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驃騎將軍李陵

在簡漢網絡上,一直以來流傳着一個傳說:被漢朝趕走的北匈奴經過數個世紀的遷徙,到達了遙遠的歐洲,成爲了讓歐洲人膽寒的“上帝之鞭”,言下之意即公元4世紀後出現在多瑙河流域的匈人乃是西遷的匈奴。由於這一說法剛好填補了匈人起源和北匈奴去向的空白,更給廣大需要歷史自信的人提供了精神興奮劑,所以它自出現以來便經久不衰,不但是中國人刷優越感的法寶,也是土耳其人找祖宗的理論依據。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匈奴的去向到底是哪裏?就讓我們依着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劉衍鋼老師的考證,試着撥開這層歷史的迷霧吧。

歷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實西遷去向

【曾爲禍西方的匈人王阿提拉】


匈人=匈奴?

匈人等於匈奴說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東方史學者——德奎尼,他在著作中勾勒了一副匈奴大致的遷徙路線,即西遷康居後越過頓河,成爲匈人。此後在20世紀初,經過德國漢學家夏特的補充和完善,這一假說被學術界所重視並得到了不少支持者。這其中就有中國元史學家洪鈞,他在19世紀初出使俄國後接觸到了這一說法,並將其帶入國內,後來經過多位學者的補充、修訂,中國學界已然有了一套完整的西遷理論,還將其奉若圭皋,直到現在也依然堅持着這個早已被世界學界拋棄的說法。

歷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實西遷去向

【清代外交官,元史學者洪鈞】


說到這裏,我們就不得不探討一下,匈人是西遷的匈奴嗎?關於這個問題,西方史學界早已通過對比古代史料和考古證據,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因爲匈人和匈奴在文化、習俗與文明水平上存在着極大的差異,根據最早記載匈人的羅馬歷史學家馬塞裏努斯的記錄,匈人的文明非常原始,他們不從事任何農耕勞動,也不會修築建築和搭建帳篷,甚至對其懷有恐懼,而且由於生產力的底下他們大量使用骨制箭頭,當然,在馬塞裏努斯所在的時代,羅馬人對匈人還只是初步瞭解,其說法完全可能有道聽途說的成分,但其他史家和考古證據都證實了他的說法大致正確,並且補充了匈人缺乏鐵器的情況。這與匈奴人有着巨大的差異,根據中國史料的記載,匈奴人至少擁有龍城、趙信城、範夫人城等城市,且趙信城中還有倉庫儲存糧食,除此之外,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有不下20處匈奴城鎮、村莊遺址的發現,匈奴的墓葬也有大量金屬武器、箭頭被發現,甚至還有來自歐洲的織物,這些證據都表明匈奴人早在遷徙之前幾百年就已經完整的擁有了農業和城市和較高的生產能力,顯然和匈人有雲泥之別。

歷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實西遷去向

【龍城就是匈奴祭祀的城市】


當然,這樣的差異並不能保證匈奴在遷徙過程中沒有因爲艱苦的生活條件而發生退化,但不管物質水平如何變,文化習俗一般是比較穩定的。就這一點來說,匈人和匈奴同樣有着天差地別,因爲根據馬塞裏努斯的記載和墓葬出土的頭骨來看,匈人有着纏頭文化,他們中一些人會在幼年時將頭的頂部纏繞,使其畸形而變得尖銳,宛如一顆雞蛋,這種奇特的習俗一般只見於原始的亞洲居民或者封閉落後的美洲,匈奴作爲較爲開化的民族,是沒有這樣原始的習俗的。毫無疑問,匈人的這種習俗表明他們的家鄉是一個長期封閉缺乏交流的地區,這顯然與匈奴起源是衝突的。

歷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實西遷去向

【匈人頭骨說明他們有纏頭習俗】


匈奴的西遷之謎

不光是匈人和匈奴在文明程度上無法對應,就連看似無懈可擊的西遷路線,也充滿了問題。在中國史料中,匈奴最後一次出現是在《魏書·西域傳》中,其中的記載說:“粟特國,在蔥嶺之西,古之奄蔡,一名溫那沙。居於大澤,在康居西北,去代一萬六千里。先是,匈奴殺其王而有其國,至王忽倪已三世矣。其國商人先多詣涼土販貨,及克姑臧,悉見虜。高宗初,粟特王遣使請贖之,詔聽焉。自後無使朝獻。”這表明殺了粟特國王從而獲取統治權的匈奴人,在魏高宗即位的公元452年以後,消失在了中原王朝的視野之中。由此,德國學者夏特推測,匈奴在奪取粟特之後向西抵達了多瑙河附近,進入了羅馬人的視野之中,其證據主要是,《後漢書》和《三國志》都記錄奄蔡曾更名阿蘭,且有遷徙的習慣,因此根據讀音和遊牧的特點推斷,他們就是存在於頓河附近的遊牧民族阿蘭人,而這正好符合羅馬人所記錄的公元370年匈奴人擊敗阿蘭人的事件,且在經過三世國王的統治後,時間也大致就在魏高宗即位的範圍。

