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意图惩罚在贸易上「占美国便宜的国家」,但各国政府并不与川普站在同一阵线,而且正积极促进贸易,把美国甩在后面。

近日亚洲与欧洲国家的表现,证明各国能自行扩张贸易。在东京,欧盟与日本领导人在东京签署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占全球经济规模的30%、全球贸易量近40%。在泰国曼谷,亚太区16国代表恢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目标是在今年秋季敲定大部分细节。

自从川普就任并攻击多边贸易制度后,这两项自贸协定的动能已增强,且都未纳入美国。

坦白说,这两项协定的企图心都不高,而是狭义、传统式的自贸协定,主要聚焦于降低关税,且欧、日伙伴协定还分多年逐步落实零关税。现行关税已经很低,因此对双方的裨益有限。专家预估十年间将使日本国内生产毛额一年增加0.2%,欧盟增加不到0.1%。

RCEP最终若能敲定,企图心更小,因为印度反对降低产品关税,而东南亚国家反对服务业自由化。

然而,有进展总比没有好,且比美国的抑制贸易政策好得多。尤其对特定产业而言,好处其实不小。例如欧洲的酿酒厂、乳酪业及猪农们都能扩张对日本出口,而日本汽车厂也能扩大欧洲市场。

这两项协定也都简化原产地规则,使企业经营更容易对多个市场出口,尤其是中小企业。即使是在电子商务与数据保护方面的进展有限,但仍有价值,因为全球有关数位贸易的规则一直少有更新,且每项新自贸协定都是为全球益发开放蓄积动能,例如欧盟现在希望能与澳、纽及拉美签署自贸协定。

再者,美国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但其他11国在修改内容之后已经完成「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美国也失去参与修订内容的机会。

由于美国提高关税,短期企业生产成本将升高;未来美国保护主义愈盛,亚、欧国家却不断降低彼此间的贸易障碍,美国企业将益发缺乏竞争力,这绝非提升美国生活水准的做法。

欧盟委员会主席图斯克表示,欧日自贸协定是在「国际政治愈来愈黯淡之际出现的一道亮光」。无论美国是否参与,世界其他国家仍在朝自由贸易迈进。

(本文为彭博资讯社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