感染和機體的免疫反應相關 , 不是與天氣變化相關。因此,不是說變天或受寒誘發的關節炎就是「風濕性關節炎」。

四﹑如何確診「風濕性關節炎」?

要確診是否有「風濕性關節炎」,首先必須確診是否有「風濕熱」的存在。「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病前1-4周有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病人常先有咽喉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3周後出現「風濕熱」,風濕熱反覆發作可累及關節,引起急性遊走性大關節炎,常伴有風濕熱的其他表現如心肌炎,環形紅斑,皮下結節等,典型的「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表現如下:

(1)疼痛部位呈現遊走性,可以累積多個關節同時疼痛,以侵犯膝、踝、肘、腕、肩等大關節為主;

(2)嚴重時疼痛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口服非甾體藥物治療非常有效;疼痛緩解後,不會引起關節變形。

圖5 「風濕性關節炎」伴隨皮膚環形紅斑

(3)對天氣變化十分敏感,多發生於冬春陰雨季節,怕風怕涼、酸沉感、發涼感、腫脹感、浮腫感、辣感、肌肉跳動感、潮濕和寒冷是發病和加重的誘發因素。

(4)不規律性發熱,肌肉也會出現疼痛癥狀,而且還可能出現肌無力。

本病診斷主要依據是發病前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史,急性遊走性大關節炎,常伴有風濕熱的其他表現如心肌炎,環形紅斑,皮下結節等。「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除了上述典型臨床表現外,醫生通常還會給患者進行血液化驗檢查,臨床化驗包括:①血常規檢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也明顯上升,有的出現核左移現象;②血沉和C反應蛋白升高,血清中抗鏈球菌溶血素「0」凝集效價明顯升高,發作的急性期,血沉,C反應蛋白,抗「O」顯著升高,急性期過後(1~2月)漸漸恢復正常;③關節液檢查,常為滲出液,輕者白細胞計數可接近正常,重者可明顯增高,多數為中性粒細胞,關節液細菌培養陰性。④類風濕因子和抗核抗體等排他診斷陰性 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還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關節炎,尤其要排除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等免疫性疾病,方可確診(下一期我將介紹「風濕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區別)。

五﹑ 「風濕性關節炎」該怎麼治療?

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和儘早合理、聯合用藥。徹底消除鏈球菌感染是「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首要目標,其次是緩解關節疼痛的癥狀。

1.藥物治療

(1)消除鏈球菌感染或手段近年來有不少新進展,從療效和經濟角度出發,目前仍然首選青黴素肌肉內注射,對於咽炎和扁桃體炎感染不太嚴重者,可考慮苄星青黴素肌肉內注射,連續10天,青黴素過敏者,可改成紅霉素口服,療程5日。

(2)單純關節受累的「風濕熱」 首選非甾體抗炎葯,常用乙醯水楊酸(阿司匹林),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產生抗炎止痛作用,對解除疼痛有較好效果,但不能改變疾病的病程。臨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西樂葆、安康信,樂松,雙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也可適當用鹽酸氨基葡萄糖等改善關節癥狀藥物。

圖6 單純關節受累的「風濕熱」 首選非甾體抗炎葯!

(3)若「風濕熱」急性發作,全身關節癥狀嚴重,同時合併心臟炎等表現,推薦糖皮質激素治療,病情緩解後逐漸減量至維持劑量。為了防止停用激素後出現反跳現象,可以在停葯前2周加用阿司匹林,等激素停葯後2-3周再停用阿司匹林。

(4)對於曾經患心臟炎或風濕性心臟病者,「風濕熱」慢性反覆累及關節,疼痛反覆發作,可選用慢作用抗風濕葯。對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較慢。常用的有金合劑(肌注或口服)、青黴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2.外科療法 風濕關節炎一般不引起關節畸形改變,若反覆發作,合併其他類型關節炎,影響關節活動和負重,可以考慮手術。包括不同的矯形手術、人工關節的置換、滑膜切除等。手術不能治癒疾病只能改善關節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圖7 關節置換手術不能治癒疾病只能改善關節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3.其他治療 包括物理、康復、職業訓練、心理等治療,藥物方面配合外用專業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冶療,注意保暖,適當運動,均衡飲食,提高抵抗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weixin.qq.com/r/fi6_pvz (二維碼自動識別)

>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