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封面

11:33

上甘岭

是朝鲜金化地区的一个小村庄,毁灭于多次战斗的炮火之中。因上甘岭战役发生于此而闻名。上甘岭战役的主要战场是五圣山南麓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五圣山位于朝韩军事分界线中部,海拔1061.7米,是朝韩军事分界线中部的绝对制高点,在平康、金化、铁原三郡中间,具有重要战略价值。597.9高地地形复杂,沟深林密,由西北,东北两道山梁组成,呈倒三角形,美军称为三角山(triangle hill),主峰海拔597.9米,开战前由志愿军第3兵团第15军45师第135团9连负责防守,共有12个编号阵地,依次为西北山梁上的6、5、4、0号阵地,东北山梁的11、2、8、1号阵地,以及主峰的3、10、9、7号阵地。597.9高地即为电影《上甘岭》中的故事发生地。上甘岭战役打响于1952年10月14日。其时中美双方已经僵持在三八线附近,边打边谈了将近一年时间。

为了获取谈判桌上的优势,美方策划了朝鲜战场中部五圣山南麓高地为突破口的摊牌行动。1952年10月14日清晨5时44分,美军以310门大口径火炮及30余辆坦克对597.9高地及537.7高地进行攻击前火力覆盖。14日6时整,美军炮火开始向五圣山延伸,对我阵地进行全纵深压制,掩护其陆军第7师第31团(即长津湖战役中被歼灭并缴获团旗的北极熊团)兵分两路进攻。其中美7师31团3营负责攻击6号阵地所在的派克山及西北山梁,1营负责攻击2号、11号阵地所在的罗素山及7号阵地所在的桑德岭(山峰名称均为美军代号)。美军对597.9高地第一波投入兵力共计6个连。我方守军仅为2个连。

6个连。10月14日清晨6时02分,驻守9号阵地的135团9连3排首先接敌。美31团L连沿9号阵地前沿从正面向我阵地发起冲锋。负责指挥3排的9连副指导员秦庚武指挥三排大部隐藏于10号阵地坑道躲避敌方炮火,同时在9号阵地部署三名步兵,伤亡一个补充一个,使用手榴弹、炸药包、爆破筒依托地势向进攻美军攻击。攻击的L连被压制在阵地前沿洼地无法移动。30分钟内,L连所有指挥官均负伤或阵亡,无法组织有效进攻。随后,敌K连接应L连,由K连连长查尔斯·马丁重新组织两支连队展开进攻。但因我军持续用投掷武器保持火力压制,无法取得进展。

在9号阵地接敌的同时,7号阵地遭敌A连先头排攻击,11号阵地遭到敌A连余部攻击。驻守11号阵地的我8连1班因同时将全部兵力投入战斗,遭到敌火力覆盖,伤亡殆尽,战至7时30分,11号阵地失守,仅余1人退守坑道。8时,敌B连投入战斗,超越A连继续攻击2号阵地。9时,7号阵地失守。敌I连经由7号阵地攻击我9号阵地及主峰侧翼。10时,敌C连投入战斗,加强对2号阵地攻势。14时,2号阵地失守。

14日19时,我135团于组织7连趁夜色反攻2、11、7号阵地。敌方因人员弹药消耗过大,不擅长夜战,抵抗不利,同时误判我军反击人数为一个营,因担心被围而撤下597.9高地。14日战斗至此告一段落。我军重新占领597.9全部阵地。14日战斗中,美7师31团共伤411人,亡33人。我135团伤亡500余人。

在当晚反攻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我135团7连2排排长孙占元双腿被炸断,拉开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5班副班长李忠先身捆两根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战士易才学在反攻中一人炸毁敌人三个火力点,为反攻扫清障碍。

而持续43天的上甘岭血战,这才刚刚拉开序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