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傾聽,你要說了,誰不會呀

很多人要說了,傾聽,誰不會呀,還要去學嗎?確實,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懂得怎樣傾聽,可是,實際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不懂得傾聽的技巧的。

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別人在說話的時候,有的人不斷地打斷對方的說話;有的人在別人還沒有把話說完,就說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有的人在別人沒有說完,就急於下結論;有的人不把別人說的當回事,人家是聲淚俱下,你卻哈哈大笑,不合時宜,或者說人家喜形於色,你卻愁眉苦臉,很不相稱;有的人幹擾、轉移別人的話題,讓對方無所適從;有的人問話過多,讓人家被動應付,十分無奈;有的人不注意非言語(肢體語言)形式的運用,讓對方感受不到你的共情成分。

圖片來自網路

針對這些傾聽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我們應當掌握運用一下手段和技巧,學會傾聽,確保溝通到位。

首先,應當設身處地。你只有設身處地了,才能切身感受到對方的心情,做到感同身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對方的喜怒哀樂,這樣,才能對人家提出的問題有實際的情境感,才能與人家在一個水平線上。

其次,要做到積極地聽、認真地聽。用自己積極的、光明的、正能量的情緒來影響對方,不能走神,通過傾聽,瞭解前因後果,內在聯繫。如果走神,就會漏掉一些細節或重要環節。

圖片來自網路

第三,要積極參與。在聽的過程中,千萬不能一聲不吭、毫無反應地傻聽,而是應當有適當的參與。有時候是對人家的話作出反應,有時候是點個頭,有時候是目光的關切,有時候是言語的運用,「我在聽呢,請接著講」、「是的」、「然後呢」等等,讓對方感受到來自於你的溫暖。

另外,不僅要用耳朵聽,更要用心去聽。有時候對方由於多方面原因,有的不願意說出來,會省略掉,有時候還會避重就輕,忽略掉對自己不利的、或者敏感的細節,對於沒有表達出來的內容,作為傾聽者,如果能夠深入到對方的感受中去了,是能夠聽出來的,除了說出來的,人家沒有表達出來的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不掌握這個技巧,你恐怕很難說是聽懂了,瞭解了。

圖片來自網路

總之,學會傾聽,是我們與人交流、溝通中很重要的環節,聽不懂就說不出,說不出就做不到,希望大家都能學會傾聽,掌握傾聽技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