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遍存於一切時代、一切地方、一切社會”(羅蘭·巴爾特語)。


今天推薦12本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它們或許會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瞭解文學評論、敘事學等學科。




影響的焦慮

【美】哈羅德·布魯姆 著

978-7-300-26822-4

39.00元




自1973年首次出版以來,哈羅德·布魯姆的《影響的焦慮》已經產生了持久的影響力。通過對浪漫主義詩人的深刻研究,布魯姆提出了他對詩人和前驅詩人之間關係的核心觀點。他認爲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對前驅作品的強力誤讀,他的這一理論對文學批評和後結構主義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對於文學研究者而言,這本書仍然是關於文學批評的重要著作。


全書以生動的個人風格創作而成,以具體的案例和廣徵博引爲基礎,堅持認爲影響的焦慮是無法迴避的——無論是詩人還是負責任的讀者和評論家。布魯姆爲第二版撰寫的前言圍繞莎士比亞和克里斯托弗·馬洛,探討了他本人思想的起源,以及該書對過去25年來文學批評的持續影響。


本書爲新一代的學者、學生和非文學專業的讀者們提供了又一本廣受歡迎的布魯姆正典。


作者簡介


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1930年生於美國紐約,當代美國極富影響力的文學理論家、批評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詩歌批評、理論批評和宗教批評三大方面。曾執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等知名高校,著有《影響的焦慮》《影響的詩學》《西方正典》《影響的解剖》等作品。被譽爲“西方傳統中最有天賦、最具原創性和最富煽動性的一位文學批評家”。



當代敘事學

[美]華萊士•馬丁 著

978-7-300-25939-0

69.00元



本書爲敘事學理論的奠基之作。本書的範圍涉及近年有關(文學中的以及非文學中的)各種敘事理論的方方面面,顯示這些理論如何已經改變了我們對不僅是虛構作品,而且是諸如傳記與歷史寫作這樣的非虛構作品的理解。華萊士·馬丁通過對同樣幾部作品的反複分析比較和評價這些理論。這些例子是: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小說《幸福》、歐內斯特·海明威的《弗朗西斯·麥康伯夫婦的短促幸福生活》和《哈克貝歷·芬歷險記》以及基於傳統民間故主題“失而復得的情人的禮物”的一系列故事。 


作者簡介


華萊士•馬丁,美國託利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英語文學教授。斯坦福大學碩士、倫敦大學博士。


結構主義詩學

[美]喬納森·卡勒 著

978-7-300-25940-6

78.00


《結構主義詩學》是喬納森•卡勒的馳名之作。該書提出了今已廣爲認知的詩學理論和學說。他對20世紀70年代後一度主導英語文學研究的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和批評作了令人讚歎的梳理。《結構主義詩學》清楚地表明,它的確能幫助我們對文學作出不同的解讀。而書中所闡述的閱讀理論和文本分析方法,對於理解和把握當下文學理論和批評仍不失爲一種重要的借鏡。


2002年,《結構主義詩學》被納入“勞特里奇經典叢書”而再版,作者爲此又新撰一篇序言。對於從事文學研究和關心結構主義論爭的學人,《結構主義詩學》無疑是一部魅力無窮的入門導讀。



論解構:

結構主義之後的理論與批評

[美]喬納森·卡勒 著

978-7-300-25367-1

68.00元


美國著名批評理論家喬納森·卡勒經典作品,瞭解解構主義的入門必讀書目。全書書把德里達和美國“耶魯學派”代表人物的解構思想勾勒得十分清晰,並對解構主義在美國的變異做了周密的考證,論述瞭解構主義對文學批評與文本闡釋的積極作用和實際影響。



作者簡介

喬納森•卡勒(Jonathan Culler,1944— ),美國著名批評理論家,1966年於哈佛大學獲學士學位,1972年於牛津大學獲現代語言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結構主義:語言模式的發展及其在文學研究中的運用》,是嗣後成名作《結構主義詩學》的底本。卡勒先後在一些高等院校及研究機構供職,1975年當過耶魯大學的法國和比較文學訪問教授,同年獲美國現代語言學會的洛威爾獎,現爲康奈爾大學1916級英文和比較文學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卡勒長期主掌康奈爾大學比較文學系,是當今西方文學批評界的領軍人物、歐洲理論在美國的權威闡釋者和發言人。主要著作有《索緒爾》《符號的追索》《框架符號》《巴特》《福樓拜》《文學理論》等。


