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看法是,荀彧先生並不忠於漢室,荀彧先生也並不忠於曹公。荀彧先生忠於自己的人生理想,忠於自己的價值觀念。他自始自終,從未改變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世人或許對他有所誤讀。

荀彧先生生逢亂世。身為士族子弟,飽學之士,荀彧先生以安定天下,拯救蒼生為己任。但是荀彧先生本身實力不夠,缺乏領袖氣質。於是他要實現人生理想就必須找一個合適的搭檔。

曹老闆出身官宦、人脈深厚、機敏有才丶心懷大志,而且曹老闆很待見荀彧先生,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成為了最佳事業搭檔。

曹公有帝王之能,荀老夫子有濟世之才,兩人合作很就統一了華夏北方。在曹公統一北方的偉業之中,荀夫子功勞很大。但兩人後來發生了分歧,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

<一>,兩人對於偉業的認知有落差。

曹公認為偉業就是坐上九五之尊的寶座,開朝立國。

荀夫子認為偉業,應該是成為千古聖賢。只有安定天下丶造福蒼生丶中興漢室,曹公才會象周公旦那樣,得到千古頌揚,成為萬世楷模。當然追隨聖人的荀夫子,也會獲得賢者之名。

<二>,兩人所代表的利益集團並不完全一樣。

曹公代表官宦集團的利益。荀夫子代表世族集團的利益。兩個利益集團雖有交集團,但是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如果漢朝得以中興,士族受益就多一些。如果曹氏代漢,官宦勢力就受益多一些。

個人認為曹公與荀夫子,開始合作時就達成了共識。成就大業後,是曹公動了稱帝的心思。因此才導致曹公與荀夫子分道揚鑣。曹公最終沒有稱帝,也沒有加害荀夫子及其家人。等於也是部分兌現了荀夫子的理想,荀夫子也算是沒白忙活一場。

曹公與荀夫子的結局都不錯,只是不算特別完美。


說到三國曹魏能夠統一北方的大功臣,如果荀彧排第二,那就真沒人能排第一。而這樣驚艷絕倫的人物為何卻在曹操還未拿下整個天下之時,就遭到厭棄,最終抑鬱自殺了呢?這一切還是要從他的出生說起。

荀彧出生於士族林立的潁川,潁川荀家在當時是十分出名的高門士族,荀彧的叔叔荀爽曾任司空,他的爸爸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家裡的其他叔叔伯伯們也都頗有才名。在這樣的名門之中,荀彧能被有「神君」之稱的父荀淑當做荀家組長繼承人,可見荀彧之纔能有多出眾。

他還被當時以「識人」出名南陽名士何顒斷定為身具「王佐之才」,荀彧良好的名聲也傳到了朝堂之中。此時正值東漢末年,漢王朝式微,朝堂被宦官們所把持,「十常侍之亂」爆發。一些有名望的人都不願與宦官們為伍,紛紛罷朝辭官。

而手握大權們的宦官又怎會同意讓這些頗有「風骨」的名士大家們離開呢?這時有一個叫做唐衡的宦官,雖不在十常侍之內,但也位居中常侍。唐衡這人十分看重這些士族們的清貴聲譽,就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這其中的佼佼者,也就是荀彧,以此來增添自己的聲勢。

荀彧這個時候已經看出了天下將亂,為了保全家族,他勢必需要回到家鄉,帶領族人離開潁川這兵家必爭之地。想辭官又被攔著回不去的荀彧,無奈之下只能娶了唐衡的女兒,借唐衡之勢回到潁川,留叔叔荀攸在朝假意效忠,實則帶領剩下族人匆忙逃到袁紹地盤附近。

袁紹肯定不會放過荀彧這個上佳的人才,但是荀彧看出袁紹並非明主,不想跟他共謀天下。所以荀彧剖析天下局勢後就決定去投奔曹操了。果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身在曹君心在漢」這句話本來是《三國演義中》用來形容關羽的,但實際上形容荀彧也同樣適用。

