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筑师学会、香港规划师学会及香港园境师学会对有关研究工作有发表联合声明。

政府目前正向立法会申请「明日大屿」中部水域顾问硏究拨款,3个专业学会(香港建筑师学会、香港规划师学会及香港园境师学会)对有关研究工作有发表联合声明,指须以愿景为先,才能制订城市规划设计指引,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并非以基建主导城市规划发展模式。

专业学会向政府提供意见。「明日大屿」交椅洲人工岛模拟图

声明表示,「明日大屿」须有宏观愿景,创新的规划理念,以及可持续的实施策略。世界知名宜居城市的建设,都是建基于清晣的愿景及前瞻性的发展目标。以新加坡为例,其在40多年前已确立以「花园城市」(Garden City)作为其城市发展的愿景,之后才据此制订城市规划设计指引,以及相关技术标准。而非以基建主导城市规划发展模式。

其次,「明日大屿」须有多元化规划研究范围,规划应以人为本,以社会及经济整体综合效益为依归;规划前需明确「明日大屿」自身的功能角色,可带动的城市变化,以及应对的方向和协调措施。

因此,规划研究范围应全面及多元化,质量并重,包括创新与立体城市规划、高环保质素、碳平衡、绿化景观、海滨设计、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网络配套、房屋需求与供应、整体公共交通运输网络、可持续而兼容性高的发展模式、分阶段开发策略和成本效益等元素。研究不应只侧重建造成本,还需考虑长远社会及经济效益。

此外,「明日大屿」还须配合城市规划、建筑、工程、环境生态和成本效益等跨专业硏究团队;透过公开规划概念设计比赛,引入更多不同的创新城市建设意念,及形象化的愿景目标,集思广益,供公众及政府参考和选择,并凝聚社会共识;以及设立一个相应的持续管控机制,定期检讨由愿景、编制规划、建筑设计,到全面落实建设等步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