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摄影家汤姆生1871台湾线性文化遗产】

发现台湾拼布创作(完整版)

                                                                                游永福

台湾的拼布创作现况

国立台东大学蔡宜欣于民国9876日在硕士论文《离˙──拼布创作研究》第21页这么说:「『拼布』经由日本辗转传入了台湾,因此台湾的拼布作品经常有著浓厚的日本色彩。」蔡宜欣的说法,指出台湾的拼布创作是传自日本。 

痞客邦的《artalk》网页,有一篇写于2008910日的〈典型的美国拼布──Donna Sinrud 的作品〉,开头是这么写的:「这两天为了整理美国拼布家的网址差点抓狂,美国有两、三百年的拼布历史,从事拼布的人太多了,作品非常多样,远多过日本。」「但话说回来,日本短短四十年的拼布成就,实在令人不敢置信;对台湾而言,拼布是外来工艺……整体而言,台湾的拼布环境有如日本殖民地,令人伤心!」──作者的说明,指出日本的拼布创作才短短四十余年历史,而「台湾的拼布是外来工艺」,且创作主体性似乎还不明确。而《百度百科》的〈拼布〉报导专文,则明确指述:美国的拼布是在1970年盛行,日本的拼布艺术是在1976年流行。 

 蒋絜安拼布创作-2014-06-13联合报赖佑维-简

今年613日的中国时报记者杨宗灏有一篇〈拼布艺术家蒋絜安  大陆比赛夺金〉的报导,介绍客家文坛大老钟肇政媳妇蒋絜安,以龙潭在地田园景观来构图的「荷叶田田清照水三用包包」拼布创作,获得中国大陆首届玩美杯国际拼布大赛小物类金奖,文末有蒋絜安的期望:「拼布作品在台湾虽已有20年之久,仍非主流艺术创作,希望未来能在培育优秀艺术工作者的前提下,推广这项有机会能站上国际舞台的台湾之光。」──到了116日,蒋絜安老师有补充说明:「台湾拼布受日本直接影响,应该是从1992年光乔公司成立开始,该公司引进了日本余暇协会通信社老师来台湾讲习授课,并协助申请日本文部省拼布证照,人称「光乔系统」;后来又新增了日本普及协会的讲习授课团队,是为「永汉系统」。两大系统,影响迄今至于「推广这项有机会能站上国际舞台的台湾之光」的理想,绝对是一件好事,前提是我们必须先厘清拼布创作发展的脉络,以为台湾拼布创作的养分。

拼布创作的起源与发展 

早期因为生活资源缺乏,将碎布或小布块拼成可以使用的日用品」的说法,在世界各地都有流传,甚至陆续出现了实品。而「拼布创作,最早起源于印度民间之手工,大多以服饰与头巾为主」的讲述,随然最常被引用,但是一直都没有出现时间点的记录。

英文版《维基百科》,与拼布有关的〈拼凑物(Patchwork)〉一文,指出远在五千年前的埃及古墓,已经出现拼布创作,但这一说法却没有提出具体的事证。较为具体的,倒出现在美国的Cotton Patch Quilters of Kern County》网页里,里面的〈贴布绣的历史(History of Appliqué〉文章是这么记录的:「埃及Esi-mem-kev 皇后葬礼帐篷的天篷是由羚羊皮饰拼制而成,其上有蛇和花朵的图纹,这些贴花片被染成了粉红、蓝、绿和金黄等色调;墓园时间,约在西元前980年之际。 

其后,「欧洲用来御寒的拼布棉被」的传说,英文版《维基百科》记录为出现在十一十三世纪,也有不同网页记录为十三至十四世纪的,但都距离埃及皇后天篷出现的时间点相当遥远。 

