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展開一下想像武松景陽崗打虎後,作為回報收受了知縣及縣裡各紳士,土豪捐的一千貫錢,那從此就多了個貪錢的財迷少了個重義的武松!我們回顧一下《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的情節裏,開篇有魯智深,九紋龍吏進,打虎將李忠在酒店喫飯,遇金翠蓮父女哭訴受鎮關西的欺凌,魯智深提出捐錢,那李忠抖抖合合的拿了幾個小錢出來,惹得老魯是好大的不高興!

飢笑其不是英雄所為!看看這下來許多篇幅就象沒有李忠這個人似的!因為他不具備好漢那樣不重錢,重義的特點!一樣武松將錢往口袋裡一裝,興沖沖的跑回家,將錢給了武大郎,拿著這一筆錢!武大郎有可能開個全國燒餅連鎖店,大郎Q餅,自任董事長!弄來錢給武二郎找個媳婦!二郎也就沒有了江湖刀口上添血的生涯了!大郎呢!有錢了個子矮點也能沾花惹草,長的有點姿色的都來找大郎發嗲了!惹得夫人潘金蓮也是另眼相看,那有心思在小叔孑身上,這就是一幅穿金戴銀,出入騎馬使奴的場面!再往下施耐庵先生寫著寫著是不是會寫出情深深,雨濛濛的那些事呢!

由此可見許多事件就不能假設,如果有這麼一個環節沒按步子走,那就是一錯到底而難以收手!


不論寫小說還是講故事,如果沒有適當因素,肯定會變成流水賬。就像武松,從喝酒到打虎,不領賞而任陽谷縣都頭(公安局長),遊街而遇到哥哥。進而發生一系列兇殺事件。這必須具有「巧合」技巧!才能把故事的精彩表現出來。如你設想,武松領賞就遠走高飛,哪有後面情節?武大郎當然還是賣蒸餅(本職工作),關鍵是出大事後,天南地北,誰能給武大郎報仇雪恨?


這是作者設定的小說情節,讓 人物更富有傳奇色彩,所以,沒有為什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