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起源於唐朝,興起於宋朝,廢止於清朝,前後千餘年的歷史,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教育組織形式,對社會教育與文化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北京,有這樣一些學校,它們前身曾是知名的書院,培養優秀人才無數。隨着歷史的發展,它們沒有像大多數書院一樣消逝,而是煥發出新生,續寫教育傳奇。今天,請隨小編到這些學校裏去逛一逛吧。

  金臺書院沿用舊名變小學,譽滿京城出帝師

  北京市東城區金臺書院小學前身是清代的金臺書院,金臺書院起源於清康熙年間的“首善義學”。

  據史料記載,1700年,爲官清正、恤民憐貧的順天府尹設置“義學”,招收大興、宛平兩地貧困子弟免費讀書,並租用了降清明將洪承疇私宅中的幾間房屋作爲校舍,稱“首善義學”。

  康熙年間,爲使學校擴大辦學規模,洪承疇之孫奕沔割地辦學,受到康熙皇帝嘉獎,並特賜御書“廣育羣才”匾額相贈。1750年,義學正式改名爲金臺書院。

  據《宸垣識略》一書記載:“金臺書院在慈源寺東,本義學。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聖祖御書廣育羣才匾額,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爲書院,有御製碑。”

  金臺書院設院長、學副、上舍等,並聘請知名人士擔任書院主持。除了官方規定的必修課即“官課”之外,書院還定期請學者講座,稱爲“師課”,教學內容也主要以習八股文章、臨摹法帖爲主,也間或講些經書義理,並定期考試。學生也多爲各省來京準備參加會試殿試的舉人貢生,並且能夠直接將突出人才上疏推薦給皇帝。

  金臺書院曾於1842年和1879年分別進行了兩次重建,也培養過無數狀元、舉人和進士。最著名的莫過於清朝第101位狀元陸潤庠,他33歲殿試奪魁,後歷任工部、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辛亥革命後,陸潤庠留毓慶宮爲溥儀師傅,授太子太保尊號。在中了狀元之後,陸潤庠曾給金臺書院贈了一塊匾額,榜文“狀元”二字,並且在大門東側修了一座狀元橋。

  作爲清朝知名學府,金臺書院曾盛極一時,馳名京師。但隨着清朝的衰敗滅亡和新學制的興起,自廢除科舉制度、推行學校教育後,金臺書院即行廢棄了。1905年,金臺書院停辦。1906年,金臺書院曾在舊址上舉辦了公立順直學堂。1915年,京師公立第十六高等小學國民學校遷至金臺書院。

  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這段時間,雖然學校幾易校名,但書院原本的校舍卻沒有太大變動,原建築物都保存了下來。在這期間,學校的辦學規模也不算太大,師生數量較爲固定。

  1984年,北京市政府將金臺書院舊址列爲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並多次撥專款對校舍進行翻建。進入新世紀後,學校根據自身辦學特色,開發出以捏麪人兒、剪紙、扎風箏的民間傳統手工藝爲載體的“金臺巧手文化課程”,開闢了小學教育人才培養的新途徑。

  卓秀書院變身良鄉小學,曾是地區“文化學術中心”

  北京市房山區良鄉小學發源於清道光27年(1847年)的卓秀書院,距今已有170餘年歷史。據《光緒順天府志》記載:“卓秀書院在良鄉東大街路南,原建在東門外,道光二十七年,知縣程仁杰移建於此,將隆峯寺抄產官租分給書院,以爲脩脯膏火之資。良鄉陳志,按半入京城金臺書院。”可見,卓秀書院與金臺書院在歷史上頗有淵源。

  當時的卓秀書院有自己的學規,講學活動也都有一定的儀式,尤以“講會”、“開講”儀式特別隆重。據《光緒順天府志》《房山縣誌》以及《良鄉縣誌》等古籍記載,卓秀書院曾是當時北京地區最高學府之一。

  1904年,卓秀書院改爲學堂,稱良鄉高等小學堂。學堂以四書五經、珠算等爲教學內容,學生則多爲商紳子弟,學生大都以繼承祖業或爲官耀祖而入學讀書。1911年,學堂遷入良鄉城內。在改制成爲學堂後,學校在教學內容、教務管理等方面均有了新的變化,從古樸的學校變身成爲實施近代教育的學校。

  民國時期,學校更名爲良鄉縣第一國民完全小學。值得一提的是,在1932至1936年間,學校曾開設鄉師班一屆,稱良鄉簡男師範,學生畢業後,多數留在當地任教,爲當地發展基礎教育培養了優秀的師資隊伍。由於學校在當地及社會具有一定的影響,聲望很高,甚至成爲了良鄉縣的“文化學術中心”。

  抗戰時期,學校曾一度停課,也拆分爲良鄉第一、第二中心小學。新中國成立後,兩所學校又再度合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良鄉小學辦學規模壯大,逐步走上了規範化的發展道路。1987年,學校更名爲現校名——房山區良鄉小學,以新面貌續寫百年傳奇。

  從白檀書院到密雲二小,四百年傳承古老校訓

  北京市密雲縣第二小學是一所具有四百多年曆史的學校,最早的建校史可以追溯到建於1594年的白檀書院。

  據《密雲縣志》記載:“密雲縣第二小學的前身爲白檀書院,始建於1594年(明萬曆二十二年),當時由時任知縣的康丕楊建立。”1614年曾進行過一次擴建,1834年,白檀書院再次重建,當時知縣曾立碑記載(此碑現存於密雲碑林),碑文中介紹了書院200餘年的歷史概況,同時還記錄下重建書院時捐資人姓名及錢糧數額等。

  關於因何命名爲“白檀書院”,民間百姓有以下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書院創辦時主持人姓白,密雲古名檀洲,因此以書院主持人的姓名和本縣古名爲據,各取第一個字合成了“白檀”;另一種說法是書院院內有一棵白檀樹,俗稱白果樹,便以樹命名;還有一種說法是密雲城南有一座白檀山,書院以山命名。總之,白檀書院歷史悠久,傳說很多,究竟哪種說法準確,現在已無法考證。

  1834年,重建後的白檀書院,一直沿用傳統科舉制的學制和課程,書院施於封建禮教,學生主要以四書五經爲學習內容。1903年,清政府頒佈癸卯學制,明令廢科舉、廣學堂,由此白檀書院改名爲密雲縣立高等小學堂,採取班級授課法,實行4年學制。

  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後,當時的政府與全國教育聯合會在1922年制定新學制,學校也於1928年改名爲密雲縣立第一完全小學,並開始招收女生入學課程,除國文、算術、歷史地理、自然等文化課程外,還增添了三民主義課程,並建立了童子軍。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曾在學校中推行奴化教育,遭到師生的抵制。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改名爲密雲縣立師範學校附屬小學。1978年改革開放後,學校走上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2004年,密雲二小舉行了建校170週年校慶活動,弘揚和傳承白檀書院“恕、慎、誠、敬、儉、讓、勤、恆”的八字古老校訓,實現全方位育人目標。

  文:本報記者蘇珊整理(相關資料由北京教育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提供)

  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現教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