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好書2019年3月榜評選啓動,經評委提名,共有34種新書入圍。歡迎關注並參與文末投票,“華文好書”將根據專家評委投票,評出3月好書榜top10。根據讀者投票,評出3月人氣榜top3。

2019年3月入圍書目

(排名不分先後)

人文社科

《消失的古城》

王笛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9年1月

推薦人:綠茶

簡介:“我喜歡過去大慈寺後面的和尚街的味道,但是現在那裏變成太古裏了。”一百多年的現代化和城市革命帶來了便利,也帶走了古城成都的風貌,地方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好在,我們可以通過撰寫歷史來找回這座城市的記憶。

《消失的古城》提供了豐富的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講述了成都這座城市從傳統生活到進入現代的故事。它爲我們精心描繪了聽戲、泡茶館、逛廟會、節日慶典、街頭政治、改良與革命等活動,以及乞丐、苦力、小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頭匠等各種身份的人,在這座城市中爲生活而掙扎。

本書從微觀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動的語言,讓我們看到成都歷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變遷,並留下深刻的思考。

《購物兇猛:20世紀中國消費史》

孫驍驥

東方出版社

2019年2月

推薦人:張弘

簡介:一個世紀以來,消費主義的大潮讓人無法獨善其身,消費已經成爲人們構建身份認同的渠道。本書緊扣“消費”這一線索,講述了20世紀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諸多變化。在20世紀曆史光影的詭譎多變中,購物和消費主義如何把這個古老的國家改造成今天的模樣,消費者的集體面孔又是如何被一次 次地篡改與重塑。本書重新梳理了這背後繁複紛亂的歷史線頭與社會羣像。

作者認爲,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之外,還隱藏着一個小體量的歷史,它真實而瑣碎地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隱藏於每個家庭的鍋碗瓢盆裏,潛伏於我們目光無法達及的晦暗幽深處。由這些歷史細節編織而成的,是消費主義在中國“本土化”的歷史進程。每個消費者都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他們在購物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參與並改變着這段歷史。

《透過考古學的鏡頭》

施勁鬆、王齊

文物出版社

2018年10月

推薦人:劉蘇里

簡介:文集所收40篇主題多樣的文章,旨在透過宏觀歷史敘事中隱而不顯的“物”來審視歷史,跨越時空與已故學人展開心靈間的對話……文集最終想表達:“物”能獨立於文字而“自在”,考古學構建的是一個多線條、多層面的歷史圖景,不斷突破和增補“線性歷史”的發展規律;考古學面對過去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物質遺存,它向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所有個體和生活樣態敞開。相信透過考古學的鏡頭,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歷史,理解今天,面向未來。

《凡世與神界:中國早期信仰的考古學觀察》

王仁湘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年9月

推薦人:楊慶祥

簡介:從“日月崇拜”“四方四神”“動物有靈”“權力信仰”“祖先崇拜”“造神運動”六個角度,環繞日月、天地、自然、器靈、祖先五大信仰體系,展開了宗教與信仰這一恆古的話題,在抽絲剝繭式地敘述中,以精美的文物照片和器物繪圖相伴,展現中國早期人類的信仰意識,爲讀者呈現了神話後面的真實歷史圖景。

《國家紀念日與現代中國》

郭輝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9年1月

推薦人:許金晶

簡介:該書主要研究自中國有紀念日以來國家紀念日的演變與發展。

自1912年以來,中國開始引入西方的紀念日體系而開創自身的國家紀念日,該書主要分爲兩大內容。第一、國家紀念日重要功能的專題研究,側重於政治合法性的建構,主要圍繞民國北京政府、國民黨政權、商家展開。第二、主要指向國家紀念日與抗日戰爭的關係,國家紀念日成爲抗戰動員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當然,另外一個方面也將傳統文化打造成爲國家紀念日。此正是在民族危難之際,國家與社會如何運用現實事件和傳統文化進行抗戰動員,通過各個方面的塑造使民衆團結起來。

