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方到底是什麼人?西周倗伯DNA檢測和奇特墓葬形制揭開隱祕

鹿石人像

鬼方是商周時期忽然崛起的一支強悍族羣,其族屬至今衆說紛紜。從歐亞內陸歷史的一般規律來看,鬼方當屬於第二波印歐人遷徙潮擠壓下崛起的一個族羣,屬於黃白混血人種的可能性比較大。2006年發掘的“西周倗伯”墓葬遺骸的DNA檢測及墓葬情況似乎證實了這點。

一、文獻最早的鬼方記錄

鬼方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趙國史料《世本》,其中說到黃帝直系後裔,顓頊的重孫陸終,娶了鬼方氏之女“女隤”,生下六子,成爲楚人的祖先。值得注意的是,女隤的六個兒子皆爲“肋生”,即腋下破出。據饒宗頤考證,“肋生”是印歐人特有的習俗傳說,在波斯和印度皆有各種題材。根據《世本》的零星記錄,鬼方也就是漢代的先零戎,爲諸戎之一。

鬼方到底是什麼人?西周倗伯DNA檢測和奇特墓葬形制揭開隱祕

阿爾泰巖畫(騎馬)

《世本》:陸終娶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肋,三人出焉;破其右肋,三人出焉。《水經·洧水》注。注:鬼方於漢,則先零戎是也。《文選·趙充國頌》注。《史記·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爲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爲重黎後,復居火正,爲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訴剖而產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
鬼方到底是什麼人?西周倗伯DNA檢測和奇特墓葬形制揭開隱祕

小盂鼎

殷商時期,殷人對這個部族發起了多次大規模戰爭,即近年流傳的“婦好大敗鬼方”故事,位置多數人認爲在今天的山西南部(朔方)。在文獻上,武丁時期對鬼方的戰爭是有據可考的,如《易》的爻辭“高宗伐鬼方, 三年克之”、“震用伐鬼方, 三年, 有賞於大國”。其他如甲骨文也有不少記載,如“已酉卜, 賓貞: 鬼方易。亡禍?”等等。到了西周,中原人對鬼方的認識已經傾向於“戎狄”之一,如《逸周書·王會解》提到“鬼親(戎)”,位於宗周的正西方位;《古本竹書紀年》提到“周公季歷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此外,西周金文《小盂鼎》銘文也明確提到了“鬼方”,說明到了西周時期,鬼方/鬼戎是混用的。說明他們可能在周初已經出現分化、遷徙,一部分轉移到了關隴一帶。

《小盂鼎》:唯八月既望。⋯⋯王[命]盂以□□伐鬼方。□□□□□[執酋]三人, 獲聝四千八百□二聝, 俘人萬三千八十一人, 俘馬□□匹, 俘車十輛, 俘牛三百五十五牛, 羊二十八羊, 盂或( 又)□□□□□□呼□我徵, 執酋一[人], 獲聝百卅七聝, [俘人□□□人], 俘[馬]百四匹, 俘車百輛。
鬼方到底是什麼人?西周倗伯DNA檢測和奇特墓葬形制揭開隱祕

殷墟馬車

二、鬼方的族屬:倗伯

鬼方族屬問題的一個重要線索是著名的“西周倗伯”墓,該墓於2006年發佈發掘簡報。倗伯之所以這幾年特別受到關注,是因爲分子人類學家在其墓葬中發現了多具屍體遺骸,經過DNA檢測,已經確認該墓葬的貴族屬於Q單倍羣,不同於中原人,與後來的突厥人更加接近,也可以說是一種黃白混血的人種。

鬼方到底是什麼人?西周倗伯DNA檢測和奇特墓葬形制揭開隱祕

倗伯墓畢夫人玉璜(和田玉)

鬼方族屬問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線索,是奇特的墓葬風俗、形制。該墓葬顯示出強烈的殷商風格兼草原民族風格,有殉人、殉狗等,且最奇怪的是:一,男性多爲俯身葬,女性爲仰面;二、東西方向,且男性面向西方;三、女主人的墓葬規格相當之高。專家多認爲該墓葬與“懷姓九宗”有關,而懷姓九宗(懷即隗),從王國維以來,即被認爲屬於鬼方民族。

倗伯爯簋銘文:唯廿又三年,初吉,戊戌,益公蔑倗伯爯歷,右告,令金車旅,爯拜手稽首,對揚公休,用作朕考(阝+尊),爯其萬年永寶用享。
鬼方到底是什麼人?西周倗伯DNA檢測和奇特墓葬形制揭開隱祕

倗伯簋

至此,鬼方的面貌基本上就明朗了。它大約是一個黃白混血人種,早至五帝時期就已經活動在朔方地區了,與黃帝后裔存在通婚融合(即陸終娶鬼方女子)。該部族於殷商時期崛起爲大國,一度對殷商構成重大威脅。經過殷商和周人的長期討伐,鬼方人出現了分化,一部分滯留在朔方的歸化進入中原,其貴族甚至王族,成爲歸化人,如懷姓九宗。也因爲深知血統不同,婚姻觀念嚴格的周人纔會將姬姓宗婦下嫁給這代倗伯。

另一部分鬼方人則可能從朔方一帶轉移到了西北關隴一帶,混入諸戎之中,即漢代還存在的先零戎,還有一些散居在朔方的,成爲兩週時期的赤狄/白狄、鮮虞等等。從春秋左傳和公羊傳可知,赤狄/白狄/鮮虞都是文明程度比較高的北方族羣,他們與趙國曆史緊密相關,近些年的中山國考古也顯示了這批早期北方民族的文明程度頗爲驚人。

鬼方到底是什麼人?西周倗伯DNA檢測和奇特墓葬形制揭開隱祕

銘文

三、鬼方崛起的背景

根據上文分析,鬼方早在五帝時期(公元前2200-公元前2000年)就已經存在於朔方地區了,爲何卻在殷商中期成爲大國呢?這就不得不回望歐亞內陸的變遷。

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開始,歐亞內陸出現了一波新的遊牧民遷徙潮。第二波印歐人(即雅利安人)掃蕩整個內亞地區。考古上顯示原先的奧庫涅夫文化(黃白混血),被安德羅諾沃文化所取代(較爲純粹的印歐人),由此造成了第二輪多米諾骨牌效應,蒙古高原西部的一些部族被向東擠壓。與其同時,更先進的馬拉戰車、青銅武器等技術也出現廣泛播遷。在此影響下,位於蒙古高原南部的鬼方人忽然崛起成爲大國。殷商受到威脅,於是才發生了歷時三年之久的“鬼方戰爭”。

鬼方到底是什麼人?西周倗伯DNA檢測和奇特墓葬形制揭開隱祕

阿爾泰鹿石

另外,殷墟考古也表明,先進完善的戰車實物確實出現在殷商中期,說明當時確然是一個風雲激盪的年代,顯得波瀾壯闊。(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