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店子曾是一座城市外孤岛。

由于进出城车辆都只能单向行驶,交通不便,多年以来,这个占地2.72平方公里的区域,仿佛被很多人遗忘。虽然,它就在城西二三环之间。

那时,无论是谁,只要跨过二环,进入到茶店子,就会惊诧于这里和市区断裂般的差别——这里的道路狭窄、房屋老旧、商业配套寒酸得如同几十公里外的县城。

“这里就是城乡结合部”,牙尖的成都人说。直到,4年前一个关键的节点……

2015年10月18日

茶店子中央岛形地带拆迁改造项目正式启动。

这块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区域上的2010余户住户及商户(其中住宅1955户,商铺55户,单位产权37家)开始拆迁。

60天内100%完成签约的速度,这是一项新北改纪录,表明这些人多么想离开这里,或者多么想让这里发生改变。

这次搬迁是茶店子逆袭的先声。在那之后,整个岛型区域就已经预备好,成为一座近10万平方米的“中央公园”

2016年2月

首开拿下茶店子177亩土地。

2016年6月

龙湖进入。

人们如果这时候聚焦这里,只会看到数不尽的拆迁现场,可其实茶店子的未来,就都藏在这些废墟之下。

2016年12月

保利也以收购富森置业地块的方式,进入茶店子。

现在回首这三大开发商的进入,背后充满了先见之明。

2019年3月

茶店子楼面地价来到17200元/平米。

后知后觉的人们开始惊呼。可他们没看到的是,茶店子为这个高光时刻已经准备了近四年。此时,茶店子岛形花园已正式成型,这个北改时就开始立项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终于将尘埃落定。

昨天,我和一个充满偏见的“老成都”用近18000步丈量了茶店子。这位老成都对茶店子的印象仍然停留在“脏乱差”、“堵”。由于性别原因,他还对营门口立交桥下“充满了站街女”这种传说深信不疑。

昨天之后,他对茶店子的印象完全改观,只觉得茶店子目前在土地市场的“嚣张”有理有据……

现在的茶店子以“岛”为分割线,一侧是首开龙湖紫宸,一侧是保留下来的部分茶店子老旧小区,再往南,就是德商一周前刚拿下的49亩地块,这将是茶店子的未来。

#

(请横屏观看)

岛形“中央公园”已经呈现大半,从金牛立交开始,和旧金牛公园连成一片,一直延伸到五里墩,这个岛形区域上目前仅存的“遗迹”——茶店子小学正在改造,据当地居民说,这里未来将是一座“科技博物馆”。

其真实动向是:1-3层建设城市展览馆,展示金牛区的发展历程,4-6层打造文创众创空间,“为了凸显金牛特色,建筑的外立面方案都做了20稿。”

没有拆迁的小区还能看出茶店子的昔日模样,但它们都将贴上炫目的外墙瓷砖,以新的面目示人。

这曾是很多人心中茶店子的样子,现在只在茶店子和三环的交界处能看到,也许过不了多久,也将消失。

现在的茶店子一片火热:园林工人在建设公园,环卫工人在清洁路面,刚刚成交的土地静待开发,茶店子突然变得格外在意自己的面貌,几乎已经看不出过去的模样。

在花照社区前我们找到了一张“茶花”区域旧时面貌,凭着这张照片,才能回忆起曾经的茶店子。

早已在这里站位的房企,可以说是“躺赢”的代表了。在得知德商地块拍出17200元/平米楼面价的那一刻,他们的心恐怕早已飘离地面,飞了。

过不了多久,恐怕再也没人能记起茶店子旧时的模样。除了一些“固执”的老人,但他们,不是城市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