《長安與河北之間:中晚唐的政治與文化》

仇鹿鳴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年12月

推薦人:張明揚

簡介:布羅代爾認爲,“在談到各個帝國和它們的興衰的時侯,也許應該注意到促使這些國家誕生的命運,也就是說,不要混淆時期,不要過早去察覺那些與日俱增後來變得強大的事物的巨大威勢,也不要過早去預示那些隨着歲月流逝後來不再強大的事物的衰落”,中晚唐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之處便在於這是長達兩個半世紀緩慢的“衰落”,甚至可以略帶誇張地說將這一過程描述爲“衰落”是後世史家提供的刻板印象。本書的討論雖仍集矢於唐廷與藩鎮這一舊議題,但觀察的角度力求與前人有所不同,嘗試從政治的動態演變與藩鎮內部的變遷入手,考索中晚唐政治運作中的慣例與默契。作者熟練運用新出石刻資料,並與傳世文獻融會貫通,在個案研究的基礎上,勾勒與以往稍具不同的歷史演進線索,推陳出新,別開生面。

《希臘與羅馬:過去與現在》

晏紹祥

商務印書館

2019年1月

推薦人:羽戈

簡介:本書爲作者的學術隨筆集。全書共19篇小文,其中包含比較嚴肅的學術論文,但大部分是介紹西方古典學的短文,內容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部分。前7篇涉及古典世界的歷史與傳統,特別是雅典和斯巴達傳統,以及近代早期關於羅馬共和國的觀念。中間10篇收入對今人著述的評介,介紹當代人從不同側面認識古典世界的理論、方法、成績和問題。它們既指涉現代人認識古代世界的歷程,也帶有不同時代的烙印。最後兩篇意在說明譯作對中國認識古典世界的重要意義。無論是全面、深入地認識古代世界,還是希望在研究上有真正的突破,學界都離不開基本的資料建設,而學術翻譯的意義,正在於把最重要的史料、前沿的研究成果,直接推介給漢語世界的人。

《一名之立 旬月踟躕:嚴復譯詞研究》

沈國威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9年2月

推薦人:劉蘇里

簡介:本書從何爲“譯詞”起筆,繼之評述嚴復譯詞創制的方法及其得失,其後數章的討論廣泛涉及嚴復翻譯的環境資源、文體革新、社會反應以及若干不爲人知的工作。既有譯詞創制的理論總結,又有新史料的發掘和考證。譯詞研究需將視野擴展至東亞近代語言接觸、詞彙環流及民族國家國語建構的整個歷史進程中。這是本書一以貫之並努力踐行的研究理念。

《科第冠海內 人文甲天下:明清江南文化研究》

範金民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8年11月

推薦人:許金晶

簡介:本書是南京大學歷史學院範金民教授在江南文化研究領域的一本學術論文集。全書蒐集和徵引了大量政書檔案、民間文書、文集筆記、地方誌書、日記碑刻以及域外文獻等一手資料,着重從制度規定與社會運作兩個途徑,對明清時代江南的科舉盛況、人文活動、社會治理、城市風貌、書畫收藏、契約文書和外國人眼中的視覺印象等,作了多角度考察和深入探討,分析了江南科第冠海內、人文甲天下、引領時代潮流和社會發展的背景與原因,提出了諸多學術新看法,堪稱江南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南宋行暮》

虞雲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9月

推薦人:楊慶祥

簡介:宋史專家虞雲國細描南宋帝國政治生態。

闇弱的君上,酷烈的黨禁,輕率的戰爭,專擅的政治,污濁的吏風,患有精神疾病的皇帝如何能君臨天下,他又該如何謝幕?一代權相韓侂冑,爲何要罷官朱熹,平反岳飛?富有批判精神的理學如何在愈演愈烈的思想整肅中爭得正統,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從更廣闊的歷史視野來審視宋光宗、宋寧宗的統治:蒙古鐵騎西征、南侵,無往不勝,西遼、花剌子模覆滅,西夏、金朝、高麗乞和......但南宋卻完全缺乏現實危機感。後人讀史至此,不能不爲南宋扼腕和憂心。

在某種意義上,每一個帝王就是他統治下那個時代的縮影。歷史人物研究作爲整個史學研究的有機構成部分,較之制度史、經濟史等專業性很強的課題,其研究成果具有最廣泛的讀者覆蓋面。本書選取宋光宗、宋寧宗兩位知名度並不高的帝王作爲研究對象,全面展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會問題,也分析了光寧兩朝南宋走向衰微的歷程和原因。

