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懷太子李賢,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次子,也是高宗的第六子。永徽五年(654年)出生,文明元年(684年)卒於四川巴州,時年三十一歲。神龍二年(706),以雍王的身份遷回長安陪葬於乾陵,景雲二年(711)四月,被睿宗李旦追贈爲“章懷太子”。至此時,李賢“章懷太子”之稱號由此出現。

章懷太子的母親是武則天,還是韓國夫人?爲何不同史料記載不同

由於則天母后太爲閃耀奪目,因此歷史對於章懷太子的記載並不多,但最爲關注的就是關於他身世之謎,史書中有着不同的記載,一種觀點認爲其母親爲武則天的姐姐韓國夫人。《舊唐書》卷86《高宗中宗諸子.章懷太子賢傳》記載“宮人潛議雲,賢是後姊韓國夫人所生”。《通鑑》高宗永隆元年八月條中記載“太子賢聞宮中竊議,以賢爲天后姊韓國夫人所生”。

另一種說法認爲李賢的母親是武則天。《舊唐書》《高宗本紀上》中有明確記載,李賢的親生母親是武則天,生於永徽五年十二月十七日武則天去昭陵的途中。“(永徽五年)十二月……戊午,發京師謁昭陵,在路上生皇子賢”。因說法不一,章懷太子李賢的身世便顯得撲朔迷離了。

那李賢的母親到底是武則天,還是武則天的姐姐韓國夫人呢?

章懷太子的母親是武則天,還是韓國夫人?爲何不同史料記載不同

永隆元年,宮中才開始盛傳太子賢不是天后武則天的親生兒子,而是天后姐姐韓國夫人所生。李賢立爲太子五年之後,突然出現李賢的親生母親不是武則天說法,這種說法不能不讓人產生懷疑,結合當時複雜的歷史背景來分析,爲何會在這時出現這種說法?

李賢未被冊立爲太子之前,和母親武則天的母子關係並無衝突,甚至可以說還是比較和諧融洽的,從李賢從小一直受到不斷的封賞史料便可得知,李賢很受高宗和武則天的寵愛。李賢爲太子後,武則天以母后的身份繼續參政,且權勢隨着參政時間的已大爲膨脹,對權勢的慾望愈來愈大。而此時身爲太子的李賢已日漸成熟,在監國期間取得良好的政績,太子賢的地位和聲望得到不斷提高,相應地,對權力要求也不斷上升。因此,母子二人面臨着權力爭奪的鬥爭是不可避免的。

確立皇太子是關係國家穩定的大事,儲位的太子都是以皇后親生嫡子爲準則。東宮之位的重要性,武則天比任何人都清楚,“皇太子,國之本也,本猶未正,萬國繫心”。武則天爲了鞏固太子東宮和自己的地位,煞費苦心。武則天的長子,李賢兄李弘被立爲太子之後,武則天就採取很多措施來維護和鞏固東宮的位置。

章懷太子的母親是武則天,還是韓國夫人?爲何不同史料記載不同

上元二年(675)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突然病死於合璧宮中綺雲殿後,六月三日,李賢立爲新太子。立李賢爲新太子,武則天也是支持的,同時,爲了鞏固李賢東宮地位,武則天也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高宗第三皇子杞王上金在李賢新立不久後,即上元二年(675)七月被流放到灃州安置。

儀鳳元年(676),四子素節被誣罪,降爲鄱陽郡王,安置袁州。第二年又進一步將他禁錮終身,改於嶽州安置。此二事都是和李賢剛冊立爲太子有一定關係。如果李賢不是她親生兒子,武則天是不可能爲了一個非嫡子而採取有力措施去鞏固新太子地位。

武則天將高宗其他皇子非自己所生的,一個個都嚴加防範,貶黜京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經歷不平凡的武則天,做事心狠手辣,不可能唯獨留下自己情敵姐姐的兒子李賢,並從小就對他寵愛有加!武則天長子太子弘病死後,武則天還有兩個年幼的親生兒子李顯和李旦,若李賢不是武則天親生,很難想象武則天在太子弘病死後,會捨棄自己兩個親生兒子,卻把自己情敵的兒子扶上太子寶座?何況李賢自幼聰敏俊秀,立他爲太子,以後自己和孩子的地位和前途都是不安全的。

那麼立李賢爲新太子的原因就只有一個:李賢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因爲在自己三個兒子中,選任何一個人爲新太子,對自己地位都不會構成威脅。所以,認爲武則天不是李賢的親生母親的觀點是不合常理,難以讓人置信的。

章懷太子的母親是武則天,還是韓國夫人?爲何不同史料記載不同

當然,這種說法的產生也有其背景。李賢立爲太子之後,聲望和影響日益上升,處理政事爲時論所稱讚。這時李賢也逐漸有些驕傲,對母后威嚴逐漸不是很服從了,這引起一向教子嚴厲的武則天不滿。漸漸地,母子二人的關係開始變得微妙,進而緊張起來。此時,高宗身體狀況越來越壞,太子李賢離登基皇位日子不遠。武則天自涉政已近二十年,皇權特有的魔力使她不願歸政於子,退居幕後。

但以李賢的態度,即位之後是不可能讓母后繼續涉政的。就這樣,武則天終於在權勢慾望的主導下,不能容忍自己兒子太子李賢向權力的頂峯靠攏。唯一的辦法只有廢掉即將登基的太子賢,另立年少的幼子爲太子,自己還可以繼續參政,掌握政治大局。

武則天“有權數,詭變不窮””打倒對手,運用心理戰術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策略,這種心理戰術對李賢很奏效。

高宗寵愛韓國夫人確有其事,所以,這種宮中私下之議的謠言在某些程度增加了可信性。從上述理由推斷,在這種狀況下產生李賢不是武后所生的謠言真假性很容易分辨,李賢的親身母親是武則天無疑的。這種蠱惑人心的謠言是有人故意製造的。在封建社會,沒有人敢私議太子是非,這幕後主使者很大可能就是李賢的母親武則天,是武則天利用其慣用的“心理戰術”來打擊李賢。

武則天當年受專寵,且值生育旺盛時期,太子賢是武則天姊所生只是一種流言。歷史上在激烈而殘酷的宮廷權力鬥爭中,親情往往被踐踏全無,這種例子枚不勝舉。武則天爲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不擇手段,這種做法是最不合情理的情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