歷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實西遷去向

【阿蘭人和薩爾瑪提亞人一樣都是斯基泰遊牧民族】


顯然,夏特和他的支持者們忽略了兩個重要問題,第一是時間,第二是空間。從第一點來看,原文提到粟特國是古之奄蔡,但並沒有說他們直到匈奴入侵時還是奄蔡或者阿蘭人,完全可能是原先這裏是阿蘭人的家鄉,後被粟特佔據,而後再被匈奴奪取。另外,如果夏特的說法成立,這就意味着公元452年時,粟特國仍然在阿提拉的兒子艾爾納克治下,攻滅粟特取得統治的國王就應該是阿提拉的上一任統治者。那麼問題就來了,阿提拉死後匈人被附屬的民族擊敗,霸權瓦解,其子艾爾納克也遷於東羅馬帝國境內,被安置於多瑙河下游南岸,其距離遙遠的粟特中間有大量已經脫離並敵視匈人的民族,粟特怎麼可能還在他的治下呢,且在阿提拉之前的一任匈人統治者是他的叔叔盧阿,他並不是公元370年就在位的,而是至少到4世紀初才即位,這就與中國的記載不符合了。當然,也有學者對此進行了修訂,認爲派使者見魏高宗的忽倪並非阿提拉的兒子艾爾納克,而是大名鼎鼎的匈人首領巴拉米爾或烏爾丁,不過這同樣無法自圓其說,因爲巴拉米爾或烏爾丁後的第三任統治者分別是烏爾丁和奧克塔、盧阿,他們的在位時間都在公元452年以前許久。

歷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實西遷去向

【波斯風情的粟特王國】


除了時間外,夏特對空間的推測也有着巨大問題,原文提及粟特:“去代一萬六千里”和頓河附近距離代地的8000公里直線距離接近,但是古人並沒有座標概念,因此這一萬六千里不可能是直線距離,而是曲折的路程距離,這也就意味着粟特比頓河距離代地更近。再有就是粟特國與代地的距離在洛那國和波斯國之間,這說明匈奴佔據的粟特應該在費爾幹納盆地和伊朗高原之間,而不是比伊朗地區還遠的頓河流域。在這樣的位置,顯然是沒有必要跋山涉水那麼遠跑到頓河再進入多瑙河,更不需要由西部入侵薩珊波斯,完全可以直接從東北邊進入,這顯然與古典地中海歷史記錄中匈人先出現在多瑙河,再由美索不達米亞入侵波斯的記錄是矛盾的。由此可見,無論是匈人、匈奴本身的差異,還是西遷路線完全的錯誤、矛盾都表明,二者根本不是同一個民族,並不存在匈奴西遷成爲匈人的事實。

歷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實西遷去向

【頓河所在的南俄草原距離太遠】


匈奴去哪了

前面提到了匈奴並非匈人,自然也和匈人的西遷沒有關係了,那麼匈奴究竟去哪了呢?前文提到,向西遷移的匈奴人最後出現歷史中是公元452年,他們在三代人之前也就是公元4世紀後半葉時遷徙到了帕米爾高原以西,位於費爾幹納盆地和伊朗高原之間的粟特國。雖然我們無法得知這個粟特國的確切地點,但從其居於大澤的記載來看,其附近應該有大型湖泊,符合這個條件的除了裏海就是鹹海了,而裏海又在伊朗較西的位置,所以《魏書》提到的粟特國應該在鹹海東南方向附近。

歷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實西遷去向

【在悅般國的南邊鹹海右邊那塊區域才更符合記載的位置】


這一塊區域在公元6世紀初爲嚈噠人佔據,而在此之前則沒有任何記錄,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史書留下的蛛絲馬跡中尋找,根據劉衍鋼老師的考證,在公元350年入侵薩珊波斯的希奧尼泰人極有可能就是這支匈奴人。因爲希奧尼泰源於希臘文,意思是希奧恩部落,這個詞的發音與匈很接近,同時記載這個神祕的民族的羅馬史家馬塞裏努斯提到這個民族的王子樣貌高大漂亮,與他筆下乃至所有古典史家筆下的匈人完全不同,所以在排除了匈人或者其分支的可能性後,就只剩匈奴了。當然,光有名字發音接近還是不足的,這個民族的活躍時間也和地區也大致符合粟特國匈奴的情況,它於公元350年入侵波斯東北部,因此是在4世紀中盤踞在鹹海以南的區域,而這恰好是匈奴佔據這個地區的粟特的大致時間,同時,在公元359年的阿米達戰役後,這個神祕的民族不再出現在羅馬史家的記載中,說明他們沒有向西遷移,而是留在了故地,這也符合他們在公元452年仍在這片區域內爲東亞所知的情況,再者他們先與波斯人爲敵,後又稱爲其盟友,正好可以解釋爲何匈奴奪取粟特國後仍然保留這個極具波斯色彩的名稱。

歷史的真相——匈奴的真實西遷去向

【薩珊波斯銀盤上波斯人形象】


因此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大概的描述出這支匈奴的最終軌跡,他們在4世紀中葉奪取了鹹海南部附近的粟特國後,與波斯人發生衝突,接着成爲波斯人的盟友,保留了粟特這個國號,並被帶到兩河地區與羅馬人交戰,在阿米達淪陷後他們留在了原地充當波斯東部的緩衝國在5世紀中後逐漸消失被嚈噠人消滅。

結語

當然,這始終是猜測,嚴謹的說,不論這支匈奴人最終的去向如何,他們顯然不是匈人,也因此不可能去肆虐整個歐洲,研究歷史不能過於被自身立場影響,這個公元前希臘歷史學家都明白的道理,在如今卻不能實現,這也就是匈人是匈奴的錯誤推測至今仍甚囂塵上的原因,這種現象無疑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爲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特別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於商業類別宣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