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圈有很多人也喜歡舞文弄墨,別看職業不同,但是對於書法的喜愛,是滲透在各行各業的。

唐國強,大家都很熟悉了,一級演員,飾演的《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被譽為經典,也是一代老戲骨了,像唐國強,王剛,張鐵林這些演員他們的愛好就和一些年輕的演員有區別了,他們都愛好書法,並且自己也練習書法。

說到唐國強和書法的關係,那就不得不說他的另外一個身份了,那就是作為演員的唐國強還是中書協的會員,這在演藝界恐怕也是很少見的了,相比於其他人的業餘,唐國強則多少顯得有些「專業」了!

那麼,唐國強的書法水平到底怎麼樣呢?我們先來看看他的書法作品:

以上我們看到的就是就是正在創作書法作品的唐國強,和唐國強書法作品的展示,估計是有人求字吧!

唐國強的書法,曾經有所謂的專家肯定過,說他的書法蒼勁,老辣,有王鐸的風格,也有「毛體」的感覺,這大概是因為他曾經的演藝經歷。

唐國強在一些節目上也大秀書法,看來他對自己的書法還是挺滿意的。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像唐國強這樣的人他的字不見得有多好但是收藏的人多,出高價的人也多,為什麼呢?多少因為名氣,而不是他的書法本身值多少錢。

像這些藝術工作者,他們寫的字出來似乎總是給人一種藝術感,我覺得,這種藝術感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是對他自己來說,對作品的升值來說,壞的是從書法本身來說這不是好事!以上就是我對唐國強書法的看法,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影視界搞起了筆墨遊戲,紛紛登臺開始了書法創作,自然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題主言及的唐國強也好,還是眾人皆知的玉女徐靜蕾也罷,以及姜昆、王剛、鬱鈞劍、陳道明、馮小剛、張鐵林等文化界名人、明星,都拿起毛筆或多或少、或醜或俊的執著地打入了書法圈。就連那個一向低調的小樣兒王珞丹,也玩起了珞丹體,變成了一種電腦輸入法。

有人曾經給出結論:演藝界的書法名人當中,唐國強豪踞榜首之位,書法造詣非凡。甚至被列入了當代最成功的九位書法家之一。看來事出有因,查有實據。但未免言過其實,一葉障目——雖然我一直是唐國強的鐵粉,一直喜歡他的演繹作品,也曾認真的模仿過他,但說他是影視界的書法第一高手,尚還有待驗證,或者說證據不足。

唐國強最多的書法作品,大都以草體結字,而且帶有飄逸和爛漫,基本是比較成熟的書寫作品,受人喜愛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談及演藝界的名人書法,唐國強無論如何都應該榜上有名,不拍第一,起碼也是榜眼、探花。

有人說唐國強的書作完全脫離了二王的筆意和限定,是自我的信筆塗鴉,算不得書法,其實這是一種很深的誤解,或者說他對唐國強本人有著根深蒂固的排斥和質疑心理。

字體要怎麼寫纔算書法,這個爭論由來已久,也會持續的一直爭論下去。但動輒就給他人扣帽子、打棍子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也不應該是一個理智的書法愛好者的正確言行舉止。

唐國強的書寫作品無疑也是一種書寫風格。

如果按照晉唐法書鐵律嚴加苛責,那宋以後的很大一批文字墨寶都成了不堪入目的所謂寫字——似這種不開眼界、冥頑不化的認死理、一根筋的所謂衛道者,貌似理直氣壯、據理力爭,其實是容不下書藝大觀園裡的萬紫千紅,爭奇鬥豔,是一種極不成熟的抵制心理,應該被清理出或者自動退出書法藝術圈子,或者閉上信口雌黃的嘴,做一個陌陌的耕耘者,沒人把你當啞巴賣了。

圖片來自網路


說說唐國強老師的書法之前,先說點道聽途說的舊事吧。

在舊版三國籌備的階段,當時導演選角色,那時的唐國強還是跟現在的小鮮肉一樣,奶油小生,導演就覺得這個年紀演諸葛亮,恐怕沒啥底蘊,演不好。最後還是決定試試吧,當時這個電視劇還在一個籌備狀態,可能還要兩三年才能開機。

