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圆丹措

2017年6月上映了一部电影《冈仁波齐》,剧中磕大头朝山的藏民里,有一个9岁的女孩扎西措姆,小小年纪,却凭着毅力,跟大人们一起完成了朝圣。电影海报里有这样一句话:离开家,去朝圣,是她懵懂生命中的头一件大事。

一个月后,在扎西持林最美的时节,我们也遇到了一位可爱的磕山女孩,她叫希绒曲措。

沾满灰尘的发带,束着乌黑的长发,发带下面则是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满是笑意。一双小手套着略大的手套,每一式的合掌,下跪,起身,迈步,都一丝不苟,“范儿”十足。特别那迈开的每个大步,让人感受到一股小小的力量,像极了《冈仁波齐》里的小措姆。

旁边护关的,是她的爸爸,满脸写着关怀,不断询问:“累吗?渴吗?要不要歇会儿?”小女孩没有出声,用连续不断的大礼拜做回应。磕出去一段,不忘回头看一眼身后远处也在“磕山”的妈妈。

上坡时泥泞的土路,下坡时随身体下滑的土坷垃,水泥路上散乱的沙砾,一一越过……

希绒曲措的爸爸用文字记录了这次磕山的情形:

“昨晚的一场雨水让藏地凌晨时分的风吹得更显阴冷,也让今早要跪拜的山路变得潮湿许多。但这些外在的困难并未影响按约定时间早起的女儿,她有些兴奋,因为觉得自己今天这身装扮看起来像‘女侠’。这小丫头从一开始就处在领路的位置,由于天未明,高原又缺氧,我们担心她的安全,不断提醒她慢一点,但感觉她并不在意,不时回头看看是否被后面的师兄赶上……”

在扎西持林绕过山的人都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难”绝不是一句空话,那段下山的坡地,平日步行都需要放缓步伐,小心通过,三步一拜的时候,自然成了最为考验心力与体力的阶段。

雨后的下山路,则更多了一份考验,当一条浅水沟横在面前时,希绒曲措毫不迟疑地拜了下去,积水把手套全部浸湿,“护法”老爸略感心痛,赶紧帮她褪下手套,拧干水分。

大概嫌麻烦,小曲措要求不戴手套直接磕,爸爸看着路面上的碎石,坚决不同意,就在女孩撅起嘴想要闹点小情绪的时候,两个高大的红衣身影出现了……是希阿荣博堪布!还有达森堪布!

希阿荣博堪布微笑着点头,伸出大手给小修行人以大力的加持,边笑边说:“呃,这个孩子这么小啊……”达森堪布也微笑赞叹小曲措朝拜神山的功德。

有了两位堪布的加持,接下来的路程,小曲措如虎添翼,越磕越精神。最终,她用不到3小时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磕山”。

希绒曲措今年8岁,生活在东莞一个幸福的家庭。修行,是一家三口生活里重要的内容。

每天早上5点,妈妈都会准时参加早晨的网络共修。吃完早饭去上学,一家三口在车里一起持诵心咒,回向结束正好到校。然后爸爸妈妈就去江边买生、放生,结束之后才去工厂开始一天的工作。下午女儿放学回家,完成作业之后,都会抄写一两页佛经。别看她小小年纪,已经抄写过《心经》《僧伽咤经》和《妙法莲华经》。

当我们问起小曲措,在扎西持林最喜欢什么?她马上回答:“当然是上师啊……对了,还有小兔子……”原来,莲师法会即将圆满那天,小曲措和同屋的师兄们又一次磕大头朝拜了神山,这一次,她只用了两个小时。磕山途中,她还看到了从前在堪布法相里见过的小白兔。

而当她毫不费劲地完成第二次“磕山”,到达觉沃佛殿时,小院的门徐徐打开,堪布出现在面前,搂住了这个幸运的小孩。

文章节选自菩提洲网站——佛子心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