術語評語

小說與電影的敘事修辭學


[美]西摩·查特曼

978-7-300-22999-7

45.00

2016-07-30


本書關注的是敘事學以及通常的文本理論的術語。它力求從兩個角度對敘事術語學作出統一化論述。前四章是第一個角度,它是外部的,關注的是敘述(Narrative)——尤其是虛構的敘述——與其他種類的話語或“文本類型”之間的關係。接下來的六章從一個內部角度走近敘事學。它們檢驗了仍處於爭議中的一些概念與公式:隱含作者,敘述者的本質,人物“視點”或“聚焦”的概念,以及“不可靠敘述”與作者所謂“易錯過濾者”之間的區別。整個論述中,作者都從文學與電影兩方面引述例證,以增強理論的可理解性。 



作者簡介

西摩•查特曼(Seymour Chatman,1928—2015),美國電影與文學批評家、敘事學家。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修辭學教授。他被認爲是結構主義敘事學或經典敘事學的傑出代表。主要著作有《亨利•詹姆斯的晚期風格》(The Later Style of Henry James)、《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安東尼奧尼,或世界的表象》(Antonioni,or the Surface of the World)、《術語評論:小說與電影的敘事修辭學》(Coming to Terms:The Rhetoric of Narrative in Fiction and Film)、《解讀敘事虛構作品》(Reading Narrative Fiction)及與保羅•鄧肯(Paul Duncan)合著的《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全部的電影》(Michelangelo Antonioni:The Complete Films)等。著作被譯成多種語言,在國際學界有巨大影響。



語言與心智(第三版)



[美]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 

978-7-300-20557-1

2015-06-30    

45.00


《語言與心智》是喬姆斯基關於語言與心智的一本傑出論文集的第三版。前六章最初出版於20世紀60年代,對語言學理論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這個新版本對其進行了補充,增加了新的一章和新的序言,將喬姆斯基有影響力的研究方法帶入了21世紀。


第一至第六章通過我們從中獲得內化知識(即Ⅰ語言)的規則和原則,展示了喬姆斯基關於作爲天賦的生物系統(普遍語法)的語言的本質與習得的早期工作。在過去的50年間,這個框架引發了對語言進行廣泛探究的爆炸式發展,並引出了一些重大的理論問題。最後一章重論了關鍵問題,回顧了引導喬姆斯基從其研究之初到如今所採用的生物語言學方法,並對語言和心智的研究提出了全新而又激動人心的挑戰。



作者簡介

喬姆斯基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語言學教授,他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包括《語言和心智研究新視野》(劍橋大學出版社,2000)與《論自然與語言》(劍橋大學出版社,2002)。


喬姆斯基:思想與理想(第二版)



[英]尼爾·史密斯(Neil Smith) 

978-7-300-20555-7    

55.00    

2015-02-02


《喬姆斯基:思想與理想》一書並非喬姆斯基的人生傳記,而是全面客觀地介紹他的思想,如天賦論、刺激貧乏論、內在語言、心智主義等。對喬姆斯基的深邃見解有的學者投以讚賞,主動加入陣營;有的橫加批判,敵意盡現。至於這些爭議是否允當,全憑讀者評判,公道自在人心。不過,閱讀本書,更觸動我們的是喬姆斯基突破常規、不斷創新的精神,敢於挑戰自我、否定自我的魄力,以及在捍衛民衆權益時表現出的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和正義感。 


作者簡介

尼爾•史密斯,倫敦大學學院榮譽退休教授,擔任語言學系主任長達34年,還長期擔任《語言學》和《心智與語言》等期刊的編輯。其研究興趣廣泛,涉及語言習得、句法和音系的參數差異、學者症候羣、喬姆斯基思想、組合範疇語法等。在《自然》、《語言學雜誌》、《語言學》、《神經語言學》等期刊發表論文、評論100多篇。出版《音系習得》、《現代語言學:喬姆斯基革命的結果》等專著多部。


故事的語法



[美]傑拉德·普林斯 

978-7-300-20152-8

2015-01

30.00


隨着傑拉德•普林斯的《敘事學:敘事的形式與功能》、《敘述學詞典》等幾種著作陸續譯介到中國,這個四十年來活躍於國際學壇的名字正日益爲中國敘事學界所熟知。本書是作者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出版於1973年。作者秉承現代敘事學“語言學模型”傳統,在批判吸收普羅普、布雷蒙、託多羅夫等先賢的敘事結構研究精華的基礎上,遵循當時方興未艾的喬姆斯基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對故事的語法做出了新的探索。


作者簡介

傑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羅曼語系終身教授,國際知名的敘事理論家、法語文學學者。他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從事敘事學研究,堪稱該學科從結構主義時代到後經典敘事學時代這一全部歷程的見證者與參與者,至今活躍於國際學界。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


