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有传言说,iPad 3 将在年底推出,显示解析度将在 1024*768 的基础上提升5到6倍。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 iPad 要提升解析度、实现 Retina 显示的传言了。但是如果 iPad 真能在年底推出,他会实现 Retina 显示么?我总觉得不靠谱。首先,成本控制就很困难,Retina 显示屏的良品率那么低,势必导致成本提高。而苹果一般在推出新一代产品时多喜欢维持原价水准甚至降价。其次,硬体是否承受得了。iPad2 已经采用的是双核 A5 了。且不说 A6 推出的几率很小,即使推出,我觉得画面仍将是个极大的负担。最后,这给开发者带来的负担是不是也过于大了。现在在 iPhone 4 上许多热门作品都没有实现高清显示,实现高清显示,不仅画面制作更为困难,容量上的压力也相当大。iPad 岂不是更困难了么?我个人认为实现起来难度太大。


个人感觉iPad3提升到Retina显示效果的几率应该在70%左右。1: 从外界很多的传闻或新闻来看,苹果正在降低iPad2的产能。对于一款季度销售增长超过30%的产品(2011Q4:1110万台 &> 2012Q1:1543万台),调低产能似乎不是正常的事情。而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苹果正为iPad3腾出更多的产能。

2:iPad2的屏幕出货量也在急剧的减少。去年第四季度,现款面板出货从第三季度的1600万片下调至1000万片。而今年第一季度更是降至700万-800万片。所空余的产能,很有可能投入到iPad 3的面板供应上。

3:假如iPad3的屏幕真的提升到Retina显示效果,那么按照苹果的风格(极度重视用户体验),很有可能会提供更强劲的晶元;而且为了使超高解析度的程序运行的同样流程,应该会添加一块晶元来专门提高图像显示/渲染的速度,哪怕iPad3可能会比第二代的厚度更大(一直有传言称iPad3的厚度比iPad2更厚),这样可以容纳容量更大的电池来延长使用时间。
除了硬体的负担增加以外,我想更重要的因素是程序员的工作量要增加。看看Android有多少种规格和显示尺寸的设备需要支持。Apple赢Android主要赢在eco system和程序员社区,没必要去增加程序员的负担。
你已经自问自答得很好了。


成本太大,估计几率不大
猜测归猜测。事实上,他真的引入了 Retina Display。
我觉得不会,首先确实成本太大,可能会有提升,但不会到Retina,不仅是从成本上和性能上,更重要的一方面的我们真正需要Retina显示屏么?我们用越大的屏幕设备的时候眼睛和屏幕的距离就越远,iphone之所以要Retina是因为它的视距很近,而ipad视距却要远不少,现在使用ipad按我的视距的话会看到一点像素点,但是真的不明显,没有必要提升到300ppi的级别。相比之下我觉得把屏幕材质更换成oled、在不增大机身的情况下提升屏幕大小(不降低ppi)这两项的意义更大。
感觉希望不大,且不说成本如何,完全没有必要,提升是必然,但是我一直感觉没有必要采用视网膜屏,毕竟平板不是手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