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点系列1:巧克力师傅的勋章》

 

 


 

我曾看过以「日本文学」为主题的《文学少女》、《古书堂事件手帖》;以「咖啡」为主题的《咖啡馆推理事件簿》;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古籍研究社》;以「大小姐和管家」为主题的《推理要在晚餐后》;以「颓废侦探和两光助手」为主题的《乌贼川系列》……

 

若是涉猎过以上任一系列的读者,想必十分清楚这些系列的共通性——「推理」。

 

有别于一般大众认知的推理派系——包括「冷硬派」、「写实派」、以及被称为正宗的「本格派」等等……这些近年来在日本刮起清新风格、被称为「日常推理派」(或「轻推理」)的小说少了残忍血腥的杀人桥段、少了诡谲多变的计策、少了艰涩难晦的冷峻感、少了不寒而栗的气氛凝聚,不过同时多了贴近日常的熟悉感、多了轻松阅读的享受、多了幽默风趣的对话、多了与专业领域的结合

 

这样的小说,如今正引领一波崭新的阅读风气,慢慢在年轻一辈中培养属于它的阅读族群。(虽然我早已是其中一份子就是了……)

 

而今天的这本小说——「甜点」为主题的《甜点系列》(共3本,这是第一集)——正是属于此类。

 

 

 

其实,我在这本小说出版之前,便已经开始注意了。

 

除了因为它的性质明显符合我的口味之外,最大的原因便是这本小说的封面插画!

 

这种风格有点复古,人物看似棱角分明,整个画面充满鲜明印象的插图……如果有看过《推理要在晚餐后》的人,想必会和我一样,感受到一丝熟悉感。

 

不用怀疑,因为这两本小说的插画家正是同一人——中村佑介

 

一本小说要卖得好,除了作者有相当大的名气、故事好看到口耳相传之外,封面也具有十分重要份量。

 

试想一下,一个人走入一间书店,放眼望去是一片茫茫书海,如果你是一本书,要如何吸引他的目光呢?

 

此时,书与书之间较量的,便是封面。

 

中村佑介的插图,便是那种让人一眼在书海中注意到的类型,那种瞄一眼就令人印象深刻的类型。

 

因此,当看见这本小说的封面插画作者是她时,我便已经未看先怀有深深的期待了。

 

(这样的逻辑或许有点奇怪,不过光从画者的插图,便衍生对小说内容的期待,这种事情其实也不难理解才是!)

 

 

 

不过,当阅读完这本小说时,相信不少人便会发现,里面其实少了「推理小说」应该有的元素。

 

简单的说,就是「谜团」、「线索」、以及「揭开真相的前后呼应」。

 

一、「谜团」:设定有趣的谜团,勾起读者的好奇心,促使读者继续翻阅下去。

二、「线索」:在揭开真相前,应该已经抛出所有蛛丝马迹,让读者的手中握有能够解开谜团的钥匙。

三、「前后呼应」:最后揭开真相的过程,要和前面所抛出的「所有线索」相互呼应,使读者在这时有恍然大悟、感受到惊喜的感觉。

 

而在《巧克力师傅的勋章》中,只有第一点处理得算不错,剩下两点却差强人意。

 

乍看之下,女店员的行动是在进行「线索」的搜集。可是实际上,读者却难以只凭「这些线索」,就能解开谜团。

 

此外,最后由男主厨「揭开真相」的桥段,与线索之间的呼应往往没有那么强烈,并且在气氛的营造上,少了令人恍然大悟的惊喜感。

 

简单的说,就像是绑起了一颗未充饱的汽球,虽然完成了工作,可是却有不扎实的感觉。

 

因此,若是想要享受推理的读者,那么这本小说可能会带给你怅然若失的感觉。

 

因为对我来说,在这本小说中的推理味道,只像矿泉水一样清淡!

 

(如果要品尝起士般浓郁芳醇的推理味道,则推荐《推理要在晚餐后》、《古籍研究社》、《乌贼川系列》、《古书堂事件手帖》!)

 

 

 

但这么说来,这本小说就不值得阅读了吗?

 

倒也不是!

 

因为只要换个心态,舍弃用品鉴推理故事的目光来阅读的话,事实上,这便是一本很精彩的甜点小说!

 

一本能让你深入认识甜点世界,以六个短篇,描述人生酸、涩、甘、苦交融滋味的小说!

