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義美術和浪漫主義美術都是19世紀法國著名美術流派,但新古典主義在前,浪漫主義在後。無論何種藝術形式都是和歷史的大時代聯繫到一起的,除去浪漫主義,在新古典主義之前,古典主義和洛可可藝術都和新古典主義有著前後相繼的關係。

17世紀的法國被稱為路易十四時代,這位自稱為太陽王,執政期間使得法國專制王權進入極盛時期的國王,也不忘在藝術領域建立一個統一的官方畫壇來為自己及精英服務,古典主義應運而生,古典主義崇尚古典精神,將對現實的描繪帶上神話的外表,高貴典雅並充滿了理性的秩序。

代表就是被認為最正統不過的畫家普桑。

《詩人的靈感》 普桑 1630

到了18世紀,富裕繁榮的歐洲需要更加輕鬆幽默的畫風,而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的趣味也對洛可可藝術的興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洛可可藝術以描繪上流男女的享樂生活為對象,浮華做作。如果說巴洛克藝術是一種炫富和偉岸的藝術,那麼注重女性肉體描繪的洛可可藝術就徹底的是一種粉嫩享樂的艷情主義藝術了。洛可可藝術一方面缺乏古典主義對神聖的敬畏之心,但另一方面又以法國式的輕鬆優雅擺脫了宗教對繪畫的束縛,這也為之後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出現打開了一道出口。

洛可可藝術最典型的代表畫作就是在取悅婦女上登峰造極的《鞦韆》

《鞦韆》弗拉戈納爾 1772~1775

少女故意將鞋子踢落,要為她盪鞦韆的男士去拾取。

但洛可可的畫家也並非一直輕鬆享樂,華托的藝術相較於其他洛可可畫家在畫面中總是多了一絲淡淡的憂傷。

《熱爾桑花店》華托

這幅用來做畫店招牌而動動手指的傑作中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實,被裝入箱子的太陽王的畫像暗示了太陽王統治的完結。

19世紀的歐洲經歷了巨大的變革,只追求浮華享樂的洛可可藝術隨之招來了猛烈的抨擊,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使得藝術轉而追求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資產階級以羅馬為借鑒,再加上龐貝古城的出土和大衛歌頌古代英雄的力作的展出也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此新古典主義佔據了法國畫壇的主流地位。

新古典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和古典主義有相似之處,但又與其有所不同,可謂是古典主義的一次飛躍。新古典主義與古典主義都崇尚理性和古代理想美,並且強調作品的素描和構圖造型的準確性。

但新古典主義有其自身的特點:

1、新古典主義的新就新在,古典規範與時代的結合和對現實價值的強調。

2、其次在題材上,相較於古典主義單純的體現歷史、宗教和神話題材,新古典主義更偏重描繪當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且通常借古喻今,以古羅馬的歷史題材為主題以宣揚「當代的任務」和英雄主義情節。

3、強調構圖的完整性,造型上重視素描和輪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對色彩不夠重視。

代表畫家當仁不讓的應屬大衛。

《加冕禮》 大衛 1806~1808年

從中除了能看到拿破崙一世的驕橫之外,既能含有古典主義繪畫的嚴正性,又可以看出新古典主義與當時代結合的革命精神和反應歷史事件的逼真感。

《薩賓婦女》 大衛 1799

這幅畫暴露了古典主義繪畫形式美的程式化,理性的構思沖淡了藝術美的真實激性。

《馬拉之死》 大衛 1794

《馬拉之死》即簡潔又嚴謹理智、具體真實的再現了馬拉死亡時的細節,也反映了法國大革命期間人們渴望尋求一種時代所需要的理想英雄主義精神。

新古典主義的另外一個代表是普呂東。

《正義與復仇女神追趕兇手》 普呂東 1808

兇手面目被畫的過於面目可憎,其實已經含有浪漫主義的成分了。

格羅

《拿破崙在阿爾柯橋上》 格羅 1796 (某版本《紅與黑》的封面就是這幅畫。)

安格爾,大衛學生,一生追求古典理想化的美。

《大宮女》 安格爾 1814

到了1814年,拿破崙退位,路易十八上台後,波旁王朝復辟,知識分子的苦悶就反映到了他們的畫作之中。浪漫主義美術就此誕生。

從主題方面,與新古典主義側重歷史現實不同的是浪漫主義更加側重現實的悲劇性

而風格方面,浪漫主義更側重於色彩和個性的表現,以及效果的生動。由此可見浪漫主義幾乎站在了古典主義的對立面,且更加奔放具有生命力。

從某種程度上講浪漫主義是對啟蒙主義和18世紀的理性主義的一種反動。

代表畫家是一生都和馬撇不開關係的熱里科和德拉克羅瓦。

熱里科

《梅杜薩之筏》 熱里科 1819

畫家以金字塔形的構圖,把事件展開在筏上僅存者發現天邊船影時的剎那景象,刻畫了遇難者的饑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種情狀,充滿了令人窒息的悲劇氣氛,一經展出就被視為浪漫主義的偉大宣言。

《但丁之舟》 德拉克羅瓦 1822

德拉克羅瓦畫風富於動感、色彩鮮明,畫中在風浪里顛簸的小船,象徵著人們被激情所折磨的情景,和被死亡威脅的悲劇,與新古典主義宣揚的理性簡潔以及革命精神截然不同。

《薩達納帕拉之死》 德拉克羅瓦 1826

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人類在暴亂時的野蠻、淫蕩和病態的殘忍與新古典主義的理性相去甚遠。

《自由引導人民》 德拉克羅瓦 1830

取材於1830年七月革命事件,千軍萬馬的槍林彈雨場景卻只是由三四個人物表現出來,是德拉克羅瓦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之一。高舉三色旗的象徵自由神的婦女形象在這裡也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特徵。

總之,新古典主義與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一樣注重理性,且總是有一股崇高宏大的精神蘊含其中,而浪漫主義美術則注重個性和情緒的表達。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藝術,直到19世紀以法國為中心的藝術運動共同構成了歐洲藝術史上的三座高峰。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美術以及現實主義美術,為之後的印象、後印象主義奠定了基礎,並成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繪畫的歷史源頭,將歐洲藝術的發展推向現代繪畫的高潮。

另補充一點:

浪漫主義分兩部分:

一部分是積極地浪漫主義,即我們所講的法國浪漫主義。

一部分是消極的浪漫主義,即英國的布萊克和帕爾默等人。

消極的浪漫主義放映的是對於現實變革與社會進步的敵視。因而思想悲觀,作品內容多懷舊,逃避現實,藝術格調低沉,往往蒙上一層迷離恍惚、虛無縹緲的紗幕。

另外還有一種是德國的浪漫主義。

德國浪漫主義自產生之初就分為兩個不同道路:早期浪漫主義風景畫和拿撒勒派。

早期浪漫主義風景畫:代表畫家弗里德里希,將畫的真實寫照與畫家的內心感受融為一體。

拿撒勒派:從宗教和古詩中取材,表現手法復古,推崇古老的的德意志藝術,宗教情感極其虔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