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一關。《山海關長城聯》

這句開場白就是我們今天要講解的內容,身爲天下第一關的萬裏長城究竟有什麼作用?萬裏長城是我國的一張黃金名片,時至今日海內外都流傳着一句話,那就是:“不到長城非好漢”。隨着火器的高速發展,長城的作用越來越小,以至於現如今的作用只剩下藝術和旅遊方面的作用。但是在古代,修繕萬裏長城幾乎是歷朝歷代都在堅持的事情。但是自明朝滅亡以後,清朝就出現了“長城無用論”。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因爲修繕長城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有的時候開支大到可以壓垮王朝。爲此康熙曾經公開寫詩嘲笑明朝修長城無用:“萬裏經營到海涯,紛紛調發逐浮誇。當時用盡生民力,天下何曾屬爾家。”那麼問題來了,長城的真正作用是什麼?總不可能是統治者想看風景而修繕的長城吧。其實長城的作用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負責,長城絕對不僅侷限於軍事作用。

長城的誕生

古代有兩大勢力,分別爲:農耕民族、遊牧民族。遊牧民族主要活動區域爲非季風區,而農耕民族則是活動在季風區。季風區天氣和降水量都比非季風區好,所以比較適合耕種,因此就誕生了農耕民族。非季風區的天氣比較惡劣,而降水量也比較少,所以北方的遊牧民族就過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因爲氣候惡劣所以北方遊牧民族經常南下,這也就迫使農耕民族開始修建長城。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最早的長城是不連續的,沒有中間的城牆,只是建立起一條“點式長城”,也就是烽火臺。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在原有的“點式長城”的基礎上優化了一番,形成一段一段的長城。而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就令蒙恬將各國的長城續接起來,成爲一條幅度特別廣的萬裏長城。秦朝初期軍隊空前強盛,根本就不怕遊牧民族南下。《新書·過秦》中有一句話,那就是:胡人不敢南下以牧馬,士不敢彎弓以抱怨。可見最初修建長城的目的也不是單純的防禦,而是有一定的進攻性質。經過小編的總結,長城的主要作用爲:軍事預警線、物資儲備要塞、戰略封鎖線。

第一、軍事預警線

北方遊牧民族南下是必然現象,因爲古代在北方手段特別少。貴族他們可以穿貂皮禦寒,但是窮人怎麼辦?歷代遊牧民族南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爲氣候驟降,留在北方只能凍死,爲了活命他們只能南下拼命。既然遊牧民族南下是必然情況,那麼農耕民族一定會做出相應的對抗政策。但是在邊境陳兵百萬,這件事很難做到。古代生產力底下,王朝要是想有百萬軍隊,那就一定陷入窮兵黷武的境界了。而且兵力總不能全部放在長城一代防備遊牧民族吧,你其他地方也要派兵駐守的啊,所以僅依靠長城阻擊遊牧民族這件事不太現實。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很多人說長城也不高,遊牧民族可以翻牆過來,那麼長城就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了。大哥,你要搞明白遊牧民族真正依靠的是什麼?他們依靠的就是騎兵,依靠的是所向披靡的戰馬。你人可以翻牆,但是你總不能扛着馬翻牆吧。遊牧民族南下需要經過長城的隘口,只有打通隘口,龐大的騎兵隊伍纔可以通行。那麼長城的作用突顯出來了,一旦有隘口被攻破,那麼就會派騎兵火速通報朝廷,之後由朝廷大規模招兵以抵禦遊牧民族的南下。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長城就是一道軍事預警線,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向朝廷通報遊牧民族南下的事情。

第二、物資儲備中心

秦國修繕萬裏長城之後隨之修建的就是秦直道,秦直道就是中原直通萬裏長城的一條直道,也就是最早的高速公路。古代車船舟馬行走不便,駐守長城部隊的給養都需要朝廷的補給,僅靠長城部隊屯田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長城也是一座物資儲備中心,不管守長城部隊日常駐紮還是軍隊北伐,長城都可以提供需要的軍需物資。如果沒有長城,那麼北伐軍隊在北伐遊牧民族的時候斷了給養,那麼就很容易不攻自潰。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通俗來說,長城是守軍的補給來源也是北伐軍的後援。古代分別有募兵制和府兵制:府兵制是指兵農合一,打仗的時候是軍人,和平的時候是農民,這樣軍隊可自己種植糧食來補給;募兵制是採取招募的方法,就是招募農民當兵,需要的時候招募,這種就非常依賴朝廷補給。府兵制的時候長城守軍還可以自己耕種,但是募兵制的時候長城守軍只能通過朝廷補給。長城其實適閤府兵制,因爲從朝廷送到長城這開銷也不小。但是宋朝用的是募兵制,原因很簡單,畢竟宋朝沒有長城可守(北宋還有點,南宋就沒了)。

第三、戰略封鎖線

長城也可以當做戰略封鎖線,而且分兩用。一方面就是軍事戰略封鎖線,一方面就是經濟戰略封鎖線。軍事封鎖線:遊牧民族南下,那麼中原王朝可以通過長城來部署軍事計劃,通過長城對南下的遊牧民族進行戰略大包圍,然後一舉聚殲南下主力(儘管這一計劃很難完成)。多數都是通過長城然後斷其補給,並且中原堅壁清野,讓遊牧民族得不到補給,最後節節打擊遊牧民族,肅清來犯之敵。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經濟封鎖線:長城其實也起着防範走私的作用,中原王朝禁止商旅走私。但是利益動人心,商人往往受不住高額利益的誘惑所以鋌而走險。中原王朝經常用經濟封鎖手段扼制塞外發展,並且還能通過對塞外的貿易大賺一把,如果商人插手了,那麼經濟封鎖就沒有那麼大的效果,所以長城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商人走私。明末商人還向後金走私軍需物資,而後金拿着從商人手裏買過來的武器轉頭打明朝軍隊,並且把那些商人抄家。

總結

長城的作用很複雜,絕對不只是一個軍事預警那麼簡單。至於爲什麼清朝不修繕長城,主要原因就是清朝對蒙古的控制手段要強的多,如果蒙古三天兩頭南下,那麼清朝也肯定會把修繕長城這件事當成頭等大事。而且長城還起着加強民族凝聚力的作用,畢竟自從秦始皇奠定華夏的領域之後,歷朝歷代皇帝都以大一統爲最終奮鬥目標。長城猶如一條坐臥在崇山峻嶺之間的巨龍,歷經滄桑歷史氣息濃厚,是研究歷史的必去景點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