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學家們大多對作品的歸屬問題十分感興趣,他們認為作者的身份也是決定作品面貌的重要原因。但實際山在許多時期和地方,藝術家對作品的面貌是沒有發言權的。這是為什麼?這就是藝術委託人大多存在,藝術家只能按照贊助人的意願和要求,默默無聞的進行藝術創作。

贊助人就是付錢讓藝術家製作作品的人,贊助人在決定著作品的內容和外觀。以繪畫和雕塑這兩個門類為例,在肖像藝術中,不管藝術家所描繪的客觀對象是贊助人、其配偶、兒子或母親,贊助人都扮演著主導性的角色,其要求決定了藝術家會如何描繪對象。例如,在許多描繪埃及法老和羅馬皇帝的肖像作品中,總是被表現成擁有無暇面容和完美身體的人。藝術家們只能以官方的意願來表現,這也就是為什麼矮小、跛腳、76歲的奧古斯都依然看起來非常年輕,看起來是個高大俊美的統帥。

幾乎所有的藝術作品,都逃脫不了贊助人的影子,按照這個思路,藝術史學家甚至能列出一個很長的單子,來記錄贊助人的品位和需求變遷。藝術家以規定的方式進行創作,個人風格對於繪畫雕塑和建築的風貌的影響就變得非常次要了。

圖中的奧古斯都像,是一位藝術家使用鎚子雕鑿的作品,關於奧古斯都的雕像大概有幾十尊,這只是其中的一件,儘管雕像的質量各不相同,但是都屬於同一種風格。在這裡是贊助人,而不是藝術家,決定了這些藝術作品的特徵。


題主你好,關於這個問題,我來打個比方你就知道了

甲是一個商人想要一幅畫,乙是一個畫家,甲讓乙幫自己畫一幅畫無論多少錢都行,這時候甲就可以被稱為藝術委託人而乙就是受託人。感謝你的問題,希望你能明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