後來唐國強老師就把劇本拿回去開始研究劇本,為了這個增加文化底蘊,他用了整整三年時間,把《春秋》《史記》《韓非子》等各種國學經典看了個遍,據說連本草綱目都研究了一遍。就因為要出演的諸葛亮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一個高人,所以唐國強為了達到那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讀了無數國學經典。另外還幹了一件事就是練習書法,就是為了出演諸葛亮。後來正式開拍的時候一上鏡,導演一看,這就是諸葛亮了。

唐國強練書法也有數十年了,有一次什麼會,他被評為「當代第九書法家」他坦言:「論功力,我夠不上『第九書法家』......像我這種水平的起碼有上千人,就是張鐵林水平也比我高......。」後來在電視劇裏寫書法的鏡頭,都是他自己寫的,不用像有些人一樣要替身的。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唐國強老師的書法的話,那就是「他是演藝圈裡寫字最好的,書法圈裡演戲最好的。」我們說術業有專攻,雖然唐國強也練習書法很長時間了,但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拍戲佔據的時間可能更長。因此與真正的書法家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

看了一下他的作品,簡單說一下自己的感受吧。感覺唐國強老師的字,傳統臨帖的功底不夠紮實,太多今人的元素在裡面。用墨用筆過於重了,而顯得靈動不夠,氣韻差了很多。他的草書有時候結體過於誇張,筆畫之間距離拉的比較大,整幅章法上感覺有些支離。

這些也就是隨便說說了,這個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唐國強的書法,比很多書協裏的所謂(書法家)好,唐國強的書法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肉,他是明白的明,而不是名家的名。雖然是電影演員名家,但書學一樣有所悟道。而一些書家,不動腦筋,不讀書論及古文學,就算讀了書論,也不一定理解,總認為臨帖便可解決書法的一切問題,結果變成一個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然的書匠。字越寫越糊塗,唯古人一切是對的,並且用千年不變的筆法,如不合晉人筆法,就不正宗。我個人認為,凡暗合古人傳統的雅的文化書卷,氣韻,靈秀,都是好的筆法,藝術沒有正宗不正宗,相反,藝術應叛逆,而不是盲從。當然,傳承和發展是主題。凡是雅的,合書道的自然,都應承認,而不是硬,浮,燥,火,硅角,鶴腰,尖等的野狐用筆。唐國強的書法,當然有缺點,但他的草書也合法度而不泥,氣韻生動而大氣。他對書道的理解比很多書法專業人更明白。

一個人的藝術天賦和氣質,是天生的,後天的學習也重要,唐國強以他聰穎的,對書法的理解,並用他豐富的閱歷,寫出如此氣象萬千的草書,一般(普通書者)是很難理解的。個人之見,不一定對


自古以來,附庸風雅是提升個人文化形象的好方式,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古代那些財主、商人,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喜歡讀一些「之乎者也」的古文,喜歡讀讀古詩詞,喜歡抓起毛筆寫兩手字,目的很單純,就是想證明自己是一個有文化的人。

當今演藝界人士這些年往向書法圈靠攏,實質上也是附庸風雅的另一種表現方式罷了。書法為什麼叫「書法」,是因為在用筆和書寫上有著極其嚴格的法度和規矩,不是那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情形,不遵循法度和規矩的「書法」,個人認為,稱為毛筆字更為確切一些。

體現用筆的法度和水平,從何而來?臨帖是惟一的獲取手段。不臨帖的書法就像一隻花瓶,外表可能看起來惹眼,但內部是空虛和脆弱的,經不起考驗。所以,對廣大網友把演藝界人士的毛筆字稱作書法,我並不認可。

著名演員唐國強的「書法」同樣存在著這樣的缺陷,他沒有長期臨帖,沒有按照書法本身的法度和規則來寫,是他毛筆字的最大缺陷。從他的筆畫裏,看不到筆鋒的變化,看不到書法線條的形態傳承自哪位大師或名家,他的字完全是他隨心所欲地書寫。

從一些創作裏,可以看到唐國強的書寫風格非常灑脫飄逸,用筆蒼勁老辣,還是能看到他臨過一些字帖,如「二王體」、「毛體」等,但他沒有深入進去,只學到了一些皮毛。話說回來,他畢竟是著名演員,沒有太多時間去鑽研書法,導致他的書法水平無法邁向更高層次。

