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印文化中,漢印的地位,堪比詩歌之於盛唐,書法之於魏晉。漢至魏晉時期,中國篆刻史上迎來了第一個高峰,漢印,以其質樸雄渾,敦厚大氣的風格,垂範千年,為歷朝歷代制印的典範。而今,持一枚漢代風格的石印,濡拓硃砂印泥,往宣紙上微微一扣,千年的漢韻雄風,便似乎透過繆篆印字,飄忽而來……

始於繆篆,平正入印

漢印使用的文字稱為繆篆。在漢代初期,繆篆便開始逐步形成,至王莽時期已十分成熟,並被確定為一種書體。其在當時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是一種普遍使用的文字,它結體勻稱,筆畫平正、豐滿,並可以通過筆畫的屈伸、減省、挪讓、穿插等種種手段來達到入印的和諧。繆篆的筆畫保留一些曲斜的筆畫,並特意加強彎曲、特意舒伸,其神意猶如漢舞中之長袖、漢隸中之波磔,極盡舒展煽情。特別是曲斜筆畫的旁邊留有一小塊紅底,奪人眼球。曲斜之動、留紅之靜,成為漢印中特別精彩之處,可稱作「印眼」。猶如詩中之「詩眼」,畫中之「畫眼」。

古拙天成,反璞歸真

漢印的風格端莊典雅、質樸渾厚、樸拙天成、方中有圓、剛柔相濟;粗細相同而疏密得當;拙中寓巧而自然舒展;增減筆畫而不違六義;挪讓屈伸而巧拙天成;輕重疏密而虛實呼應;朱白相間而趣味橫生。

在漢印章法之美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之美。這是一種樸素的、坦然的自信之美。正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繆篆出自正格,不加修飾,章法平均擺放團聚。這是漢人最常用的章法,也是漢印最讓人動心的高級形式。

一代之風,見諸方寸

在中華文明正源生成的先秦時期,文化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使得印章形態、風格多樣,這一時期制印人不被規矩所縛,形式上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但這也導致了章法上的粗製濫造。到了漢代,漢武帝採用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於是,儒家思想便一躍成為漢朝的主流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必然影響了漢印的製作。

因此,漢印最大的特徵就是端正工整,規規矩矩,在章法上也自然而然地是任疏任密,各文字各佔地位,互不侵擾,筆畫上也多是橫平豎直,處處透著規矩勁。

續寫漢韻 今人風采

漢印之美,是四百多年中多少代、多少人的心血智慧所成。漢印不光是古代印章的典範,其美學價值更是有著歷史和現實的意義。今人多承接漢風,以漢印為模範,以刀為筆,續寫著質樸雄渾的一代印風,杜延平便是其中佼佼者。杜延平作為臨社文化名師堂的導師,其篆刻作品工、寫兼善,承接古風,又映照當下,書法及篆刻作品多次發表在專業報刊,除了實踐之外,杜延平堪為學人典範,其出版有《中國篆刻百家·杜延平卷》、《篆刻邊款藝術》(合著)、《杜延平篆刻作品集》、《印章收藏與投資》、《契文齋藏印·杜延平刻心經卷》等專業著作,學識之淵深,可見一斑!近日,由臨社雲課堂開設,集結杜延平鈴印精髓的《漢印基礎》課程即將上線,課程將梳理漢印風格,深析制印的摹法與刀法,見真章於方寸之間,堪為金石愛好者進階之路的經典教學課程。

趕快加入臨社雲課堂,一起感沐名師風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