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天,威海有一個4歲的小女孩被電動車碰倒,送到了當地醫院。因爲孩子受傷特別重,處於休克狀態,當時一邊輸血一邊用救護車往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轉送。在轉送的過程中,當地醫院與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通過“雲急救”取得了聯繫,在路上建起36個人的微信羣,包括醫生、護士、麻醉科工作人員、孩子爸爸和救護車上的醫生等。在轉運的兩個多小時裏,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利用“雲急救”的系統,迅速瞭解到孩子的病情,手術室團隊提前做出完善準備,當孩子進入醫院沒有被送入急診,而是直接到CT室做緊急檢查,再從CT室直接轉到手術室。

  “當時孩子受傷特別重,導致肝臟嚴重破損,需要肝的切除,腎臟的修復、脾臟的修復等手術。如果沒有提前的準備,我們很難想象這個孩子能否被挽救。”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董蒨介紹。

  因爲孩子入院之前醫生已經瞭解所有情況,當孩子被送進手術室時,醫院的院長、主治醫生、麻醉科主任和護士長已經在手術室中等候。最後,孩子全身的血液被換了兩遍,在全院醫護工作者的通力合作下,終於從“生死邊緣”搶救出了孩子的生命。

  4月1日,在國家衛健委於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召開的專題新聞發佈會上,記者瞭解到,我國“互聯網 醫療健康”又添一項便民惠民服務新成果,那就是——“雲急救”。

  據瞭解,“雲急救”是建立在“山東醫健通”開發平臺上的與120急救中心和急救志願者協同一體的互聯網 急救服務模式。那麼,與傳統的急救方式相比,“雲急救”有哪些不同呢?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襲燕向記者介紹,“雲急救協調指揮系統”是基於互聯網 的急救模式創新,將山東省16市的120急救中心全部接入省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互動,縮短反應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與傳統急救方式相比,雲急救主要有四個特點:

  第一,傳統的急救方式是電話報警無法準確及時獲取地理位置,現在的雲急救一鍵報警,就可以自動實時提供準確的空間位置,大大縮短調度時間。

  第二,傳統方式下的患者急救檔案是紙質檔案,現在的雲急救則可以通過手機錄入自動生成電子檔案,患者年齡、血型、常用藥、慢性病等關鍵信息可以在急救網絡內各機構之間自動實時共享。

  第三,傳統方式下的救治現場及患者病情信息無法及早獲取,現在的雲急救可以通過圖像、視頻功能將患者現場的病情和搶救措施自動實時共享,同時在急救車上可以發起遠程會診,便於網絡醫院及時做好搶救準備,指導路途中的救治。

  第四,根據國際慣例,如果身邊沒有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的人員及時施救,會大大降低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山東省今年首次組建了全省雲急救志願者服務團隊,志願者規模達到2.9萬。患者報警時,1公里範圍內的雲急救志願者可以自動獲取患者位置信息,迅速趕到現場救援,爲挽救生命爭取寶貴時間。

  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羣安對此指出,“急救”是我們過去醫療衛生裏面的一個堵點和痛點,如果能夠早發現,早送治,可以挽救更多寶貴的生命。

  他舉例說道,最近網上熱傳一篇文章,北京協和醫院6位醫生正在打球,旁邊有人突發休克,協和醫生見情況危急立刻展開施救,成功挽回了病人生命。還有一則報道說乘客坐飛機時出現了情況,北京宣武醫院的醫生正好在現場,也去參與了急救。毛羣安指出,最佳的急救效果還是要有懂的人在身邊,包括我們家裏如果有老人,家裏人也應該學習急救的知識,不但救家人,一旦社區內鄰居出現了需要急救的情況,也可以及時施於援助。

  “雲急救”示意圖

  記者瞭解到,通過“雲急救”,居民在需要120的情況下,可以爲自己、他人或親屬一鍵求救。在拔打120急救電話的同時,同步向120急救中心和附近的“雲急救”志願者發送求助信息(包括圖片和音視頻等場景信息)、空間位置和急救健康檔案。雲急救志願者能夠實時收到來自附近的緊急求救信息,並選擇前去施救。“山東醫健通”會導航至事發地點,在120急救車到來之前爲挽救生命創造機會,與傳統的120急救形成了聯動體系。

  與此同時,120急救中心也可以通過“雲急救”看到患者、120急救車、急救志願者等三方的地理位置並且不斷更新狀態。上傳的現場視頻也可以幫助急救中快速反應和指揮協調,配合現場急救人員進行生命搶救。急救信息可以同步傳送到醫院急診科,構成院前急救和院內救護的信息閉環。

  董蒨說道,現有的“雲急救”方式在全省求救居民、120急救中心、志願者、救護車和急救網絡醫院之間建立了“五屏聯動”的新型急救服務模式,形成了院前急救與院中救治的信息閉環,通過自動實時共享患者的基本急救檔案與病情信息,可以在各個環節盡最大可能節約患者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爲急救患者共同編制出一張溫暖的挽救生命之網。

  毛羣安補充道,當前,各地“互聯網 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蓬勃發展。比如像“雲急救”服務,過去不敢想象,現在有了這樣的手段,把醫院、患者結合起來。特別是各級醫療機構積極探索實踐,爲方便羣衆看病就醫、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效率做了各種探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發揮了重要作用。

  “‘互聯網 醫療健康’用了才覺得真好,通過推動‘互聯網 醫療健康’不斷升級換代,我們的服務正在更加完善。”毛羣安微笑強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