雖然荀彧是曹操統一北方的最大功臣,但他畢竟一直接受的就是士族中的「正統」思想,認為需要仁義忠厚,對於漢王朝十分忠心耿耿;如果不是十常侍作亂,整個東漢王朝全部烏煙瘴氣,已經無法挽救,荀彧的選擇應該是留在朝堂之上,如同諸葛亮效忠蜀漢那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舉措其實也是荀彧所提出,但是荀彧的本意不是「挾天子」而是「奉天子」,是要曹操把漢獻帝接回後好好侍奉起來。荀彧選擇曹操,也不過是因為曹操對於他當時來說是最優選擇,既可以讓自己盡全力施展才華,同時曹操也有平定天下的實力;並且曹操寬厚仁德的假象,也給荀彧帶來了不切實際的希望。

最終荀彧還是死在了效忠東漢正統,勸誡曹操不要自封「曹公」一事上。


謝謝悟空邀請,首先來看看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最大功臣,荀彧都做了哪些事。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一生之長在於其在政治上的獨特眼光及戰略上的高瞻遠矚雖未直接領兵作戰,但卻是曹操統一北方的最大功臣。

第一,勸曹操逢迎漢獻帝遷都許昌,使曹操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佔得天時,取得政治上的制高點。

第二,多次在戰略上幫助曹操撥亂反正,走向正確的戰略路線。比如:在進攻徐州還是掃清呂布殘餘勢力的討論上,提綱挈領,闡明瞭應當消滅呂布殘餘勢力,穩固後方建設的必要性,果然,不久,曹操就大敗呂布,收復兗州。再比如:在官渡之戰相持階段,曹操軍糧將盡,心想撤兵,是荀彧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形勢,力勸曹操堅持,用奇謀,火燒袁紹糧草,大敗袁紹,為北方統一奠定了基礎。

第三,荀彧或許在軍事指揮上非其所長,但其識人眼光卻頗有獨到之處,曾為曹操推薦了荀攸,郭嘉,司馬懿等多名著名的謀士,曹操稱呼其為「吾之子房」,實是實至名歸。

其次,再看看荀彧為何效忠獻帝,反對曹操稱王。

一是,荀彧幼秉家訓,以忠誠皇上為人生信仰。荀彧出生於官宦之家,其祖父荀淑為當世之名人,其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隨著年齡的成長,忠誠於劉氏皇朝的信念就在心裡紮了根。在見識到董卓不敬皇上之舉後,馬上棄官歸鄉。

二是,荀彧生於亂世,卻妄想以已之力匡扶漢室。追隨曹操後,言聽計從,前期,曹操雖有不臣之野心,但還未有不臣之舉動,故荀彧會一心助曹操滅呂布,徵張綉,討袁紹,伐劉表,逐鹿天下。

荀彧始終為漢室臣子,在建安八年(203年),封荀彧為萬歲亭侯,也是在曹操任丞相時,到了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不臣之心已顯露無疑。荀彧勸說曹操「(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也就是這句話,惹惱了曹操,曹操趁機羈押了荀彧,使得荀彧憂慮而亡,享年50歲。


關於荀彧反對曹操稱魏公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荀彧之所以輔佐曹操其初衷就是希望曹操能夠蕩平亂世,安漢興劉。隨著曹操統一北方,荀彧逐漸發現曹操的真實面目,並且自己逐漸被排擠出曹魏的權利中心,而自己為之奮鬥的理想正在被自己輔佐的人踩到腳下,可見此時荀彧心灰若死,在曹操稱魏公時,荀彧終於爆發,力阻曹操,以致最後被猜忌,憂鬱而死。

第二種是,荀彧智謀無雙,不可能看不出來漢朝已迴天乏力以及曹操的野心,他就是想要輔佐曹操奪取天下,在曹操要稱魏公、加九錫之時之所以極力反對,其實是沽名釣譽,以掩蓋自己扶魏滅漢的污點。

