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國際能源署日前在上海發佈的《世界天然氣市場報告》(下稱《報告》)指出,未來五年,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天然氣消費市場最重要的動力來源。

 

國際能源署能源市場與安全部門負責人Keisuke Sadamori在發佈會上表示,由於國內產量成長跟不上需求成長速度,預計到2019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

 

《報告》顯示,至2023年,中國天然氣進口量預計將達到1710億立方公尺,其中液化天然氣(LNG)佔一半以上。去年,中國天然氣進口量為940億立方公尺,進口依賴度約40%。

 

國際能源署預測,未來五年,由於經濟持續成長和治理空氣污染的政策,中國天然氣需求將以年均8%的速度成長。2017年至2023年間,中國將佔世界天然氣消費增量的37%,超過全球其他國家。

 

受居民和工業區域改用天然氣影響,去年,中國天然氣消費總量2373億立方公尺,相比過去成長率達到15%,這導致LNG進口激增,中國一躍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世界第二大LNG進口國。

 

在中國天然氣消費急速增加的帶動下,2017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速達到3%,為2010年以來的最高數字。

 

國際能源署分析,在完成2013年制定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目標後,中國政府壓力有所舒緩。《報告》認為,2018年,中國天然氣消費成長速度預計較去年減緩,但仍有可能達到兩位數成長。今年前5個月,中國LNG進口量較去年同期成長55%,也印證了此一可能性。

 

除進口外,中國本土天然氣產量也將在未來五年快速成長。《報告》預計,到2023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四大天然氣生產國。

 

去年,中國自產天然氣1470億立方公尺,成長速度達7.3%。但自產的天然氣成長速度無法滿足中國天然氣消費使用更為快速的提升,只有通過增加管道氣和LNG的進口來維持供需平衡。土庫曼等中亞國家貢獻了中國主要的進口管道天然氣,LNG進口則來自於澳洲、卡達和馬來西亞等國。

 

(以上圖文由界面新聞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