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蘇軾蘇轍,號稱三蘇,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父子三人皆是著名文人的家庭,可以說是一門三學士,體現出那個時代讀書人的風貌和家學淵源的重要性。

蘇洵(號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兒子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人稱為蘇東坡)、蘇轍( 字子由,自號潁濱遺老。1039~1112) 。「三蘇」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王安石、曾鞏。一家子出了如此豪華的陣容實在是讓人讚嘆不已,關於三蘇故事很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大兒子蘇東坡。可以說是頗受中國人民的喜愛,他那中個性十足仗義執言,生性樂觀隨性自由的風格深受中國各個階層人的喜愛,文章詩詞都是好手,並且宋代書法家「蘇黃米蔡」蘇東坡還排第一,簡直就是一個全才,他的這些成就放到任何一個人身上都足夠驕傲一輩子了,可以老天卻把這些都給了一個人,那就是蘇東坡。

蘇軾做了一輩子反對派,王安石當政的時候,他發對新法,不斷上書皇上新法的壞處,明知道是往槍口上裝,可這位仁兄卻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硬是被當時的改革派,一貶再貶,還曾經應為烏臺詩案差點死在大牢裏,要不是太后賞識蘇東坡,恐怕蘇東坡早就死在牢裏了。

就這麼一路往下貶,東坡居士倒是也生性豁達,依舊寫寫文章,寫寫詩詞,以此來撫平內心的苦悶,正應了那就話「國家不幸詩家行幸,賦到滄桑句便工」生活的磨難,反而給了蘇東坡更多的創作熱情和對人生更深刻的感悟,使得蘇東坡在詩詞方面超越三蘇中的其他兩個人,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

詩人都多少有些浪漫情懷不懂政治的殘酷,本因為蘇東坡反對王安石變法,現在保守派上臺了,蘇東坡總該官運亨通了吧,誰知道還是直言上書,說新法也有好的地方,不能全部廢除,那些保守派哪管這些呀,只要是新法主張的,保守派統統都要反對,結果蘇軾這個倔老頭,誰的賬都不買,他在乎的只有百姓苦不苦,於是他又成了保守派的反對者,後果跟第一次一樣是可想而知的。

蘇東坡的弟弟蘇澈就比蘇軾成熟穩重很多,在朝廷裏一直混的不錯,最後做大很大的官,跟他哥哥蘇東坡是完全不像的,只能說混官場是一門技術活,天真爛漫的蘇東坡還真的不適合在朝廷裏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

三蘇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座豐碑,他們的關係更是讓人津津樂道,充分說明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真的家長也要堅持,先把自己搞好了,才能把整個家庭教育帶動起來。


謝邀回答:回答這一問題就會令人興緻盎然,津津樂道,"唐宋八大家中有三蘇",聯語稱:"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詞客也指三蘇。蘇洵字明允,號老泉,為其父也;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為蘇洵之長子也;蘇轍字子由,自號潁遺老,為蘇洵之次子也。

三蘇為三詞客,詩人,書法家,加之蘇洵之才女蘇軫蘇小妹,與江南才子秦觀秦少游,歷史上可堪稱名符其實的書香門第。

更為後人樂道的是蘇軾,蘇東坡,其才華橫溢,風趣幽默,其與小妹戲耍。妹戲兄臉長."去歲一滴相思淚,至今未流到腮邊"。兄戲妹眼窩深:"兩凹秋泉水汪汪,幾次欲拭深難到"。兄戲妹額頭高:"未出客廳三五步,額頭已到畫堂前"。蘇小妹為難其夫秦少游進洞房,

出句"閉門推出窗前月,後蘇東坡投石於水塘,秦少游才得以對出"投石擊碎水底天"之妙對。……有趣!真有趣!


「三蘇」在唐宋文學史上佔有很高的位置。在唐宋「八大家」(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文化巨匠裏,宋朝佔有「六大家」,其中蘇氏一門「父子三人」(父親蘇洵、兒子蘇軾、蘇轍)佔了「半壁江山」。問題提到的「三蘇」,實為父親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史稱「蘇老泉」;大兒子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史稱「蘇東坡」;小兒子蘇轍,字子由,號穎濱遺老。年齡肯定是為父的蘇洵最大。這是中國文史上乃至世界文史上「空前絕後」的「文化佳話」。其實這一門文人家庭,還隱藏著兩個「匠人」――那就是蘇洵之女蘇軫(蘇小妹)和蘇小妹之夫陸少遊。可以說是「一門五學士」,充分體現出「宋代重文的風尚」,打造了宋文化的里程碑是:讀書做學文的重要和習文家教環境的影響力巨大。


謝邀!