個人感覺第一種比較可靠。

首先,曹操最開始的時候也是一名愛國的熱血青年,也曾懷揣利刃想要手刃國賊董卓,並在實力弱小的情況下毅然討伐董卓,荀彧正是看到了曹操不同於袁紹的只為私利不報國讎,才毅然決然的投奔曹操。此時兩者只是純粹的革命友情,一腔熱血只為報國。

但隨著曹操勢力逐漸膨脹,並在官渡之戰後達到頂峯,曹操的野心也逐漸暴露出來,荀彧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在官渡之戰之後荀彧便很少主動為曹操獻策了,只有曹操主動問及才闡述自己的看法。至於荀彧為何不離開曹操,畢竟當時對名節還是比較看重的。除非被逼萬不得已,很少有主動投敵的,更何況曹操對待荀彧那是沒得說。加上曹操沒有當面說過要有不臣之舉,所以荀彧沒有離開的理由。

而且當初曹操打敗黃巾軍迎接獻帝的時候荀彧就曾勸告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注意,是奉天子。

彧勸太祖曰:「昔漢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御難於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醫天下之素志也。今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明矣。韓暹、楊奉其敢為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太祖遂至洛陽,奉迎天子都許。天子拜太祖大將軍,進彧為漢侍中,守尚書令。

所以說,荀彧一開始就不是將自己定位為曹操的臣屬,而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才識幫助曹操蕩平不臣、中興大漢的漢臣。


荀彧,字文若。經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他為曹操出謀劃策,舉薦人才,並且總理後方為曹操鎮守大本營和後勤補給。可以說荀彧一個人做了蕭何和張良兩個人的工作。

那麼荀彧為曹操做了那麼多,為何曹操表露出稱帝的意圖,是荀彧要反對呢?其實這會兒荀彧的家是有關他的家世,身份決定了必然忠於漢室。

荀彧出生胤川荀氏。號稱荀子後代。在荀彧的祖父荀淑這一代開始出仕,不過荀淑與才華出眾,任職不高,只是民望極高。,到了荀彧的父輩,一代才得更進一步。

這就表明了荀彧一家不是頂級世家,像袁紹的四世三公纔是頂級的世家,已經到達頂點了,再進一步只能謀權篡位。後來袁術稱帝也印證了這個看法,就因為這個荀家只是二流,甚至三家的是家,所以荀彧在亂世中只能附於曹操。荀彧以前在袁紹那裡,曹操去刺殺董卓,袁紹故意按兵不動,就是曹操等人率兵進攻董卓,雖然兵敗,也是為漢忠誠。然而荀彧要求曹操接天子,沒有說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是說,曹操一向的志向是匡扶漢室,怎麼能不迎接漢獻帝呢?荀彧的目的還是要天下在漢室的旗幟下一同。所以後來就有了,在曹操逼迫下荀彧病死或自殺一說。

感謝各位看客老爺,有什麼可以在評論見。


這算是東漢名士的一種習氣——忠君愛國,既入世又自有傲氣在。在東漢,有部分名士歸隱山林,比如司馬徽、龐德公,但他們思想上依舊是入世的,對時局瞭然於胸,也不避談論。

除此之外,大部分名士還是選擇出仕的。荀彧出身名門望族,號稱有「王佐之才」,可算是曹操的首席謀士,許多重要決策都有他的身影,是曹操統一北方的幕後功臣。

儘管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但曹操畢竟不是漢高祖,荀彧也不是張良。荀彧骨子裡依然是忠君愛國的,這也是當時漢臣們普遍的思想。有的人選擇拒不合作,有的人選擇沉默苟且,但作為名士的荀彧,選擇的是輔佐曹操,出謀劃策,借曹操的力量匡扶漢室。