《工地社會 : 引洮上山水利工程的革命、集體主義與現代化》

劉彥文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11

推薦人:張弘

簡介:1958年6月倉促上馬的引洮工程是甘肅省委爲解決定西、平涼等地區乾旱少雨、植被稀疏、苦瘠異常的生存問題而力推的樣板水利工程。作爲歷史學的個案實證研究,本書以引洮工程的修建爲經緯,條分縷析、逐層推進,着重分析因其生成的工地社會的存在狀態,重點考察其運作機制而非成敗,以此揭示大型工程層出迭見於不同時代和國度的原因,是特殊“時間”和“空間”的合力作用。

《顯微鏡下的大明》

馬伯庸

湖南文藝出版·博集天卷

2019年1月

推薦人:張明揚

簡介:六件罕爲人知的明代檔案,六個塵封已久的民生往事。生動的基層治政手冊,於細微處讀懂真正的古代中國。

這六個事件聚焦於一府一縣乃至一村之內,記錄的是最底層平民的真實政治生活:當遭遇稅收不公時,他們如何憤起抗爭;當家族權益受到損害時,他們如何興起訴訟;當政治利益與商業利益發生矛盾,他們如何與官府周旋博弈;當朝廷要求整頓戶籍,他們又是如何從中造假牟利……

馬伯庸力圖以冷靜剋制的零度敘事,替那些生於塵埃、死於無聞的螻蟻之輩作傳,轉述他們湮沒於宏大歷史中的聲音。想要讀懂大明,想要讀懂中國古代政治,不可只注目於朝堂,亦要聽到最底層的吶喊。在一個個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蘊藏着最真實的規律。

文學

賈勤

作家出版社

2019年1月

推薦人:項靜

簡介:“大人虎變,君子豹變”,賈勤憑一己寫作,懷想“大人”境地。本書以辭典的形式構成,從A到Z,羅列萬千,每一個詞條的解釋卻又內含作家的選擇、判斷。是一種貫通經史子集的實踐,亦是一種現代派寫作行爲,其擴展的,是“長篇小說”乃至“小說”的疆域與抵達能力。

《故鄉》

餘鬆

後浪丨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9年1月

推薦人:楊早

簡介:《故鄉》是作家餘鬆的長篇小說,藉助米村這個微如一粟之地,展現了中國東北鄉村三十餘年來的變遷。作品着筆於代、陳、張、段四家,涵蓋了中國幾乎所有樣貌的村民人物,有着近乎白描般的真實、細微、熨帖。日常生活的簡單、鬆弛與時代變化的恢弘相交織,碰撞出最爲真切的矛盾糾葛,所有人物的命運都被表現得如此精緻,又如此震撼人心。作者如同在米粒上雕刻中國當代鄉村的靈魂,雕就一幅騰着生活熱氣的、帶着痛感與溫情的萬里長卷,無愧被稱爲“一部厚重的鄉村編年史”“中國鄉土社會的《清明上河圖》”。

《滅籍記》

範小青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8年12月

推薦人:張英

簡介:《滅籍記》是範小青的長篇新作。

主人公吳正好是一個“假子真孫”,因爲一紙祖屋契約的意外出現,他踏上了尋找父親的親生父母鄭見橋和葉蘭鄉的道路,一步步找尋線索接近真相,又一步步線索斷裂一無所獲。

由於檔案的意外丟失,鄭見桃丟失了自己的身份,她不得不盜用各種別人的“身份”,才能卑微艱難地生存下來,更由於嫂子葉蘭鄉的檢舉揭發,而無奈背井離鄉。直到葉蘭鄉臨死前,鄭見桃才得以頂替其公職人員的身份,成爲了“葉蘭鄉”。在找尋祖輩與身份的過程中,吳正好與“葉蘭鄉”相遇,他得以窺見到這個家族中許多難爲外人言說的隱祕心事。誰是假子真孫?誰是葉蘭鄉?誰又是我的祖父祖母?吳正好陷入到錯綜複雜的迷局之中……

作品中的“籍”是幾張紙片,更是個人生存於社會之中的證明,它承載的“身份”負載了歷史與哲學的多重複雜含義。歷史、政治、社會、倫理等對一個人的身份將產生哪些影響?而身份的丟失對於一位普通人而言又意味着什麼?

《獨角獸》

龐貝

花城出版社

2018年12月

推薦人:劉憶斯

簡介:蒸汽機的發明開啓了人類工業革命,人工智能又將會爲人類帶來怎樣的前景?