1787年13星美国星条国旗 

到了十七世纪,由于英国在海外殖民,拼布创作又被引入美洲,就在1776年美国发表独立宣言时,国旗就是以拼布方式来制作的,是将13颗代表13个洲的星星以环状方式缝制在蓝色的底布上,再与红白相间的布块组合,做成了第一面美国国旗,这可谓美国历史上最特殊的拼布作品了──这「第一面美国国旗」的说法,相关学者还有争议,但拼布缝制则是肯定的。美国的《Art Quill Studio(奎尔艺术工作室)》网页,在2014125发表了一篇〈A National Flag-In An Australian Contex[1]Art Essay文章,里面倒是收藏了一面13星美国星条国旗实品,是由里德上尉联盟(The Alliance under Captain Reed)带来澳洲水域的,时间点标示为1787年,旗布虽然已经略有毁损,但弥足珍贵;而有趣的是,《维基百科》介绍的美国13州星条旗,是将13颗星星以环状方式缝制在蓝色的底布上,里德上尉联盟带来澳洲水域的,却是1颗大星星在中央,12颗星星环状围绕其外。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拼布作品几乎都被人们遗忘了,直到1971年,赫斯多恩(Holstein)夫妇在纽约的Witny 美术馆举行拼布展览,才又挑起美国人的复古幽情,进而带动起拼布的另一个风潮。

那么,号称五千年文化的中国,拼布创作又始于何时呢?

新疆拼布服装

中国的拼布创作起源

也在《拼布百科》网页里看到相关资料,王晓航撰写的〈中国拼布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或更远?〉文章,写道:

两袖为红色,裙身为褐色,而衣服的前后两片使用大块的红色、黄色和紫色拼接而成,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拼布了。成品样式简单,又美观大方,哪怕是今天看来,都不失为一件时尚衣装。」

这件出土于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一号墓地的红色连衣裙。据考证为春秋战国时期制成,距今已经两千多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始于西元前722年,止于西元前221年,所以这件红色连衣裙,比埃及Esi-mem-kev皇后天篷出现的时间晚了一些些,但作者王晓航对这件红色连衣裙有了提问:

这会是中国最早的拼布作品吗?不,当然不,如此娴熟的拼接,如此协调的配色,怎么可能是最早的?

亦即中国的拼布作品,应该还有更早的,只是还未出现。 

敏感的诗人,往往也会在文字里透露出蛛丝马迹,唐朝大诗人王维的诗中即有「裁衣学水田」的句子,当时人们称这种衣服为「水田衣」──诗人王维,是出生于西元692年,卒于761年,以〈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里的第二韵:「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让早期中原僧人以化缘得来的布块拼制袈裟,亦即「福田衣」与「百衲衣」的事迹现了踪。

而大陆江西《江南都市报》的〈百衲衣〉文章,则说民间的常生病遭灾小孩,需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袪病化灾长命百岁」。这百衲衣,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头缝在一起做衣服穿」,接著「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是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情该怎么还呢?「一般来说,得向讨过布的人家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哦!这「滴水之恩,涌泉以报」的情谊流动,真是美! 

由以上统整的资料可知:中国、美国与日本,拼布创作都有明确的发展轨迹与脉络。那么台湾的拼布创作,真的是这么年轻不定,才只有20余年的历史吗?

汤姆生照片里的台湾拼布创作

英国摄影家约翰˙汤姆生拍摄于1871年的「荖浓附近的捕鱼团体」照片,给了我们不一样且令人惊喜的答案。照片中有三位坐者,皆穿著了拼布上衣。而在另一张「荖浓Goona 和妹妹们」的局部照片里,也看到了穿著拼布上衣的孩童

 

1871年,摄影术的发明也才32年,尚未发展出彩色摄影,所以无法从照片了解衣服使用了哪一些颜色?但从衣服上深浅不同的色块,可以发现:Goona 妹妹身上的拼布布扣上衣,是以浅色为主,再拼接大块深色布片;且以身体胸部的搭配来说,是以正中央为界,左侧浅色右侧深色;肩与袖子,则是浅色上方再搭配深色长条布块──整体设计,在左右对称之中略有变化,呈现出落落大方美感。「荖浓附近的捕鱼团体」照片里的另两位妇女,右侧穿草鞋的吸烟者,其右衽扎绑上衣,胸部与袖子下侧是浅色,肩部与袖子上侧则是深色,是以上下对比的样式来创作,属中规中矩形式;而后侧妇女,其右衽扎绑上衣是以深色为主体,只有左胸拼接浅色布块,跳脱了对称与规矩的框架,呈现出难得的自在设计。

从这两张老照片中看到的荖浓拼布上衣,各自展现出不同的布块搭配风格,极富变化,真是让人激赏!或可套句王晓航的提问:「这会是台湾最早的拼布作品吗?不,当然不,如此娴熟的拼接,如此协调的配色,怎么可能是最早的?」

同步发表于百零三(2014)年116日《中华日报˙中华副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