可惜的是,曹操的野心出乎了荀彧的預料,或者說荀彧過於樂觀了。當他看清曹操的真面目時,諫言:「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因此,他惹怒了曹操,被調離了許昌,死得撲朔迷離(一說抑鬱而死,一說服毒自盡)。


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戰術方面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方面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羣、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王佐之才

荀彧出身潁川荀氏,荀子之後。其祖父荀淑知名當世,

號為神君。荀淑有八子,號稱八龍。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緄忌憚宦官,於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為妻。因為荀彧年少時有才名,才得以免於別人的譏議。[1] 後來南陽名士何顒見到荀彧,大為驚異,說道:「這是王佐之才啊!」

永漢元年(189年),被舉孝廉,任守宮令(掌管皇帝的筆、墨、紙張等物品)。九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十一月,董卓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荀彧棄官歸鄉。對父老說:「潁川是四戰之地,如果天下有變,那就會經常受到侵略,應該早離去,不能久留。」但鄉人們多懷戀故土,不願離去。時冀州牧同郡韓馥派人接荀彧,卻無人相隨。荀彧只得獨自將宗族遷至冀州避難。[2]

到冀州後,冀州已為袁紹所得,袁紹見荀彧來,待之為上賓。荀彧弟荀諶和同郡辛評、郭圖都在袁紹手下。荀彧卻認為袁紹最終不能成大事。

初平二年(191年),荀彧離袁紹而投曹操。曹操見荀彧來投,大悅,說:「這是我的子房啊!」於是任荀彧為別部司馬,荀彧時年二十九歲。

當時董卓威陵天下,曹操問計於荀彧,荀彧說:「董卓殘暴已經超出常理,一定會因禍亂暴弊,不會有什麼作為的。」後董卓派李傕等出關東,虜略各地,至潁川、陳留而歸。荀彧鄉人多數死於戰亂。[3]

謀能應機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領兗州牧,後為鎮東將軍。荀彧則以司馬身份隨其徵戰。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東徵陶謙,張邈、陳宮乘機在兗州反曹,暗中迎接呂布。時荀彧和壽張令程昱守鄄城(今山東鄄城北,兗州治所),呂布到後,張邈派劉翊告訴荀彧:「呂將軍來幫助曹使君進攻陶謙,應該馬上供給他們軍備糧食。」眾人疑惑,唯荀彧知其計,立即命令軍隊加強防,並急召東郡太守夏侯惇。而兗州諸城皆響應張邈,投靠呂布陣營。當時曹操率大軍出征,留守的兵力很少,而且很多人都與張邈、陳宮勾結。夏侯惇到後,乘夜誅殺謀反者數十人,軍心乃安。

豫州刺史郭貢受呂布煽動,率眾數萬來攻,軍中甚懼。郭貢要求見荀彧,荀彧準備前往,夏侯惇等人說:「您是一州的屏障,如果前往一定會有危險的,不可以去。」荀彧說:「郭貢與張邈他們,平素並沒有什麼往來,現在來得急,計劃肯定還沒有定下;現在趁他計策未定來遊說,就算不能幫助我們,也可以使他保持中立,如果先懷疑,那他就會惱怒而定計了。」於是出城會見郭貢,郭貢見荀彧毫無懼意,認為鄄城易守難攻,引兵而去。荀彧又與程昱定計,保全了範、東阿。卒全三城。不久,曹操回師濮陽擊敗了呂布。

興平二年(195年)正月,曹操擊敗侵入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的呂布軍。五月,曹操向駐軍鉅野(今山東鉅野東北)的呂布部將薛蘭、李封發動攻擊,呂布親自援救,被曹操擊敗,撤退而走。曹操殲滅鉅野守軍,斬薛蘭、李封,乘勝進駐乘氏(今山東鉅野西南)


兩個人的的政治理想有衝突,荀彧的理想是光復漢室,想讓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而曹操卻想成就自己的霸業,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要做魏公。而在白馬之盟裏,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等荀彧發現曹操有不臣之心,自然就不再為曹操出謀劃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