中國南方某城,蒙冤入獄的雲芯公司前董事長艾軻因改進測謊技術而提前獲釋。艾軻博士是普林斯頓畢業的*生物傳感專家,仰賴他的腦電傳感技術,雲芯公司有望快速成爲機器人行業的獨角獸企業。

Unicorn腦電傳感技術本是艾軻原創,如今卻被國外某公司竊密並反告侵權。艾軻爲公司面臨的這場跨國知識產權官司還原實驗證據,而這場實驗引發了以艾軻失蹤女友爲原型的機器人的“自主行動”……

這是一場有關人性的超臨界實驗。比現實更奇幻,比科幻更現實。

《無中生有》

劉天昭

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

2018年10月

推薦人:項靜

簡介:作家劉天昭70萬字自傳體小說,寫出了這整個世界——主人公以過度燃燒的意識將日常生活中大片的、轉瞬的灰暗無意識照亮,以浮動不確定的視角看到許多故事、許多人生的片段,這些故事在她以第一人稱追述往事的章節中得到細密的展開,以隱祕的家族史折射出繁複的人性光譜、廣闊的社會生活和深刻的時代變遷。

這是一本雲煙之書——這是一個人“尋找自我”的故事,講述一個人在青春末期試圖將人生與世界徹底想明白、並且以爲非如此不能開始生活的努力。主人公持續地觀察自己與外部世界的互動,剖析內心纏繞的情感、慾念和思想,絕望地想象一個堅實純粹的自我。在書中,作者放縱過度醒覺的意識和永不止息的懷疑,復活那些精神上的具體,讓語言不斷重複、循環,像海浪推沙,撞擊邊界。

《詩歌十八講》

陳黎 / 張芬齡

東方出版社

2019年1月

推薦人:劉憶斯

簡介:這是陳黎、張芬齡夫婦的一本詩歌鑑賞評論集,他們在臺灣從事外文詩歌翻譯四十年的結集,所譯詩文涵蓋諸語種,從東方到西方、拉丁美洲,所涉及詩人的譯作令人驚歎。這些譯作首先在臺灣廣爲傳播,近些年在大陸也多有出版。在翻譯筆耕不輟的同時,他們還進行了詩歌研究與評論的工作,此本詩歌評論就是他們四十餘年累積下來的成果。

陳黎、張芬齡是最早的辛波斯卡和聶魯達的中文譯者,他們也同時是詩人,均有詩集面世。詩人譯詩、詩人講詩,是翻譯中最妥帖的一種,也是詩歌鑑賞中最適宜的一種。雖然長期執教於高校,但他們的講述絲毫沒有學術氣,文字深入淺出,詩意靈動,讓人讀來不覺視野開闊,亦對詩有了更加深入、細緻的體會和認識。

四十年譯詩、評詩的積澱,既是絕佳的詩篇賞析,亦是適逢其會的導讀。

《息壤》

盛可以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9年1月

推薦人: 張英

簡介:《息壤》是盛可以另一部探討中國女性問題的長篇小說。這一次,盛可以敏感地從生育角度切入女性身體自主的抗爭歷程,並繼續深入關照了女性自我意識的漸次覺醒。小說鋪寫了三代女性的家庭和婚姻生活,有全身心奉獻給家庭的,也有拼盡全力要逃離的,有堅持不要生育的,也有費盡心思想要再生育的…在她們看待生育問題的紛紜想法中,子宮這一最初生命的繁衍地,卻在幾十年的社會生活中,扮演着極其複雜和深微的功能,所謂男女情感,婚姻維護,家庭地位,乃至於社會角色的確認,都明暗深淺地與這一片原始的息壤相關切。《息壤》可以說是一部中國女性生育狀況的調查書,也是一部中國女性意識覺醒的見證報告。一切是從子宮的給予開始,一切也必將從子宮的歸屬結束。