作為一個有影響力,受關注度極高的名人,唐國強經常埋頭創作書法的情形,無疑能帶動老百姓熱愛書法、熱愛傳統文化的熱情,對書法文化在普通大眾裏的普及,能起到不少積極意義,這是名人書法帶給社會的最大價值。


唐國強作品欣賞評析(不到長城非好漢)

他的形象為人所熟知,影視界著名實力演員,個性奔放,一如他的書法作品展示的那樣具有大氣,撲面而來的是潑墨狀,筆畫濃厚,草書體,達情達意,直抒胸襟,細究其筆法,肥厚書體,乃至於濃鬱之感,古云:張旭筆畫馳毫落筆也具肥墨狀,與懷素草體持反,由此唐國強書墨狀似張旭,然水平自不如古人之豐,在此只能論書論筆畫趨似書聖而已,作為一名藝術家,愛好書法,能夠寫到這個水平已經了不起,何況頗具水準,從氣勢上似乎就是狂奔黃河入海之狀,亦如奔跑的駿馬,未有心中之豁達,以及浪漫情懷,似乎不會胸有成竹,字如其人,從影視看到的偉岸沉著形象,一如筆墨的凜然逼人,

那麼從遊走的筆墨來看,疾速算是中馳,字有大小,長短參差,有頓有挫,其中長字具有臨毛主席書體,從章法上,行氣差,緣由作品之上雙行四字對襯盤踞,又背違草書之抑揚,故有失整個作品的章法佈局,或許率情無意而作,但從每個字來視,功底還是有的,無論網民稱江湖體,只是一葉障木,作為愛好者肯定練筆不輟,寫到這個份上,已經不錯了,從書中可知唐國強天資聰穎,也是一個大手筆,提鬥揮灑,可謂心舒之雅。真乃古雲字如其人。

這幅作品識讀: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為草書,

看得出來,練過草書,練過毛體,最難得的是草書符號好像找不出錯的,可見認認真真練過。

天分和審美相當了得!

拍攝毛澤東寫字的時候不用找替身。

但如果深入研究的話,我不揣冒昧地讓為有兩個問題。

其一,點畫的質量和毛澤東的字差很遠很遠。

第二,書法味不是很濃。

首先是點畫的質地,如果說毛澤東的點畫如鋼似鐵,則唐國強的點畫還沒有那樣的力度。

金石味、帖味、文化味、詩書味、性靈味、個性味、見識味、修養味、情趣味……這些不是臨時裝出來的而是骨子裡的東西。

如果唐國強真是一心學毛澤東的話,恐怕還得打一點國學底子,會寫詩詞。

另外,毛澤東也不是一開始就寫草書,也是從楷書來的。所以,唐國強還應該從楷書練起。

相信他會有大成就。


現在的影視圈也成了第二個書法圈。

很多影視名人紛紛拿起毛筆練起了書法,比如陳道明、趙本山、王剛、張鐵林、唐國強、劉德華、姜文、馮小剛等等,年輕一代的人影視明星也不甘落後,比如孫儷、夏雨、鄧超、徐靜蕾等。

他們開始練習書法,無論對於影視圈還是書法圈我覺得都是好事,這對於中國這門傳統的藝術的推廣,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瞭書法這項古老的藝術的魅力,也說明瞭掌握這門技藝的重要性。

對於唐國強的書法,世人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有人說他的書法水平在娛樂圈屬於佼佼者,代表了娛樂圈的最高書法水平,甚至有人說他是當今最成功的9位書法家之一,其書法是非常專業的。

我看了他的書法作品,說他的書法在娛樂圈屬於佼佼者我覺得是可信的,但是遠遠算不上專業水平,和當今著名的專業的書法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他的書法還屬於業餘級別。

唐國強的作品主要以行書和草書為主,他的行草書在結構和用筆上主要受宋代書法家米芾的影響,如上圖的這四個字,基本上都可以在米芾的原帖裏找出來,他對於米芾書法的掌握是非常到位的,這一點是大部分影視圈的書法家很難做到的,他們大部分都是臨了幾天帖就開始自己發揮,完全沒有古帖裡面的味道,這就是唐國強的書法勝出的地方。

