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柏全
攝影/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五歲的張小弟弟,在上課時被老師發現有口破、喉嚨痛、手起紅疹等症狀,因最近班上有同學感染腸病毒,擔心可能為腸病毒所引起,於是帶到醫院做詳細檢查,經小兒科醫師診療後,確診是腸病毒感染。家長帶張小弟來中醫科求診,在使用中藥普濟消毒飲為主的中藥治療二天後症狀已獲得大幅改善。

    腸病毒感染多發生於10歲以下的孩童,尤其是以5歲以下的小兒為主,大部份患者在被感染後,症狀輕微,甚至無任何不適。少部份的被感染者在3至5天的潛伏期之後會開始出現發燒、出疹、及口腔粘膜的潰瘍,同時可能伴有輕微咳嗽、流鼻涕之類的感冒症狀。

    腸病毒在中醫屬於「溫病」、「濕溫」、「時疫」等範疇,中醫認為此乃風邪熱毒,兼夾濕邪,侵襲人體為病。治療大部分以疏風清熱,佐以利濕涼血解毒。在疾病初期(或輕症)多以銀翹散加減方治療,疾病中期(或中度症狀)以普濟消毒飲、甘露消毒丹加減方治療為主,若屬重度患者,出現嗜睡、持續嘔吐、發燒、煩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症狀,除西醫支持療法外,中醫以清營湯、清瘟敗毒飲加減方治療。

    中藥普濟消毒飲、柴葛解肌湯、涼膈散、甘露飲也有治療腸病毒的效果,尤其是普濟消毒飲,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普濟消毒飲可將超過八成輕中度腸病毒患者的病程縮短至兩天,和一般腸病毒病童平均病程七天相較,有明顯效果。除了中藥治療外,還可用藥膳藥茶緩解腸病毒的不適症狀。

    以下提供二道甜品及茶飲,平日給孩子當成點心食用,具有緩解腸病毒症狀的效果

◆綠豆薏苡仁湯
做法:綠豆薏苡仁各五錢,先浸泡兩小時後,加水煮爛,適量冰糖調味,頻頻飲服。
功效:可緩解咽喉不適及手足疹子、發燒及全身痠痛。

◆地瓜葛根湯
做法:地瓜100公克、葛根50公克。將上述藥材加入適量水煎,去渣服用。
功效:可緩解發燒、全身痠痛及口乾舌燥。

◆防毒茶
做法:板藍根4錢、金銀花4錢、烏梅2錢、生甘草2錢加水煎煮淡淡茶水當開水喝,大約服用兩天即可。
功效:具有預防腸病毒功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