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關於白切雞,總是因為正宗和不正宗爭論不休。其實正宗或不正宗,我認為取決於雞本身。

白切雞可以選兩種,一種是母雞,一種是閹雞。有人說選擇,三黃雞或者是清遠雞也不過就是母雞。主要是看雞的飼養環境與方式,還有餵養食材是主要的。

一般買做白切雞,要選遠離居住人羣的散養的雞,喂玉米青菜長大的為好。一般母雞是下蛋後一個月,做白切雞是最好的。閹雞是公雞剛打鳴就拿去閹,再用玉米青菜餵養6~7個月最好。肉質細膩不硬,口感最佳。


做白切雞最好是選用散養的走地雞了,真正難找那些文昌雞也是可以的。我們過年過節都會做,雖然沒有那些大廚做的那麼正宗,但也是挺好喫的,白切雞保留了原汁原味,鮮甜嫩滑,加上特製的蘸料,真是錦上添花。下面分享下簡單做法,把雞洗乾淨,特別是雞肚,裡面的肺都要扣乾淨,把雞放進微滾的水裡面,浸泡15分鐘左右,期間要吊湯,就是提起,把肚子裏的湯倒出,再重新放進去泡,到熟為止。然後冷卻就可以切塊擺盤了。還有一種家常更簡單的,鍋裏燒開水,把整隻雞放進去蒸,大概一面蒸15分鐘,反面再蒸15分鐘,視雞大小曾減時間,一般土辦法就是用筷子插雞腿那地方,沒有血水滲出就是熟了,涼了切件擺盤,加上蘸料,味道也是不錯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