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軍的拼刺刀可是聞名遐邇,在亞洲戰場上,日軍拼刺刀的戰損比很高,只有中國的大刀隊能夠與其近戰而不落下風。二戰時期,在亞洲戰場經常發生拼刺刀。

  日本軍隊拼刺刀的主要優勢來自於他們的步槍加刺刀的長度,日本陸軍的制式步槍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八大蓋,槍長1.275米,與之相配的刺刀長度爲500毫米,槍刺全長1.675米,這個長度在當時超過了其他國家槍加刺刀的長度,比如當時中國軍隊普遍使用的中正式步槍的長度爲1.110米,使用加長的刺刀後總長也僅僅爲1.538米。

  刺刀的設計初衷雖然是安裝在槍支之上,但是往往也用於近身格鬥拼殺。爲了保護手部,但又不能累贅,因此簡易的護手鉤造型便出現。除了護手之外,那個超前的彎鉤,作用是爲了在格鬥中卡出對方的刀劍。當然還有一個更便捷的使用方式,你看老電影或老照片就可以看到,日本人搶了老百姓的雞鴨或其他物品後,往往是掛在這個鉤子上扛着走。因此,在漫畫作品中,這種形象好像成了鬼子的專利。

  還有就是用來架槍,像這樣幾支步槍堆在一起也可以掛得住,部隊臨時宿營基本上是三支以上的步槍堆在一起,把槍堆在一起放在地上也比較顯眼,不容易把地上的灰塵帶到槍上,還有突發情況的話可以迅速拿槍,所以刺刀帶鉤的時候,也是比較方便架槍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