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理解是,因為人的基因裏遺留下來的思維方式在作怪,畢竟手機電視機出現才幾十年的歷史,而書本已經出現過幾千年了。所以人們的基因會更偏向書本文字。

老婆的解釋:因為書本里的內容,需要人們想像才能在腦子中現象出來,所以大腦一直在運轉,而電視手機這些卻把已加工好了的表象體系直接給於我們大腦。所以大腦不需要想像,直接現象在大腦裏,導致大腦信息集成這塊省略及退化。


看課外書書遇到不懂的: 哎呀媽呀!這是啥玩意兒?臭屎粑粑。(偷來的表情包,侵刪)

看高數遇到不懂的: 臥槽,這是什麼狗東西,太難了。打腦殼,老子腦袋都要發熱了。

看電視遇到不懂的: emmmm,哦,嗯嗯,可以可以,好的,不錯不錯。又有新劇情了,接著看。

看電影遇到不懂的: 媽的,好燒腦殼,不得行了。繼續看,肯定看得懂

然後老媽:「狗蛋兒,期末了!你還有心思看電影?快滾去學習 哼(ノ=Д=)ノ┻━┻」


書裏的東西絕大部分都是由字組成的,具有很強的邏輯性,你邊讀邊根據所描述的內容,在腦子裡成像,這樣不僅培養了自己嚴謹的思維邏輯,也加強了自己的想像力。而像電視,手機之類的,主要是靠聲音和圖像來傳播信息,內容複雜,七零八碎,都說有圖有真相,都有圖了還需要思考嗎?玩個手機很需要動腦子嗎?


看一下《娛樂至死》,尼爾波茲曼在這方面的見解很到位。


就像看小黃書和看小電影一樣,小黃書給了你無限的想像空間,小電影就這兩團肉。你說是不是這個理?但我還是喜歡看小電影。(以上回答純屬胡扯)哎呀。一開始沒看下面的描述。你老婆說的對,以後你就別沒事瞎尋思了,聽你老婆的就行了

因為你會思考 鍛煉自己雙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