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享第43期给大家带来的报告分享主题是创新药

创新药的本质是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创新药的发展与疾病谱的变迁互为因果。疾病谱的变迁导致创新药向特定领域发展,创新药的发展使相关疾病被攻克,相关疾病被攻克带来了预期寿命的提高,预期寿命的提高带来了疾病谱的变迁,环环相扣形成闭环。(原文来自皮匠网,关注「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分享最新行业报告)

主线是人类预期寿命的提高(前有抗生素,今有肿瘤免疫疗法),支线是预期寿命提高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前有奥美拉唑,今有修美乐单抗)。两类最值得投资的创新药,1.从绝症到慢性病;2.从慢性病到治愈,其中重磅炸弹药物往往出现在从绝症到慢性病这一领域。

我国的药物研发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国内的药企也以生产仿制药为主,缺少创新研发能力。但在近年来,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下,一批重大创新药物诞生,国内创新药物研发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17 年10 月8 日,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发布《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大力支持国内创新药物发展,同年12 月28 日,再次补充发布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不断推动创新药物发展,国内抗肿瘤药物的发展也势必迎来发展高潮。

下面是我们收集整理的8份关于创新药的报告,分享给大家。

报告列表(8份)

1.【行业报告】2017年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系列报告之一:创新药估值体系构建.pdf

2.创新药物研发方法及策略.pdf

3.创新药研发及靶向抗肿瘤药物创新平台建设项目.pdf

4.创新药系列之肿瘤靶向药全解读(82页).pdf

5.创新药系列报告之一:创新药估值体系构建.pdf

6.创新药系列深度报告之一:创新药研发周期理论,创新药研发回报率研究(48页).pdf

7.创新药行业深度研究之二:创新药价值评估初探.pdf

8.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行业深度报告系列之三:全球视野中国创新_中国创新药品种梳理与估值讨论.pdf

?【报告 1】创新药行业深度研究之二:创新药价值评估初探

我国创新药研发渐入佳境,合理估值意义重大。中国创新药企发展路径主要有3种:1.0模式,老牌大型药企由仿到创,逐步布局创新药领域:如恒瑞医药、绿叶制药;2.0模式,生而创新的小型研发企业,扎根创新药谱写新奇迹:如信达生物、百济神州;3.0模式,参与国际合作的开放式创新药企。无论是对于自主研发新药的企业,还是通过并购或者license in方式获得新药品种的企业,合理的新药项目价值评估都非常重要。

?【报告 2】创新药物研发方法及策略

随著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来,我国医药研发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人才队伍得以聚集,新药研发和医药产业呈现了快速发展态势。当前,国际医药研发、转化等策略和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有必要系统总结我国创新药物研究的经验和不足,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更新研发理念,研究我国创新药物研发方法及策略,这对加快建成我国新药创新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报告 3】创新药系列报告之一:创新药估值体系构建

随著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拥有自己的在研产品管线(Pipeline),以及一级市场创新药新兴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中国逐步进入创新药时代。不同于以往PEG的估值方式,在临床中的创新药没有利润,但未来上市后却有著带来较大利润业绩和现金回报的预期,因此需要对创新药以现金流贴现(DCF)的方法进行估值。我们构建了「创新药七步估值」的方法,用以标准化创新药的估值模式。

?【报告 4】创新药系列深度报告之一:创新药研发周期理论,创新药研发回报率研究(48页)

创新药研发周期是一场长达40 年的长跑,寻找投资回报最甜蜜的片段。本篇报告是申万宏源创新药系列深度报告的第一篇,是此后系列报告的框架基础。本篇报告我们首次提出了以周期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全球创新药的发展,从财务的角度去思考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回报率(研发费用IRR)。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1.我们正处于以攻克癌症为驱动的新周期的第二阶段,癌症中位生存期有望从3 年向8 年迈进;2.欧美一线药企创新药研发IRR 不足4%,我国代表性药企研发IRR 达20%以上,我国有望复制日本在上一轮创新药周期中的表现,通过Follow-on 式创新进行弯道超车。

?【报告 5】创新药系列之肿瘤靶向药全解读(82页)

我国的药物研发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国内的药企也以生产仿制药为主,缺少创新研发能力。但在近年来,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下,一批重大创新药物诞生,国内创新药物研发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17 年10 月8 日,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发布《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大力支持国内创新药物发展,同年12 月28 日,再次补充发布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不断推动创新药物发展,国内抗肿瘤药物的发展也势必迎来发展高潮。

?【报告 6】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行业深度报告系列之三:全球视野中国创新_中国创新药品种梳理与估值讨论

国内创新药价值评估需纳入独具特色的国情因素。国内医疗体系和欧美有较大区别,因此国内新药价值评估需考虑独具「中国特色」的临床数据披露、市场准入、患者支付能力以及医保支付等制约因素。「双阶段评估模型」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可作为目前国内创新药价值评估的重要参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