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的所謂「劉邦所在的沛縣」很讓人費解!「所在的沛縣」是什麼意思?出生地、老家、工作地、造反地、成名地?

戰國時期前256年劉邦出生、成長於豐邑(豐縣)中陽裏,而沛縣為終生61歲的豐人劉邦到了下半輩子時的秦置縣。所以《史記》劉邦說「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並且《史記》載「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劉邦都「壯」了還在豐縣與盧綰一起上學呢!無疑,劉邦的出生地、老家就是今天豐縣中陽裏,就是那個「盧綰者,豐人也,與高祖同裏」之「中陽裏」。

秦置沛縣後某時,劉邦去了條件更好的沛縣「發展」,混得還不錯,幹上了泗水亭長!秦末天下大亂時,《史記》載劉邦等「起豐沛」「起豐,攻下沛」。在沛縣父老造反殺了沛縣令之後,又眾議擁立劉邦為「沛公」,即沛縣令!之後,劉邦帶領他的「豐沛元從集團」或曰「豐沛功臣集團」及其他將領謀臣最後奪得了天下,建立大漢王朝,而「威加海內」。

以上所說這些都說明劉邦與豐縣、沛縣都有很深的關係。由此,豐縣是劉邦的家鄉、故里,而《沛縣誌》也有一個關於劉邦與沛縣的準確定位——「沛縣是劉邦的發跡之地」!關且,在漢初劉邦復沛為其「湯沐邑」,又「復豐,比沛」,豐縣與沛縣一樣同為劉邦的「湯沐邑」!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好多次寫到「豐沛」,豐沛是兩千年來的好兄弟,關於劉邦應尊重亊實,面向未來,攜手向前。


假如風水之說成立,我想說的是,沛縣這塊地方是龍脈之地!沛縣號稱,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傳說,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及天下之兵鑄造銅鼎9座。在路過泗水,沛縣一帶的時候,結果掉入水中一座,名曰龍鼎。始皇帝大驚,派重兵進行搜尋,三個月未果。方士進言,此乃不祥之兆,須對沛郡一帶加強管控,以防龍興於此,影響大秦萬世基業!??,當然這都是傳說而已。。不過,沛縣確實風水挺好,有山(西南二十里有七峯山一座,現為棲山鎮所在地)有水(處微山湖畔,又有運河通過),人傑地靈。(道教祖師張道陵的故鄉,劉邦的故鄉)

文天祥曾經在《過沛懷古》中寫到,

秦世失其鹿,豐沛發龍顏。

王侯與將相,不出徐濟間。

忘了說了,朱元璋的老家也是沛縣!原來叫朱家莊,現在的名字叫〝朱王莊〞。


劉邦老家在秦漢時期叫做沛豐邑,沛豐邑究竟是沛縣還是豐縣有爭議,主流學界認為是現在的徐州豐縣,但沛縣十分不服氣,認為劉邦老家就是沛縣,這點有待進一步考證。朱元璋自稱淮右布衣,是安徽鳳陽人,但他祖籍卻非鳳陽本地,《明史.太祖本紀》稱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對照現在的地名,可以認定朱元璋祖上是徐州沛縣的,後來遷居江蘇鎮江句容,再後來遷徙到江蘇盱眙,最後才遷到鳳陽。洪武18年(公元1413年)朱元璋曾命懿文皇太子朱標率文武羣臣到盱眙修祖墳,可見確有此事。

不管是泗州還是沛縣,朱元璋和劉邦都是蘇北人,蘇北這個地方經常遭到全國人民的誤解,一提及蘇北就說是窮困潦倒之地,彷彿這裡窮山惡水,比之一江之隔的蘇南就是天堂地獄。

蘇北的經濟發展水平較蘇南的確有一定差異,但其經濟實力在全國依舊是出類拔萃的,傳統的蘇北包括南通、揚州、泰州、徐州、鹽城、淮安、連雲港、宿遷等八個地級市。從2017年GDP來看,全部位列全國經濟百強市,不僅如此,蘇北地區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教育發達,交通便利,那些不瞭解蘇北的網友可以對照一下自己家鄉,或者去親身體驗一下,看看夠不夠格嘲笑人家。

經濟上發達,文化上也不落後,蘇北雖然不能算做文化的中心,但卻是多種文化的交匯處,南部的吳越文化,北部的齊魯文化,西部的中原文化在蘇北交匯,造就了蘇北人南北融匯貫通的文化底蘊,用鄉野之地來形容蘇北並不適用。

當然,劉邦和朱元璋手下能出那麼多忠臣良將,也並非都是地域因素造成的。任何一個成功的政權,往往會在政權的誕生地帶出一大幫子名臣猛將,例如著名的湖北省紅安縣,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國家主席和陳錫聯、韓先楚、秦基偉等223位將軍,是舉世聞名的「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能出這麼多將軍,除了因為當地民風彪悍,還因為紅四方面軍、紅25軍、紅28軍皆發端於此,紅安人從軍者極多,出將軍多也就不奇怪了。

同樣,江西興國、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等革命老區也都以出產將軍聞名天下,可見小地方一樣能出大人物。

出人纔是一個方面,會不會用人是另外一方面,劉邦雖然帶兵打仗能力一般,但識人用人絕對是一把好手,除了老家帶出來的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等人,張良韓信陳平等都是後來從外地收編的(韓信也是蘇北人,但並非徐州人), 可見劉邦用人並沒有固與一地,只要有能力,就會受到重用。

朱元璋也是,作為黃覺寺跑出來的小和尚,朱元璋並沒有從家鄉帶出多少班底,而是在長期的徵戰中發掘人才,使用人才,例如劉伯溫是浙江溫州人,方孝孺是浙江寧海人,這些人出身不一,能力不一,但都在朱元璋手下發光發熱,不能不說老朱還是很有水平的。


我是歷史達人日慕鄉關,歡迎關注!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沒人天生就是王侯將相,本事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一點一滴鍛鍊出來的。就算是鄉野之地,就算是窮鄉僻壤,就算是大字都不識一個鄉巴佬,只要跟著朱元璋,跟著劉邦,打上十幾年的江山,闖了十幾年的天下,就算是一羣鄉巴佬,一羣烏合之眾,也能鍛鍊出一身本事,也能出將入相。所以人才的誕生,不是天生,不是出處,而是後天學習,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歷練。


地域文化上,都屬於淮海文化區。瞭解民情風俗的都知道,此地的人們相對江淮和江南都更加剛猛彪悍。從地緣角度看,此地是南北拉鋸的前沿,軍事必爭之地。若逢亂世,戰亂之地,強悍的民風,出現軍政猛人,從概率上說,那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而已。


用張良的話說,天授沛公,劉邦作為領袖人物,確實天賦極高,正所謂人以羣分,他自然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了自己交往的對象


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古代開國皇帝多出在與政治中心,繁華之地較遠的地方,大概政治中心繁華之地,被管制的嚴一些吧,也或許真與風水有關。


在古代哪個不是鄉野之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