「三蘇」之中當然是「老蘇」的年齡最大啦,「老蘇」就是蘇洵,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寫文章很厲害,那篇著名的《六國論》就是出自他手。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蘇轍是蘇洵的兒子,也是以寫文章著稱,文風既有其父親的疏放灑脫,也學習了歐陽修的委婉淡泊,在宋代散文中獨具特色。

蘇軾是蘇轍的兄長,在三人中名氣最大也最有文采,不但文章好,詩、詞方面也極為出色,更是以坦蕩、豁達的人格魅力圈了一大波粉。

「三蘇」既被稱為「蘇門三學士」,又同時進入「唐宋八大家」之列,天地靈氣如此眷顧這父子三人,成為文壇千古佳話。


在唐宋「八大家」中,宋朝佔有「六大家」,其中蘇氏一門「父子三人」(蘇洵、蘇軾、蘇轍)佔了「半壁江山」,可見「三蘇」在宋朝文壇地位。

三人中,蘇洵是父親,蘇軾和蘇轍二人是兒子,蘇軾是哥哥,蘇轍是弟弟。年齡排序:蘇洵>蘇軾>蘇轍。

三人都以散文著稱,其中蘇軾的名聲最大,除了詩文厲害,還是一個最厲害的段子手。

好友張先在八十歲時迎娶十八歲小妾,蘇軾去喝喜酒,還寫了一首詩來調侃好友。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一樹梨花壓海棠」真夠形象的,看來蘇軾也是老司機啊。

還有,蘇軾是一個有名喫貨,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菜式「東坡肉」。他在日記中寫了一件小事:蘇軾一邊誦經一邊喫肉,和尚:「你這樣不行!」蘇軾:「我漱漱口再誦。」

東坡食肉誦經,或雲:『不可誦。』坡取水漱口。

好吧,蘇大師,你贏了。

蘇家除了三蘇,蘇洵的女兒,蘇軫蘇小妹也是才華橫溢,嫁給江南才子秦觀秦少游。不過蘇小妹的丈夫可不好當,比如要進洞房,蘇小妹就給新郎秦觀出了一個對聯:「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觀可是有名的才子,曾寫「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樣的千古名句,可是卻被這對聯難住了,望著滿屋春色乾瞪眼。

好在大舅哥蘇軾來幫忙,蘇軾投石於水池,秦少游一下子對出"投石擊碎水底天"的下聯,令人拍案叫絕。


父親蘇洵、兄長蘇軾、弟弟蘇轍合稱三蘇。

蘇洵(1009—1066),漢族,字明允,號老泉。宋朝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蘇洵

蘇軾(1037~1101)漢族,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朝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蘇軾

蘇轍(1039年-1112年) 漢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晚年自號潁濱遺老,蘇軾之弟,人稱「小蘇」。

蘇轍

宋仁宗嘉定初年,蘇洵和蘇軾、蘇轍父子三人都到了東京(今河南開封市)。由於歐陽修的賞識和推譽,他們的文章很快著名於世。

宋人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才識》記載:「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也。」「三蘇」的稱號即由此而來。蘇氏父子在散文創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後來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蘇之中,蘇洵和蘇轍主要以散文著稱;蘇軾則不但在散文創作上成果甚豐,而且在詩、詞、書、畫等各個領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歷史上有「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說法。其中一門父子三詞客,指的就是蘇洵,蘇軾,蘇轍三人。他們是父子關係。蘇洵是父,蘇軾為其次子,蘇轍是蘇軾之地。歷史上稱蘇洵為老蘇,蘇軾為大蘇,蘇轍為小蘇,世人合稱為「三蘇」。他們父子三人都是填詞高手。現在在眉山有其故居三蘇祠。


蘇洵、蘇軾、蘇轍三人是宋代文豪,合稱「三蘇」,可能是基因的關係,人家這三人是爺兒三,蘇洵是父親蘇軾是哥哥蘇轍是弟弟,特別是蘇軾名氣大到沒邊,具野史記載,這家還有一個妹妹名子「蘇軫」別名蘇小妹,也是當時出了名的才女,民間更有蘇小妹三難「秦觀」等故事。


謝謝邀請,十分榮幸。


「三蘇文章擅天下」這裡的三蘇指的就是蘇洵、蘇軾蘇轍、他們乃是父子關係,所以蘇洵年紀最大,而且同列唐宋八大家。



1009年蘇洵生,直到26、7才開始用心發奮讀書,也算大器晚成。蘇家乃是書香門第,祖上在武則天時期出過宰相蘇味道,提起這個人大家沒有什麼印象,他留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成語「模稜兩可」。對於這樣的事情羨慕不來,祖上沒有錢你想做都做不了,所以家學很重要。




蘇軾生於1036年,其父蘇洵因自己早年經歷,所以剝奪了蘇軾的童年,美其名曰不可重蹈覆轍,蘇軾從小就非常刻苦,21的歲蘇軾經在京應試,得歐陽修的讚美,使他名聲大噪,蘇軾的詞讓人充滿進取精神,胸懷理想,富有激情,改變了詞原有柔軟情調,開創了一代先河。



蘇轍生於1039年,蘇轍比蘇軾小3歲。蘇轍在文學上的造詣知道的人都不多,《詩傳》《春秋傳》,其人擅長政論與史論,他在政治上的成就要大於文學也更勝於其父蘇洵,其兄蘇軾。


三人中,蘇洵是父親,蘇軾和蘇轍二人是兒子,當然是父親蘇詢的年紀最大。蘇軾和蘇轍二人,蘇軾是哥哥,蘇轍是弟弟。我們常注意的「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這裡「一門父子三詞客」說的就是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