《我的朋友胡適之》

林建剛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9年1月

推薦人:楊早

簡介:騰訊大家專欄作家林建剛十年沉潛之作梳理民國時期那些被遺忘的知識分子審視時代變革中他們的選擇及境遇對上個世紀的眺望能否對當代人的選擇具有座標性的意義。

本書以胡適爲中心,講述胡適和他的朋友們的故事,梳理了民國時期的一些被遺忘的知識分子,希望通過梳理他 們與胡適的交往,來審視時代變革中知識分子的選擇及境遇。

在那個沒有“朋友圈兒”的時代,胡適卻有着*廣泛的朋友圈兒。“我的朋友胡適之”曾經是許多人的口頭禪。本書着眼於與胡適有過較親密交往的人羣,用故事的方式講述這羣民國大珈們的學術思想、精神追求與人格風範。

《見字如來》

張大春

理想國|天地出版社

2019年1月

推薦人:羽戈

簡介:自認沒有散文行世資歷的張大春,六年前接下《讀者文摘》的專欄邀請,起因於他願意學習前輩梁實秋先生當年在該刊主持的專欄“字詞辨正”,藉着重新辨識文字,寫字詞源起故事,同時爲這個時代沒落的漢字文化盡力。見字,如見故人來。本書收錄的四十六篇說文解字,每一篇都有一段“得勝頭回”,說的是作家生命裏與字相逢的風景、際遇,後文便是關於漢字的形、音、義與詞組的說解、甚至延伸變化:人若寬心不怕“肥”、“醉”裏乾坤大、“旅”字的長途旅行……字與詞,在時間的淬鍊之下,已經不只是經史子集裏的文本元素,更結構成一代人鮮活的生命經驗;作家往往回到最初學習或運用這些字詞的情境之中,把那些和生活事實熔鑄成一體、又可能隨風而逝的字詞一一揭露、鑽探、銘記。對任何人來說,生命只走過一回;但是字卻將之帶回來無數次——只要你願意讀。

《錢鍾書交遊考》

謝泳

領讀文化|九州出版社

2019年1月

推薦人:羽戈

簡介:錢鍾書是中國現代學術發展中的關鍵人物,他對中國傳統學術、中國現代學術和西方現代學術都有深入理解,在中國現代學術和中國現代文學方面的貢獻是世所公認的。他的《談藝錄》、《管錐編》、《圍城》等作品已成爲公認的現代學術和現代小說的經典之作。他的學術成就代表了20世紀後半葉中國人文學術的最高水平。

在錢鍾書逝世20週年之際,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謝泳站在一個“錢學”愛好者的角度,將自己近年來對錢鍾書的傳記研究、生平史料以及學術趣味的研究、解讀文章結集成此《錢鍾書交遊考》。在本書中談錢鍾書的學術態度,談他作品中爲人津津樂道的索隱,談他與其他學者之間的交往和思想比較,談新舊交替時期人心的嬗變……展現了錢鍾書在治學、爲人方面的風采,彰顯出一代大師的精神品格。許多錢鍾書的觀點、言論在書中屬首次披露。使我們更透徹的瞭解錢鍾書的學術領域和他的精神世界。

《普魯斯特的凝視》

傅小平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9年2月

推薦人: 陸梅

簡介:本書針對普魯斯特、莫迪亞諾、菲茨傑拉德,等100位外國文學大家,以散文的形式,介紹了他們的主要經歷、思想和代表作品。根據這些作家的寫作特質,集子分“越界”“回望”“日常”“即刻”“行旅”“介入”“詩性”“博識”“異數”“綜合”十輯。這些文章意在深入淺出地刻繪出作家思想的肖像,藝術的肖像,精神的肖像。有助 於讀者最大限度拓展文學視野並提升文學趣味。而對於希望“遇見”這些作家的讀者而言,循着文章給出的線索,或許就能對這些作家,乃至整體的現當代外國文學“瞭然於心”了。

《此與彼之間》

澎湃·鏡相 編著

中國工人出版社

2019年2月

推薦人:許金晶

簡介:《此與彼之間》精選了“澎湃·鏡相”欄目的19個非虛構故事。書中講述了19起不爲人知的悲歡喜憂,記錄下那些遊弋於兩極之間的焦灼、搖擺與惴惴不安。在黑白不明、善惡難判的地帶,藏着這個世界的無從琢磨的實質。

