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公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文物政發〔2019〕8號),石門縣同時列爲湘鄂西片區、湘鄂川黔片區保護利用片區名單。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石門蘇區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28年5月,石門南鄉起義爆發,近千名農民軍、起義戰士壯烈犧牲,但起義爲湘鄂西紅軍根據地建設輸送了大量軍事人才。1928年到1932年,中共湘西前敵委員會書記賀龍根據黨中央的指示,帶領紅四軍進入石門,輾轉石門七進七出,帶領紅二軍、紅三軍、紅二軍團,數次佔領石門縣城期間,數萬名石門兒女參加了紅軍,成立了縣蘇維埃政府,建立區、鄉蘇維埃政府的地域涉及現有19個鄉鎮中的17個鄉鎮,所佔比重達到89.4%。人口達21 萬多人,佔當時全縣總人口的63%以上。1935年,紅二、六軍團在石門維新、磨市休整70天,“擴紅”三個團後從石門出發,再到桑植劉家坪、瑞塔鋪集結長征。石門縣是紅二、六軍團長征策源地,紅軍的戰鬥故事是石門縣寶貴的紅色文化。

(責任編輯:陳奇)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