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02

之前写了 Giwas Ali 的位置、建筑和经营理念,再来看一下餐食本身的表现吧。

我一直不敢自诩为美食部落客,就是因为对于食材的理解和名称记得不够多,舌头也没敏锐到可以立刻分辨各种食材的特点。只能说,因为这些年到世界各地,吃了各种不同的异国料理,多少训练出对美食的基本判断力。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07

正如之前曾经写过,关于夏威夷的三大名厨之风格,我体会到:地方特色,以及所谓的 origin,也就是厨师的群族与文化背景,所构成的「故事性」,是丰富美食体验、成就世界级名厨的条件之一。当然餐食本身也是必须符合并反映这个故事性,否则就名不符实了。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01

Giwas Ali 的主厨龙哥,宋金龙,自称「美男族」,因为是阿「美」族与卑「南」族的混血,这就有了第一个故事的元素:文化背景与融合性。认识了他之后,搜寻一下背景,才知道他原是台北「利嘉义大利餐厅」的老板兼主厨,随手一搜寻,就发现「利嘉」在网路上,有很不错的口碑。

爱评网上的简介这么写著:

「身为卑南族原住民的阿龙老板,将利嘉部落文化融入他的义大利餐厅,梦想是『让台北吹起太平洋的风』......拥有17年厨艺经验的老板阿龙,因为遇上好师傅及靠著自己对厨艺钻研的热爱,打坏好几台翻译机苦读义式料理食谱,靠著天生的好厨艺,煮出的料理不仅口味道地,更具有让人一吃就爱上的超级魔力! 」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03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04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05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06

而明明是在台北有著大好前途的龙哥,因著 Giwas Ali 的理想感召,让原本即有意回到花东故乡山海的他,毅然决然结束台北利嘉的营业,来到秀林乡,打造原民部落大环境的国际水准餐食。我必须说,这真需要很大的决心,但也能完全理解龙哥的心情。

用「宋金龙主厨」去 google,就知道龙哥不仅精通义、法料理,且很早就开始以部落食材入味,自己还是咖啡达人,以及健康饮食的示范者。未来,利嘉义大利餐厅的爱好者,就必须来到秀林乡,才能再度品尝到龙哥的「部落风格义法料理」的手艺了。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08

从前菜沙拉到蔬菜汤,以及偷吃(?)同行部落客的义大利面,也都符合期待值。这所谓的期待值,是指至少在国外或台北的中高级餐厅吃到的道地嚼劲与口感;在 Giwas Ali,我认为龙哥拿捏得很好,没有妥协。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09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10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11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12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13

再说到食材特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马告」(Makauy),又称为山胡椒。我记得很多年以前带国旅团,就曾吃过以马告调味的风味餐,团体餐本身固然不怎么样,但对于山胡椒的味道却念念不忘。

在 Giwas Ali,马告成为重要的调味料,几乎是贯穿整个故事的元素。我觉得这样很好,因为这样的义法料理风味,是国外吃不到的,或至少绝不普遍的。长期来看,有机会吸引到国际的顾客。(如果是我,就先针对到花莲的日本旅客宣传,成为前往太鲁阁观光回程的丰美晚餐之选择)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14

我点的主餐是「安格斯黑牛肋眼佐盐之花佐马告橄榄油」,依照建议,点了三分熟;从相片中应可看出,这是恰到好处。搭配法国顶级盐之花、芥末籽酱两种佐料,以及特调的马告特级橄榄油;前两者符合味觉经验之期待,后者则创造全新体验的口感。底层再铺上在地的杏包菇切片解腻,对我而言,是完全符合期待之美味。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15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16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17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18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19

除了马告,我还认识了「红藜」,根据维基百科,「传统称为红藜,于2008年12月正名为台湾藜,是台湾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传统作物,排湾语称为 Djulis 或 Tjulis,鲁凯语称之为baae。......红藜为原住民传统的粮食作物 ,多与稻米或芋头共煮,或供作酿造小米酒之用。目前在屏东、台东与花莲地区原住民有栽种。」

按照红藜的「小米」特性,来做成类似北非柏柏人传统风格的「库斯库斯」(couscous),也是融合部落元素与国际料理的很好发想。还好我去过突尼西亚三次,曾经天天吃库斯库斯,更能理解龙哥的用心。这也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吃万里食(?)的好处。事实上,因为受到北非移民影响,库斯库斯也已成为法国料理的一种了。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22

红藜,出现在耶诞节特别菜单「嫩煎挪威红藜鲑鱼佐 Giwas Ali 田园香草酱」,只不知以后还会不会供应?要打电话去问了。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21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20

至于餐后甜点,龙哥特别介绍两款耶诞节限定的选项,「咖啡冻杏仁冰霜」,以及灵感得自法国米其林名厨 Alain Ducasse 的「杏仁蛋白霜饼」,吃起来的口感十分特殊,像是马卡龙的酥脆加上压缩的棉花糖之嚼劲,也是意外惊喜。

我心里的念头,是没想到来到花莲的秀林乡,这看似天高地远之处,却上了一堂扎实的义/法国料理课了(笑)。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23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24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平日的餐后甜点,是部落妈妈们自行研发、手工制作的「马告凤梨酥」。不仅将马告磨成细末,入味到土凤梨酥的饼皮,同时在成品的顶部中央,也镶上一颗马告籽,造型是泛泰雅族(赛德克族、太鲁阁族)的「祖灵之眼」,从内到外,都充满了故事与特色。尺寸较小,一口刚刚好。这次最后悔的,就是离开前忘了多买一些马告凤梨酥回来当伴手礼。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25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26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27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28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29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30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31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32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33

想起来,其实人的因缘相当奇妙。如果不是我今年正好去了夏威夷参加美食节,或许就无法用这么多元的角度来看 Giwas Ali 的特色,但既然我体会了这许多,也希望能将这些感受传达给你。

来到花莲,别忘了到 Giwas Ali,接受店长露子、威廉,还有主厨龙哥,以及店猫们的款待与欢迎。

订位专线 03-8262658 Giwas Ali
凭部落客推荐来电用餐,多招待一份特色甜点(一月底截止)

加入 Giwas Ali 粉丝团,随时获得最新讯息
http://www.facebook.com/pages/Giwas-Ali/581742681930667

还好可以线上订购马告凤梨酥
http://vuvu.com.tw/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34

夜间用餐,气氛更佳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35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36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37

141221_giwas ali_饮食篇_038

订位专线 03-8262658 Giwas Ali

凭部落客推荐来电用餐,多招待一份特色甜点(一月底截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