《他在寂靜中喧響》:61歲的貴州農民趙中國,其貌不揚,一生未娶,卻以近乎執拗的磅礴熱情,效忠於一樁隱祕事業——地下勘洞,在黑暗、荒草和獸骨中,撫摸着內心的祕密。

《深圳三和紀事》:深圳三和,一個被乞丐、流浪漢、墮落者視爲應許之地的地方。今天是絕境,明天是一重新的絕境,他們的每一天都在一潭死水中跌跌撞撞地活。

《親愛的紅豆》:一個溫馨和美的中產之家被推至無底的深淵,犯下這通不可饒恕之罪的人卻難以追責

……

這19個故事,是時代的微表情,也是被遮蔽的生命蹤跡。你不可能對這一切無動於衷。

《三柳書屋譚往》

顧村言

文匯出版社

2018年8月

推薦人:張明揚

簡介:《三柳書屋譚往》中的所記,或是作者對啓功、黃裳、賀友直、章汝奭等文化老人交往的印象,或是見出性情與觀點的書畫評論,或在對談中追憶往事與文脈,如作者所說:“中國本來的文化人應該是怎樣的,中國的知識分子應該是怎樣的,這些就是活的標本,且可直接體會中國文化與文脈的鮮活與流轉。”

藝術

《讀畫——打開名畫的褶層》

吳瓊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9年1月

推薦人: 張弘

簡介:名畫是用來看的,還是用來讀的?

這是一本關於圖像閱讀的書,所收篇目皆爲具體的閱讀實踐,但每篇都貫穿有一個與圖像生產和接受相關的問題或主題,併力圖在細節閱讀的過程中對所涉問題給予理論的或歷史的闡述。總體上,作者希望通過細節閱讀來打開圖像文本的褶皺,讓藏匿在褶皺中的文本潛意識從縫隙中悄然溢出,爲此有時甚至要對已然打開的褶子進行回褶,以完成對文本的意義生產結構的重構。

生活新知

《初瞳:我和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王昱珩 / 初雯雯

中信出版集團

2019年2月

推薦人:張勁碩

簡介:這是一本角度奇特、頗爲有趣的自然攝影、自然探索類的圖文書。野生動物達人、攝影師初雯雯呈現探索自然、追尋野生動物故事的同時,她的摯友野生動物手繪者、“最強大腦”觀察達人王昱珩(“水哥”)則從一個資深自然愛好者及手繪師的角度,以批註和手繪等方式,更爲完整地展現故事的內容,共同帶給讀者一個關於自然、攝影、觀察等全新的閱讀角度和閱讀體驗。

在他們的眼裏,野生動物就是他們的家人,而保護野生動物也成爲他們心目中理所應當的使命,甚至是生命的意義。野生動物們或壯觀、或溫馨、或殘酷的真實模樣,教會我們敬畏、善良和包容。萬物均平等地生活在大地上,這些可能會被忽視的野生動物們,與人類一樣,都是自然的孩子。

《大橫斷:尋找川滇藏》

楊浪濤

機械工業出版社

推薦人:劉蘇里

簡介:橫斷山脈的廣義概念包括了川滇藏部分區域以及青甘貴小部分地方,雖然只佔國土面積的七分之一,但卻集中了中國精華的景觀。自2015年3月開始,大橫斷項目組在全國範圍內徵集了60多位戶外攝影師,歷時三年終於完成了大橫斷區域的第三次地理大發現任務。

《大橫斷 尋找川滇藏》從攝影師的視角爲讀者講述了這些探索者的發現,書中所有文圖均爲實採;首次披露了許多重大地理髮現,如中國第二大峽谷——古米大峽谷、面積大的高原丹霞——阿色丹霞等;規劃了中國一條國家步道橫斷天路;首次利用無人機對該區域進行了系統航拍;配置的衛星圖,無論在精度還是規格上,都將刷新國內地圖出版的新紀錄。

《蟲行天下 : 繁盛的六足傳說》

汪闐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9/3/1

推薦人:張勁碩

簡介:這是一本昆蟲學入門科普書。作者基於自己長期的昆蟲專業學習和野外觀察,結合拍攝的昆蟲高清圖片,爲我們全面系統梳理了昆蟲的分類知識,昆蟲的形態,昆蟲的觀察、攝影和飼養方法。本書帶領那些喜愛昆蟲的小讀者們,亦或是有一定昆蟲學基礎的昆蟲愛好者們領略昆蟲之美。

