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烧的发明与追溯,要说在日本早年在山里开垦的农夫锄烧了!话说几个农夫砍柴,抓了野鸡,当下嘴馋,但没炊具,大伙围在取暖的火堆前不知如何是好,其中一人突然想到,把几块铁锄架到火堆上,然后把切的肉直接在烧炙的锄上烙,结果那肉吱吱咋咋地又作响,泛起一阵阵肉香,吃来更是比家中锅里烧来的好吃,至此锄烧成了日本的饮食文化中一到脍炙人口的吃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在美国的日本人,生活和工作都是被排挤的,战后许多钢铁价格大跌,一位叫藤知信的日本人,想如果买两块大钢板下面放碳炉!把锄烧的概念放大,现场客人可以看到厨师作,先闻香,在那等的过程就是一种勾引!加上热腾腾的肉怎么样料理都好吃!成功度非常容易的!更有意思的是,他非常喜欢看西部片,他围上领巾,把胯腰的西部枪带的枪改成了刀叉、把子弹夹改造成胡椒罐和盐罐!

客人入座后,他会像西部枪手一样,只是双枪改成了刀和叉,右手的两指钩起刀屏空一转,左手撩起叉子也在空中辉映著右手闪耀旋转的刀叉,有时甚至还来个燕子翻身的转体,刀叉此起彼伏的在客人与食物前面纷飞舞。

就这样,约60年的光景,这样的吃法已在全世界高级的饭店或专卖餐厅中呈现。

台湾约在四十年前,所谓的音乐西餐厅在各地当道,边吃边看艺人表演成了主流市场,台湾人肯把大把大把的钱消费在新颖的餐饮中,吸引了一位日本人,他看准了台湾那个时间的餐饮市场,于是第一家「新滨铁板烧」餐厅在台北诞生了,接著台中的「红地毯」,台北「上林」、「信林」等陆陆续续的一家接著一家各出奇招的开幕。

二十年前在铁板烧用完餐,店经理会引导客人到另一个房间,微暗的灯光,咖啡饮料水果随便你点,角落里一组琴师、歌手在那现场演艺!一套餐吃下来至少三到四个小时,可惜大环境的改变、荣景不在,我至今都非常怀念那个年代的用餐享受!

前面简述了用餐的环境,但铁板烧的迷人处终究还是在吃上面,不论你点的任何食物,师傅都会一件件、在你及客人前面熟练的用两把钢制的平铲,搭上一副刀叉,又切又铲的,在你前面作味蕾的开场,有趣的是,不论是牛、是羊、还是鱼,放在铁板上就得乖乖的由著厨师硕型,一阵阵、一屡屡香烟,冉燃飘至!生理到用餐之际,食之大欲,被那画面一次次勾搭著,任谁都难以坐定!

铁板烧的吃法,过去用浓酱,现在讲养生,台北101对面的大方就以食养的概念抓定位。

而我呢,会自己准备些盐,例如「盐之花」、「松露盐」等,铁板烧的食材均已出自上等,简单的盐,最能贴近食物,更能显露原味的美!但别忘了,再选瓶适口的酒,才能有好的句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