唐國強的草書比行書還要差一些,其主要原因還是自己的發揮太多,而臨帖的功夫又不足,雖然看著很瀟灑,多了幾分的性情,但是少了書法藝術的內涵,雖然筆力很強、用筆大膽開張,但仍然看上去顯得俗。

總的來說,唐國強的書法用筆、結構、筆力和氣勢上都很好,其行書要好於草書,行書有一定的傳統功夫,草書完全屬於自己的意會。

不知道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邀請,歡迎關注,謝謝。


我認為,好的書法要有傳統功底,要有性情,要有個人面目。唐國強先生的書法有性情,但少功夫,沒有面目。

1、

有人不學傳統,認為學習傳統會桎梏個性,只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寫,這種說法是極其錯誤的。傳統是養分,吸取愈多,營養愈足。王羲之少時從衛夫人學書,後來北上,轉益多師,最終成就了開山立派的祖師爺;米芾年輕時「集古字」,潛心學習傳統,後來纔有他卓犖不凡、獨具個性的「米」書。要想在書法上有成就,必須下苦功夫,甘坐冷板凳,要如王鐸學書一樣,「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終身不易。學書法沒有傳統,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寫得再勤快,也只是低層次。唐國強先生的書法傳統功底不深,自我習氣過多,書寫不古雅,不醇厚,屬於書法的淺層次。

2、

藝之至,未始不與精神通。書法是情感的藝術,要「任情恣性,然後書之」,不能機械呆板,不能戰戰兢兢,不能事先計算,要「一任情性」,要一拓直下,不得重改。人之性格各異,性情自不同,學王羲之的代不乏人,但風格各不相同,性情不一樣的緣故。書法存乎其人,主要是性情、學養的不一樣。如沒了性情,當只剩下軀殼,如同行屍走肉,沒了生機。但是性情要在有深厚傳統功夫的前提之下,否則會陷入「濫情」,功夫是理性,情感是感性,兩者要結合,要把握其中的「度」。以此來觀唐國強先生的書法,他的情感是有的,但是功底欠缺,感性多餘理性,所以淪入到「怪」和「野」,書品不貴。

3、要有個人面目。

學習傳統是手段,目的是從傳統中走出自己的路來。如果只是呆學,不知變化,縱有入木三分的功力,也只是「書奴」而已。歐陽詢變隋碑,柳公權變歐陽詢,米芾變王羲之,都是學而能化,自成一家。米芾的草書成就不高,不是他的功底不好,而是他認為「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嚴格按「晉」法來寫草書,自然開拓性不足。米芾其時寫過很多草書,但影響不深遠,流傳下來的僅僅只有《論草書帖》一紙而已。所以自成面目很重要,否則功底再深,也會灰飛煙滅,不會留下一點痕跡。唐國強先生在結構和章法上著意變化,花了心思,由於書法功底欠缺,他的變化沒有美感,只有村氣、野氣和匠氣。

所以,學習書法必須認真學習古人經典,打下紮實功夫,深入一門,紮根到底,這纔是學習書法的捷徑。


應該這樣說,唐國強的書法在娛樂圈算是佼佼者了,但要談到專業上,仍然是不足的,所以,只能算是水平比較高的愛好者,而無法稱之為書法家。

從路數上來說,唐國強的書法,雖然沒有經過嚴格的臨帖,不是傳統的由碑帖走向創作,更不是晉唐風韻,或者宋四家等任何一路。但不可否認,他走的路還是正的,並不是什麼歪門邪道。還是在傳統上下過功夫的。這點可以從他的解體及線條的質感來看出。

從風格上來說,唐國強的字比較豪邁,大氣,起伏跌宕,頗具藝術魅力,也似乎很契合其個人氣質。但要和專業人士,甚至是著名的書法家相比,那差距也不是一星半點。

從明星效應來說,唐國強在影視劇中一直以帝王將相形象出現,被稱為是演繹了中國文明上下五千年的男人,從玉皇大帝,元始天尊,到三皇五帝,到唐宋元明清。而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主席形象。

這些角色的飾演,無疑為唐國強的個人形象有了最為重要的加分,可以說,看到唐國強,就會想起歷史上的帝王,就為想起主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就會想起他的「昔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這個人設在這裡,不得不服,不得不加以讚賞。所以,其實只要他會寫字就能被炒起來,何況寫的還不錯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