《菌物志》

斑斑

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

推薦人:劉憶斯

簡介:我們在葡萄酒裏,我們在麪包裏,我們還在你的鼻孔裏。據人類科學家的保守估計,我們在地球上有150 萬種不同的兄弟姐妹,然而你們卻只認識我們中的0.5%。你們一些人把我們當作餐桌上的珍饈,一些人把我們視爲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還有一些人則利用我們挽救了同胞的生命。在伴隨人類成長的歲月裏,我們與你們亦敵亦友,雖然“瘌痢頭”“腳氣病”給你們帶來了不少困擾,但是我們分解石油、有效殺蟲、防止土壤污染,爲人類的發展也貢獻了一己之力。

現在,真菌帝國派遣文化形象大使“小菌菌”,遞交給人類50 份文件,全面展現真菌的食用價值、醫藥價值和文化價值。希望你們會了解並且喜歡上我們,珍惜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園,攜手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產科男醫生手記:一場關於現代醫療和醫患關係的內心告白》

田吉順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9年1月

推薦人:張勁碩

簡介:生命是如何傳承的?大概就是被一雙大手,從母親虛脫的胯下,接到了這鮮活的人間。而這一次次不加修飾的分娩,正是一道道血淋淋而又赤裸裸的生門:寧可不要命也要保住試管胎兒的高齡產婦,痛失子宮的年輕媽媽,還未來得及啼哭就流逝了生命的新生寶寶,還未來到這個嶄新世界便夭折在媽媽腹中的死胎……穿過生門之時,恰巧正是生死無常、命懸一線之刻。

在這樣千鈞一髮之際,醫生做怎樣的選擇對產婦來說纔是最佳的?產婦做出選擇背後的邏輯和出發點各是什麼?

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由擁有十多年臨牀經驗的產科醫生親自撰寫、介紹孕婦產房經歷的孕產科普書,同時也是產房內外的人生故事書。醫生的抉擇,患者的無奈,醫療體系的創傷、醫患關係的苦楚,醫生的手術刀剖開了血肉之軀,也剖開了人性本質。一個個在夾縫中生存的人物歷歷在目,一幕幕人生百態在婦產科上演,比電影真實,比小說精彩,比病例更具真情。這不是某一個人的故事,而是你,是所有人都將經歷的人生。

童書

《耗子大爺起晚了》

葉廣芩

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8年10月

推薦人:陸梅

簡介:作家葉廣芩首部兒童文學作品。70歲的葉廣芩在這本書中,追憶自己在頤和園中長大的童年。

天長了,夜短了,

耗子大爺起晚了。

……

小女孩丫丫,在偌大的頤和園裏跑來跑去,滿目水光霽月,卻也充滿着成長中的喜怒哀樂……與小耗子對話,遛小烏龜,去北宮門外老宋奶奶家串門,在堤岸邊編故事,與鄉下孩子老多數房檐上的走獸,與江南女孩梅子姑娘在長廊追尋古典文化的悠長氣韻,在昆明湖挽救落水者的生命……天真爛漫的童年故事中透出自在旺盛的生命力,就如那首老北京童謠,悠遠綿長。

《訪問童年》

殷健靈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8年12月

推薦人:項靜

簡介:《訪問童年》是作家殷健靈在深入調研、大量採訪的基礎上全新創作的一部作品。通過再現受訪者對童年重要事件的回憶,闡釋出童年的經歷對一個人一生的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作品中受訪者從1922年的老人,到2005年的孩童,年齡跨度將近一個世紀,他們的童年小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近一百年的時代變遷,更蘊含着不同時代和地域裏孩子們的心靈和感情:雖千差萬別,卻異曲同工;雖幽微渺小,卻豐富而廣袤。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故鄉,找回初心,發現真實的自己。

《我故意不說話》

蔣一談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1月

推薦人:楊慶祥

簡介:這是一部獻給孩子的情感體驗繪本,也是一部親子共讀的溫馨佳作。詩人、作家蔣一談爲孩子傾情創作,小故事大哲理,潛移默化塑造孩子的價值觀。

這本繪本講述的是母子在大雪中尋找對方的故事。下雪了,熊貓媽媽去竹林裏找清涼脆爽的竹子,熊貓寶寶醒了不見了媽媽,便跑出去尋找媽媽,於是,母子在雪後的竹林中玩起了“故意不說話”的遊戲……母親和孩子,在大雪紛飛的純真遊戲裏,體會到誰也無法離開誰的天然至愛。

END

文化熱點 盡在掌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