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了巩固新建立的国家采取断然手段,逐一消灭掉拥有重兵、镇守一方对皇家有威胁的异姓诸侯王势力。刘邦消灭异姓王,韩信,彭越等异性诸王的下场!

西汉初年,功臣为王者七人,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史称“异姓诸王”。

他们据有关东广大区域,朝廷指挥不灵,是国家统一的隐患。

高祖五年(公元前202 年)七月,燕王臧荼便据北部边境反,刘邦亲自率兵征讨。九月,虏臧荼,立长安侯卢绾为燕王。

六年(公元前201 年)冬,有人上书言楚王韩信反。刘邦用陈平计,伪游云梦,与诸侯相会于陈(今河南淮阳)。

韩信见征召令,疑惧不知所为,自度无罪,遂见刘邦,被武士所执,载至洛阳。被废去王号,封为淮阴侯。

于是韩信常怏怏不快,称病不朝,也不愿与绛(绛侯周勃)、灌(灌婴)同列。韩王信原先封地在颍川(今河南禹县),处于中原险要地带。刘邦对他不放心,徙他都太原,以御匈奴。刘邦消灭异姓王,韩信,彭越等异性诸王的下场!

高祖六年,匈奴军在马邑将韩王信包围。信投降匈奴,反以兵攻太原。七年十月,刘邦亲自带兵击信。信亡走匈奴,而令其旧将曼丘臣、王黄立赵利为王,与匈奴联合拒汉。

刘邦率军北攻,结果在平城被匈奴大军包围七日,用陈平计方得解脱。

八年冬,刘邦过赵,现赵相贯高、赵午等有反谋,遂废赵王张敖为宣平侯。

十年(公元前197 年)秋至十一年冬、春,有人说韩信与陈豨谋反。陈豨于刘邦自平城还长安时,由郎中封为阳夏侯,任代相国,负责监赵、代边境,边兵尽归他指挥。

有人说,陈豨临行,与韩信密谋反汉,韩信为内应,陈豨拜将守边,私人宾客数以千计。

赵相周昌请求入见高祖,即言陈豨拥兵在外,又宾客众多,须谨防有变。

此年秋,高祖以“太上皇崩”为理由召陈豨,豨称病不至,遂与王黄、曼丘臣反,自立为代王。

刘邦亲自到邯郸指挥平定。刘邦消灭异姓王,韩信,彭越等异性诸王的下场!

当时形势相当严重,刘邦以羽檄征集彭越、英布等,竟无至者。而陈豨部将侯敞、王黄、张春则分别将兵四处活动攻击,范围几乎波及华北全境。

幸得刘邦以重金收买陈豨手下将领,将领多降。汉朝又派遣郭蒙与齐国将领击张春,太尉周勃从太原攻入代地,才得平定叛乱。

至十二年,周勃斩陈豨于当城(今河北蔚县)。当刘邦亲自将兵讨伐陈豨时,韩信称病不从。

旧史称,韩信与陈豨勾结谋反,吕后阴与萧何设计将韩信处死,并将其剁成肉酱,遍赐群臣。刘邦听说韩信死了,且惊且喜。但谋反之说不一定可信。后世史家多疑其为诬陷之词。

十一年三月,梁王彭越反。由于彭越不应征从刘邦击陈豨,刘邦派人责备,彭越疑惧。部将扈辄劝彭越反叛,彭越不听。后被人上告。刘邦派人至定陶,乘彭越不防备,将他绑赴洛阳。刘邦把他废为庶人,流放蜀青衣(今四川雅安)。

在半路上遇吕后从长安东来,欲到洛阳。吕后用计把他载到洛阳,向刘邦报告说,像彭越这样的勇将,流放到蜀,将留下后患。遂找了个借口,将他全族处斩。

同年七月,淮南王英布反。英布先后获知韩信、彭越被处死,即暗中部署兵力,刺探周围各郡动静。

后被人告。刘邦与相国萧何商议,遣使者到淮南国查验。英布闻讯,举兵反叛。

当是时,刘邦已经有病,手下诸将领都不是英布敌手,只好带病亲征。此举颇出乎英布意料之外。英布叛军先攻吴,吴王刘贾败走而死。英布渡淮击楚,得胜,继续引兵西进。

十二年十月,刘邦率领的汉军与英布军相遇于蕲西(今安徽宿县北)。英布兵败,逃至江南,被当地人杀死于乡民田舍。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 年),又有燕王卢绾反。原先,卢绾曾助汉击陈豨,攻其东北。卢绾派张胜到匈奴,阻止匈奴援救陈豨。张胜却听了臧荼之子臧衍的计谋,反令匈奴助陈豨攻燕,联络陈豨,与汉对抗。卢绾知实情后,又把张胜包庇下来,让他逃匿至匈奴,为燕王秘密联系。又暗中派范齐去找陈豨密谋。刘邦消灭异姓王,韩信,彭越等异性诸王的下场!

谋泄,刘邦两次派人召卢绾,绾称病不行。二月,刘邦派樊哙击卢绾,令皇子刘建为燕王。卢绾带领数千人在塞下观望形势。至四月,闻刘邦卒,遂亡入匈奴。

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先后被消灭。只有长沙王由于其封国偏远,又处在汉与南越的中间地带,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所以当时无事,直到文帝时才由于无后而国除。

刘邦在他生前逐一击败异姓王,消灭了威胁西汉朝廷的隐患。但刘邦又在异姓王的旧土上,分封自己子弟为王,以为这是“天下一家”,是维护朝廷的可靠保证。他还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