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日治时期椭园公园内祝辰巳基座  

日治时期椭园公园内陈设的祝辰巳基座下落追踪考据

1943年起,日本帝国于二次世界大战战况渐驱吃紧,当时财政物资极度缺乏,包含学校在内的许多中型铜像及公共场所铜像皆以「铜像征召」为名义征集充公,运送至各兵工厂镕铸成各类型武器。所剩不多的日治时期伟人铜像,也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的过程里面,绝大部分遭到销毁的命运。

台湾于日治时期矗立的铜像依照地点来区分,从20世纪初期到1940年左右,台湾总督府曾在台北市各个重要地点矗立中大型「伟人铜像」。终战后,幸运留下来的铜像除了少量基座还保存以外,其余铜像均已经悉数被移除销毁。

日治时期西门红楼前方建有椭园公园(今捷运西门站6号出口处)及三线道(今中华路),三线道上大王椰子、枫树、苏铁成荫,有东方小巴黎之称,椭园公园主要采用法式风格设计,完整呈现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全面西化后的都市规划特色。

椭圆公园内部在日治时期安置有一尊台湾总督府第四任民政长官祝辰巳的铜像,后来祝辰巳铜像的基座因故被移到台北公会堂(中山堂)附近,而原来的台北公会堂(中山堂)有个基座是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纪念碑,终战后将能久亲王碑换成祝辰巳基座,铜像人物也换成孙中山先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