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諾曼底登陸,大家都被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搶灘登陸吸引了,電影《拯救大兵瑞恩》更是把這種印象推向了高潮。但是,我們也不能厚此薄彼,認為美軍空降兵行動是一次失敗的戰役行動。

以我個人的理解,空降兵行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迷惑德軍,使他們摸不清盟軍到底要在哪裡登陸,主攻方向在哪裡。比如,德軍第21裝甲師在組織反擊時,盟軍的500架運輸機從頭頂飛過,本來這些飛機是要為英軍第6空降師運送後續部隊和補給,但是德軍的費希丁格誤認為盟軍空降傘兵正是要前後夾擊己部,因此驚慌失措不戰自亂,放棄反擊匆忙後撤。

第二,諾曼底登陸中,盟軍空降兵起到了阻止敵預備隊增援的決定性作用。如果沒有空降兵在登陸灘頭兩側淺近縱深的空降,從側後攻擊德軍海岸防禦陣地,配合海上登陸,那麼在最初的2天登陸的盟軍只有6~8個步兵師,無法安全建立可供裝甲師展開的登陸場,如果在裝甲部隊搶灘之前被德軍突破了防線,將會給後續登陸帶來滅頂之災,先期登陸部隊也會被圍殲。所以盟軍空降兵的行動,也算是立體登陸的一種,是發揮盟軍空中優勢的必然選擇,空降作戰登陸初期對於戰役勝利是至關重要的。

第三,空降行動容易給德軍造成混亂,這與第一條相似,但是不完全相同。比如美軍第101空降師由於空降點選擇的問題,自己只集合起3000人,傘兵們分散在整個諾曼底,德軍兵力必須大海撈針式地去圍剿,造成了兵力分配,因此就算101師沒有集中優勢兵力給予德軍毀滅性的打擊,也是取得了戰果的。很多傘兵在DDay後很多天還在敵後獨自戰鬥,而且法國的聖-梅爾-艾格里斯鎮就是美軍的傘兵攻佔的。

以上就是我的簡要回答,要點只有一個,諾曼底登陸美軍陣亡的29000人,英國陣亡的11000人,加拿大陣亡的5000人,還有那些受傷和失蹤的士兵,都為消滅德國法西斯做出了自己不朽的貢獻。


空降作戰是高複雜高風險的軍事行動,因各種因素,結果難以預料。霸王行動制定之初,空降作戰是排除在外的(鑒於西西里島空降的嚴重混亂與損失),為兵種利益,證明它有繼續存在的價值,乃至顯得戰役規模宏大壯觀,計劃的制定者們不得不平衡加入空降作戰,而實際的戰役進程證明雷聲大雨點小,在盟軍掌握絕對制空制海權的情況下,此次空降作戰損失不抵收益。以登陸計劃D日目標論,除之瑟堡半島猶他灘登陸的美軍在82、101空降師的配合下完成任務(這也得感謝德軍對此點的防禦不重視),英第6空降師的行動悲壯而背催,人員損失超過60%,也沒能阻止德第21裝甲師增援灘頭陣地,結果第一目標卡昂遙不可及(遲至7月9日才被攻取),而英加軍登陸金灘、朱諾灘、劍灘的損失其實微乎其微(傷亡2000餘)。借用德空降兵司令斯徒登特的一句話「盟軍的空降不出乎意外,對德軍防禦沒造成什麼損害」。

D日空降的13000美軍傷亡俘2500人,猶他灘登陸美軍傷亡不過200人,的確是好運氣,這也得虧西奧多·羅斯福準將的強力指揮臨機應變。而萬餘人的英第六空降師,除了可吹噓的佔領奧恩河大橋,其它的就顯得無足輕重,乃至蒙哥馬利不得不打亂計劃,當日組織250架運輸機250架戰鬥機為其提供特別支援,加之登陸英加軍緩慢推進,6日和8日夜德黨衛軍第十二青年團裝甲師和裝甲教導師相繼抵達,戰爭由此陷入僵局。

圖為法國海岸德380毫米克虜伯炮,艾森豪威爾6月5日與502空降團士兵交談。


絕對不是。作為攻擊的一部分,空降行動對於登陸後,深入展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