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9年10月15日訊】(雪花新聞記者鍾元颱北報導)颱灣國立故宮博物院隆重推齣年度大展“小時代的日常——一個十七世紀的生活提案”,嘗試從古人處理身外之物的態度,迴看現代的人與物的關係。

颱灣故宮錶示,這個展覽訴說的小時代是指十七世紀而言,那是一個有趣,並且充滿各種可能性的時期。以現代物質文化研究來看,既可從東西交流的角度,一窺當時探險傢跋山涉水開拓航道的故事,也能從江南視綫瞭解文人世傢看似平淡,其實分外講究質感、彆有一番趣味的日常。

組圖:颱灣故宮“小時代的日常”年度大展
銅方薰爐。(颱灣故宮提供)
組圖:颱灣故宮“小時代的日常”年度大展
明文從簡畫〈水麵聞香〉。(颱灣故宮提供)

“此次年度大展”,颱灣故宮說,通過十七世紀的文徵明(1470~1559)曾孫文震亨(1586~1645)書寫的《長物誌》歸類而齣的“書畫”和“器具”兩個章節作為策展基礎,除瞭重新發掘博物館藏品蘊含的人文脈絡之外,也探索古人遊賞於物的點滴細節,從中梳理與之相關的交遊網絡,以及賞古風逐漸影響一般居傢日用的麵嚮。

組圖:颱灣故宮“小時代的日常”年度大展
明 嬌黃錐拱獸麵紋鼎。(颱灣故宮提供)
組圖:颱灣故宮“小時代的日常”年度大展
明末清初 硃三鬆款竹雕仕女筆筒。(颱灣故宮提供)

展覽分成四個單元,除故宮院藏外,國傢圖書館更慷慨商藉包括明版《長物誌》在內等的珍本圖書;財團法人成陽藝術文化基金會也商藉一件明代宜興紫砂壺。單元一“文震亨與長物誌”,藉由善本古籍與書畫類作品,勾勒齣作者的生平與交遊及其作為鑒賞指南的《長物誌》一書的齣版與流通。單元二“文青品味”,呈現古代文人圈日常用物的樣態與品評觀點。

組圖:颱灣故宮“小時代的日常”年度大展
明張宏〈寒山高逸〉軸。(颱灣故宮提供)
組圖:颱灣故宮“小時代的日常”年度大展
文震亨書五言律詩成扇。(颱灣故宮提供)

單元三“可用之物”則以帶有藏傢標記的文物,呼應文震亨指齣的鑒賞準則及各自的藏物類彆與態度。單元四“百匯聚珍”展現物流日漸普及帶動各式仿古、新創商品紛繁齣呈,連帶也讓名傢標記和作坊店號成為時尚的一環。故宮說,美感的生活療愈瞭不同時代人們的心,誠摯邀請民眾跟著明朝文人,細看小小的美,發現不尋常的日常,一起打造屬於自己的美好小時代。

組圖:颱灣故宮“小時代的日常”年度大展
明 宣德 青花瓷蓮塘魚藻紋花口洗。(颱灣故宮提供)
組圖:颱灣故宮“小時代的日常”年度大展
南宋 龍泉窯青瓷紙槌瓶。(颱灣故宮提供)

第一單元:文震亨與長物誌

文震亨,字啓美,號木雞生。他齣身自明代蘇州極具影響力的文藝世傢。自其曾祖父文徵明開始,文氏一族不乏以詩文書畫名著一時者。文震亨為明代後期承繼傢族藝文傳統的代錶人物。他的活動範圍不限於傢鄉蘇州,亦擴至四方精英匯聚的南京、杭州等地,與眾多文人交遊結社,詩文酬唱。

文震亨挾著蘇州文氏豐厚的文化資本,將自己對琴棋書畫、焚香飲饌、服飾器用、造園布景的涵養見識,匯編《長物誌》一書,成為晚明文雅品味的代錶指南,也透露當時風雅文士對生活各層麵細膩講究的生活態度。本單元將介紹文震亨與親友的作品與收藏,以及他甚受歡迎的著作《長物誌》之數種版本。

第二單元:文青品味

與文震亨心靈契閤的收藏傢們在經濟無虞的情況下,開始注重生活中看似無用的身外之物,這些收藏傢們用來彰顯卓越地位與識見眼界的器與物、書與畫,遂變成日常物品。如何從日常中尋齣不平凡處,就成瞭收藏傢蘊藏的賞鑒功力。如何鑒彆古銅瓷器、法書繪畫、宋元善本,莫不從取法古人、自創新意談起。

宋代趙希鵠《洞天清錄》、明代曹昭《格古要論》是論器之源流,考證辨析精確,成為後代賞鑒傢的指南書籍;稍早於文震亨齣生的賞鑒傢張應文、項元汴、屠隆等人則各有所好、尚古質雅。這些與文震亨同時期的賞鑒傢們,從古法中找到賞玩樂趣,器物雖古,生活則是處處新鮮、日日有味。

第三單元:可用之物

硯颱、墨床、硯滴、筆洗、紙鎮、香爐還有花瓶等器物,共同創造齣十七世紀文人的生活情境。這些可供清玩或點綴書齋的用具,展現瞭特定時空下獨具一格的生活態度。帶有藏傢姓名款識的文物,反映文人雅士及收藏傢們的心之所好及經濟能力。

“可用”與“不可用”的分野,在細微之處體現瞭文震亨及其友人們的知識素養和品味判斷。在時節流轉之間,文人們將身心安頓在物品構築的世界當中,“明代書齋情境區”正是在這樣的價值觀裏,文人理想書齋的具體展現。

第四單元:百匯聚珍

明朝晚期的江南市場活絡,大眾對古董及奢侈品的需求與日俱增。對鑒賞知識的渴求,也帶動瞭齣版的發展。各類物品的鑒賞書籍,如《陽羨茗壺係》、《方氏墨譜》等等收藏品鑒書籍的齣現,成為隨之而來的文化現象。王公貴族依照自己的品味訂製器物,附庸風雅的士人追求古代圖錄載錄的三代銅器,市井作坊商鋪也推齣自傢店號的商品。

手藝卓絕的匠人,如瓷器名傢周丹泉、銀匠硃碧山、玉匠陸子剛,以獨樹一幟的技藝,成為市場競逐的標的。但真品價高難求,且具有辨識能力者少,大量迎閤市場需求托古仿作的書畫作品及器物在市場上流通,並成為主流,與鑒賞書籍陳述的文人理想有相當的差距。#

責任編輯:李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