 

 

 

小说中,时常使用对比的方式,来凸显彼此鲜明的特色。

 

在这本小说中男女主角的设定上,便采用了如此手法——

 

在日式和菓子店,「福樱堂」,工作的女性店员。个性有点冲动。时常凭想法而行动,有时会忽略到事件相关人的心情。

 

在洋式和菓子店,「路易巧克力工坊」,工作的男性主厨。个性沉稳。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时常展现不为人知的细心与温柔。

 

六个短篇故事,便以这两个人为轴心,慢慢展开一出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戏剧。

 

既然这是一本「甜点小说」,可想而知,在每一个短篇之中,自然是充满了令人心动的甜点——传统风味的日式和菓子,以及现代异国风格的洋菓子。

 

作者将整本小说的时间轴,巧妙地设定从春天的情人节,经过炽热的炎夏、诗意的凉秋,最后在圣诞节的冬天结束。

 

一年四季,季季有各自象征的代表甜点。而作者便运用文字,就如西餐的上菜顺序一样,将代表各季的日、西甜点,一一呈现给读者。

 

不得不说,作者的确下足了功夫,将甜点这个深奥的世界,就这么搬到一般人的面前。

 

无论是日式的——和三盆糖锦玉泡雪金平糖练切馅,栗子金团,羊羹,年糕红豆汤,求肥……

 

或者是西式的——香草酱,法芙娜巧克力,蜂蜜,酒类巧克力,红醋栗,新鲜水果,海绵蛋糕,法式水果塔欧贝拉蛋糕国王派巧克力甘纳许沙巴雍……

 

各式各样你曾听过的、从未听过的甜点素材,都可以在这本小说中一览无遗。

 

书中有不少关于甜点的制作过程,专业的描述令人咋舌,有种仿佛正站在甜点师傅旁边的错觉。

 

各种甜点的外观与滋味,也藉著文字的描述,在脑中勾勒出鲜明的画面,并驱使人回想过去曾经尝过的相近味道。

 

我想,对一般的读者而言,光是能从中吸收到关于甜点的各种知识,应该就会有一种大开眼界的喜悦。

 

至于那些甜点控……我实在无法想像这本书能带给他们何种影响了!(苦笑)

 

 

 

除此之外,书中对于「职人精神」的诠释,也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身为一间甜点店的主厨,对于甜点自然要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存在著无论在面对任何事情,无论是否会得罪旁人的情况下,也不能轻易退让的底线。

 

书中的男主厨便具有这样的性格。

 

但却不仅仅只是如此。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到男主厨在面对事件时,仍然维持著身为甜点师傅的骄傲;而在坚守原则之余,你会忽然察觉到,其实还有一份隐藏在甜点之下的温柔——那是男主厨替他人著想的心意,属于甜点师傅的温柔。

 

另外,故事中的另一特点,是在描绘人与人之间、人与甜点之间的联系。

 

正如同书中写道:「甜点是一面镜子。」

 

在甜点的世界中,每一样素材都具有强烈的、独一无二的风味,当彼此融合在一起时,便能激发出无限的可能性,迸出精美绝伦的美味甜点。

 

这样的关系就跟人一样,不同的人具有不一样的味道。当彼此相识,并且进而感生互动时,将会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可能性。

 

故事中便存在著这样的可能性。

 

而且,我不由得相信,在这些可能性之中,必定隐藏著具有细致口感、甜美香气、色味诱人的滋味存在!

 

 

 

只可惜,书中的另一项缺点,便是身为第一人称叙事的女店员。

 

她的个性实在相当不起眼,独白也几乎不具个人风格。唯一的功用,就只有担任引出谜团的旗手,让故事继续进行下去而已。

 

在我看来,这样的写作手法,作者即使是使用第三人称来撰写,应该也差不了多少吧?

 

身为小说的女主角,却不具备让读者喜爱的魅力,实在是有点可惜。

 

关于这点,以及前面谈到的推理部分,我只能说,是这本小说唯二美中不足的部分。

 

 

 

整体来说,这仍是一本好看的小说。在日本亚马逊网路书店上,评价也达到4星,算是很不错的成绩!

 

而且接下来的续集——《甜点系列2:没有名字的蛋糕》——的谜团,光看简介上的说明,就能感觉似乎比这集好看许多,有点让人期待。

 

不过,我还是觉得把《巧克力师傅的勋章》归类在「轻文学」,应该会比「推理小说」适当得多就是了!

 

PS.「愈好吃的东西愈伤身。喜爱甜食的人要有这个觉悟。」(P.183)——(看到这句话时,不禁会心一笑!)

 


 

(阅读滋味)

 

撕开纸袋的边缘,细微的香气随即掠过了鼻腔。

 

我睁著睡眼惺忪的眼睛,咬下了里面的吐司。

 

咀嚼著厚实的口感,各式食材的风味开始刺激起我的味蕾。

 

苜蓿芽、黄瓜丝、马铃薯泥、番茄片、培根、鸡蛋卷……

 

多层次的丰富口味,十分适合替一天的开始注入活力。

 

我将纸袋揉成一团,满足地舔舔嘴唇,精神也慢慢回复。

 

「只可惜……」

 

感受著嘴巴里的干燥,我不禁喃喃自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