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日經中文網

由於中美摩擦的影響,人員、產品和資金的流動變得緩慢,技術創新將迎來冬季——美國調查企業歐亞集團將這種風險列入“2019年10大風險”,但真實情況如何呢? 

筆者走訪了與美國硅谷關係密切的中國南部的深圳。坦率地說,幾乎感受不到“冬天的跡象”。 

或許是因爲包括深圳、香港和澳門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啓動巨大的再開發計劃。由於將誕生匹敵美國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圈的經濟圈,斯坦福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等美歐、香港的大學與中國大陸的大學及企業展開合作的計劃接連不斷。

在日本企業中,豐田和日立製作所與中國的初創企業展開合作,京瓷則在深圳建立了開放式創新(與風險企業等合作力爭實現的技術創新)基地。

以上海爲基地,爲日本大企業和中國初創企業牽線搭橋的企業“匠新”的首席執行官(CEO)田中年一表示,“去年是很多日本企業高管訪問深圳準備的一年。今年將出現具體的行動”。 

在中國的媒體上曾經看到過“投資冰河期”這種說法。美國調查企業CB Insights統計顯示,2019年1~3月世界風險投資比上一季度減少逾2成,中國也不例外。

但就算是減少,也是鋼鐵、化學等中國傳統企業的投資。這些企業爲對抗被稱爲BAT(百度、阿里巴巴集團、騰訊)的中國IT(信息化技術)企業而啓動風險投資,但由於在缺乏經驗,結果失敗的事例不斷出現。這些企業的行動的確在降溫。 

另一方面,如果詢問投資公司和企業,BAT對初創企業的投資方面仍然積極。主要的美國風險投資和投資基金也並未試圖減少資金投入。

相反,感覺在中國經常聽到的“擔憂”是針對日本企業的速度感的。日企與中國打交道的方式整體上依然消極,“正在被BAT和美歐搶走有潛力的合作伙伴”。

強生、默克、微軟……,僅僅是美國,就有數十家大型企業在中國建立了開放式創新的基地,還在展開投資,但在日本企業中擁有這種基地的只有京瓷。

根源或許在於日本企業僅僅將中國視爲“代工工廠”,仍未完全改變這些看法的思維問題。在深圳一帶,在日本企業相關組織登記的企業數量現在超過400家,但以挖掘初創企業爲目的新來到中國的企業明顯少於因人工費上漲而考慮遷移的企業數量。  

中國是巨大的市場,另一方面,還是巨大的技術創新的試驗場。美歐的企業至少這樣認爲,即使在中美摩擦的背景下,也對新業務的發掘、合作以及積極的投資姿態也十分明顯。  

技術創新的試驗場。以這種視點,希望在中國體驗的服務有2個。分別是開店1年多就逼近美國星巴克在華店鋪數的瑞幸咖啡、以及藉助餐飲外賣快速增長的美團點評。

兩家企業都是通過將互聯網和現實經濟結合起來而取得成功的“獨角獸企業”、首次公開募股企業,筆者個人把這種企業稱之爲“社會課題解決型風險企業”。“中國的大城市空氣污染嚴重,不想外出”、“中午時不想排長隊”等的需求巨大,正面迴應這些需求的是這兩家企業。

所有產品接入互聯網的技術在日本和歐美被稱爲“IoT”,而在中國被稱爲“物聯網”。雖然說法存在不同,但中國和歐美在“爲擴大網絡功能而創造新產品(硬件)”這一思維上非常相似和投緣。

另一方面,日本的IoT的起點是“爲擴大硬件的功能而與互聯網連接”,重心在於硬件。如果進入美歐和中國市場,日本的產品或許將再次被稱爲“孤島○○”等。

東京大學的副教授伊藤亞聖將中國“獨角獸企業”成功事例的共同特徵稱之爲“輕物聯網”。即使很小,也將抓住社會的需求,嘗試性推出旨在解決問題的應用程序和最低限度的終端。同時具備在已存在的無數硬件上搭載簡單通信技術,先將新服務推向社會加以檢驗的旺盛試驗精神。

幸運的是,在作爲“世界工廠”的中國,尤其是深圳,還存在被稱爲解決方案企業(設計工作室)的企業羣,彙總電子零部件和完成品供給網等,在客戶企業啓動業務之前提供指導。

日本的關注焦點容易投向基礎設施和工廠自動化等一般來說“沉重的物聯網”,但身邊的技術創新更多期待的或許是“輕物聯網”。首先,日本企業也有必要嘗試中國的產業基礎,或站在創業的第一線。如果作壁上觀,機會損失有可能變得非常巨大。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