查爾斯·E·布萊斯勒 Charles E.Bressler 

978-7-300-20018-7

68.00

2015-01-01


本書生動而詳細地考察了20世紀和21世紀的重要批評流派,是進入當代西方文學理論與批評的入門書,其中主要涉及俄國形式主義、新批評、讀者導向批評、現代性/後現代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精神分析批評、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文化詩學(新歷史主義)、後殖民主義,非裔美國文學批評、酷兒理論和生態批評等。對於這些重要的“主義”或“流派”,作者既梳理得清晰,也分析得透徹,可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爲有助於讀者學以致用並使其完善闡釋方法,本書獨闢蹊徑,讓所有流派的批評方法都圍繞同一部小說《好小夥布朗》展開,呈現出文學批評的豐富潛能。書後附有德里達等人的五篇重要論文,與書中相關的理論方法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

查爾斯•E•布萊斯勒(Charles E. Bressler),美國學者,威爾克斯大學文學學士,斯克蘭頓大學理科碩士,佐治亞大學博士。2008年以來,任印第安納衛斯理大學英語教授,亦擔任約翰•衛斯理榮譽學院的高級學者,教授世界經典文學、修辭學等。其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文學理論與批評,英美作家C. S. 劉易斯、J. R. R. 托爾金、G. K. 切斯特頓、查爾斯•威廉斯,埃德加•愛倫•坡和納撒尼爾•霍桑等方面。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是布萊斯勒的代表作。



敘事學:敘事的形式與功能


[美]傑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 

978-7-300-17472-3

38.00

2013-06-26


本書是一本饒富特色的敘事學概論,在力圖概括“所有敘事,且僅僅是可能性的敘事”這一理論目標下,作者以簡潔的篇幅,描述和解釋了“敘事的機制及對其形式和功能過程有重大意義的諸因素”。全書行文簡約,概念嚴謹,邏輯性強,引例豐富而典型,既是敘事學學科史上的名作,也是該學科入門的必讀文獻。 


作者簡介

傑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羅曼語系終身教授,國際知名的敘事理論家、法語文學學者。他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從事敘事學研究,堪稱該學科從結構主義時代到後經典敘事學時代這一全部歷程的見證者與參與者,至今活躍於國際學界。



故事與話語:

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



[美]西摩·查特曼(Seymour Chatman) 

978-7-300-16612-4

45.00

2013-01-01


該書是小說敘事學領域、(特別是)電影敘事學領域的奠基性著作之一,其對“故事/話語”的二分與細緻闡釋、對電影敘事交流模式的圖解、對電影敘述者的研究都堪稱獨步,在近30年來被奉爲權威。在中國文學、電影學界,這本書的知名度也很高,但其書原貌譯介卻久未實現,以致迄今多數引證都是部分經典段落和圖示的“轉引”而已。



作者簡介

西摩•查特曼(Symour Chatman,1928—),美國電影與文學批評家、敘事學家,伯克萊加州大學修辭學教授。他被認爲是結構主義敘事學或經典敘事學的傑出代表。主要著作有《亨利•詹姆斯的晚期風格》、《故事與話語:小說與電影的敘事結構》、《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或世界的表象》、《敘事術語評論:小說與電影的敘事修辭學》、《解讀敘事虛構作品》及與保羅•頓坎(Paul Duncan)合著的《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全部的電影》等。著作譯成多種語言,在國際學界有巨大影響。



符號學基礎(第六版)


[美]約翰·迪利(John Deely) 

978-7-300-16276-8

59.00

2012-09-30


這本《符號學基礎》(第六版)觀點鮮明,重點突出,論理深入。像這樣全面討論符號學的基礎概念、相關的哲學課題和歷史文獻,以及梳理重要概念和理論的源流異同的著作,在符號學界實不多見。《符號學基礎》堪稱北美符號學派主流的重要代表性著作。此書初版於1990年,此後20餘年間有過多次修訂和增補。作者在各版前言裏對此已經分別有所交代。此書迄今已有10種文字的譯本。


作者簡介

約翰·迪利是美國休斯敦市聖托馬斯大學的哲學教授、北美符號學派的重要理論家,其研究方向和學術造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符號學的認識論基礎、符號學思想史、中世紀經院哲學和皮爾斯手稿的整理刊行。他曾經擔任美國符號學會(SSA)2001年度會長,目前任該學會《美國符號學雜誌》 的執行主編。在國際符號學界,迪利教授也是一位活躍的學術策劃和組織者,長期任國際符號學會(IASS)理事。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下單。



>>>>猜你喜歡


新書推薦 | 哈羅德·布魯姆《影響的焦慮》

喬納森·卡勒名著《論解構》25週年版序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