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村裡什麼都沒有了,但也有回去的必要。鄉愁不是記住村裡的一花一草一木,而是一種情結,一種記憶,一種傳承。回村是「三個傳承」的需要。

一是回村是中華根文化的一種傳承。我們以前在農村生活,後離村進城安家。但我們的父母親依然在農村,就算他們離世了,但他們和爺爺、奶奶等墳墓依然在農村,我們的根依然在農村。我永遠都不能忘了自己是農民的兒子,我們的老家在農村,讓子孫後代都知道我們的由來,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做到以苦思甜。

二是回村是中華情文化的一種傳承。故土難離,鄉音難改,鄉情難忘。我們雖然離開了農村,但我們的親戚朋友依然在農村,我們在農村快樂成長的美好童年記憶依然在農村,我們與父母在農村的人生快樂時光依然在農村。我們還需要常回去看看農村的鄉親和朋友,關心故鄉農村的發展變化,在回村的過程中,感受鄉愁,回憶曾經在農村的快樂時光。

三是回村是中華孝文化的一種傳承。雖然農村生活條件發生了變化,村容村貌得到徹底改善。農村老屋、老院、老樹、老井都沒有了,有的是嶄新的新農村。但父母親尚在,還需要我們回村看看,陪陪農村的父母。鄉愁不僅僅是記住故鄉的模樣,更是記住與父母在一起渡過的快樂時光。父母親老了,他們更需要陪伴,我們無論多忙,都不要忙過了陪伴父母親。父母伴我們長大,我們陪父母親變老。


謝邀,如果我們每個人是一棵樹的話,那麼故鄉就是我們生根發芽的土壤,它時時提醒著我們來從何處來去又將去向何方。

不管我們去往了何方,不管我們生處在何地,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去回想,故鄉其實一直都在那裡,故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早已刻入我們骨髓並融入我們的血脈,她永遠都沒有離開。

故鄉里有著我們最美好的初憶,故鄉里有著我們最無知最快樂的過往,那裡的歡笑那裡的哭泣,雖事隔久遠卻仍依稀可辨,我們可能回去再也看不到以前的一磚一瓦,再也尋不到以前的一點氣息,物事人非好像什麼都沒有留下,但我們的內心卻清楚的知道,這裡的每一口呼吸這裡的每一口鄉音,其實一直都沒有改變。

我們長大了像小鳥般展翅飛翔,流連在每個高高的枝頭, 但我們內心知道在我們最無助的時候我們最先想起的還是故鄉那個老窩,她雖然小而簡陋但卻溫暖如春,她雖然貧而遙遠但卻永遠踏實無憂。

其實不管我們回不回去,我們這一生內心都無法走出故土,葉落歸根我們的魂我們的神其實都過早地交給了那裡!


家永遠是那個家,不管她貧窮還是富裕,因為她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再說愛父母才能愛家鄉,不管你把房買在天涯海角我建議有空常回家看看。


有必要,那是故鄉

那是故土

那裡有童年的記憶

有與親人生活的快樂時光


當然有必要咯,村裡有很多我們小時候的回憶。解不了的鄉愁,時時刻刻做夢都回到小時候我們生活過的地方。


當然有了,鄉親們還在,事物雖然變了,但人還是那人


你能記得磚樹瓦草木回以後什麼都有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