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吳若凡 每日經濟新聞編輯 陳夢妤

  3月22日,弘陽(1996HK)在香港召開了上市之後首場業績會。

  這次首秀距離其上市(2018年7月)僅半年時間,從數據來看,2018年弘陽累計完成銷售額473億元,全年合約銷售面積3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8%;全年平均合約銷售單價約13,158元/平方米;毛利潤29億元,同比增長16%,毛利率31%,成績尚可。

  不過作爲以商業起家的房企,弘陽2018年累計營業收入92.4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95.7%的收入來自物業銷售(約88.42億元),商業+酒店業務僅貢獻3.9億元。而業績會上,對於商業業務的未來發展,弘陽也未過多着墨。

  就2019年的發展,弘陽表示,經歷了2018年規模的“爆炸式”增長,2019年公司將銷售額定在600億元。

  這一年度目標相較2018年108%的增長率,顯然低調了許多。

  弘陽集團常務副總裁、地產集團總裁何捷將此解釋爲“迴歸常態”:“弘陽地產內部把2019年定義爲‘從奮鬥到艱苦奮鬥的關鍵一年’。”

  合作拿地佔比72%

  弘陽的艱苦奮鬥,顯然需先從儲糧開始。

  據中原地產統計,2018年25家龍頭房企合計拿地2590宗,土地成交金額15600億元,同比下調28%,最後幾個月的拿地金額更是連續低於千億元,爲近4年來首次出現。從目前的政策和資金環境來看,大勢收縮之下,中型房企想做大規模,保證拿地節奏和體量將是重點之一。

  而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弘陽的土地儲備爲130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6.3%,新增土儲372萬平方米,速度較快。而其2018年新合作拿地計容面積佔總量的72%,新拿地項目計容面積權益佔比超過60%。

  爲保持拿地擴張的速度,弘陽表示,目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弘陽的合約銷售權益佔比將持續保持在50%~55%。

  “想快速擴大自身規模,勢必藉由合作聯營的方式,在更好控制風險與投資成本的情況下,取得更多大型、高質量的項目。”58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告訴記者。

  不過他也指出:“合作聯營開發,由於會分攤利潤,一定程度上會讓企業盈利減少,呈現淨利潤增長趕不上銷售規模增長的態勢。”

  弘陽首席財務官申廣平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弘陽有比較完整的現金流管控原則,銷售回款控制在90%,同時拿出回款50%~60%用於拿地(根據市場情況,可能會降到50%以內),稅金等其他現金流出佔比在10%左右,希望在2019年拿到一些更便宜、週期更長的資金。

  “並不是在一二線城市主動踩剎車”

  從土儲結構來看,2018年弘陽獲取的31幅地塊,分佈在杭州、成都、武漢、南昌、寧波、佛山、徐州、紹興、開封、蚌埠等城市;商業業務則新進廣州、合肥、煙臺、揚州、衡陽、濟寧6個城市,長租公寓進入上海,已初步完成全國化佈局。

  弘陽表示,2019年,公司主要圍繞已確立的“做透大江蘇,深耕長三角,佈局都市圈”的區域佈局策略開展。

  何捷表示,房地產市場發展是迴歸平穩的態勢,結構上一二線城市比較嚴控,未來的銷量和都會受到影響。

  “在國家一城一策的主導下,長三角、環渤海、大灣區整個大週期比較趨同,在市場變化的情況下,要麼好、要麼不好,這一定程度上是有風險的。所以,公司在佈局的時候會考慮不同的市場、不同的週期,這樣可以對衝市場變化,也可以抓到更多機遇。”

  不過何捷強調,弘陽並不是在一二線城市採用主動踩剎車的計劃,目前北京、上海門檻比較高,但廣州、深圳是有機會的,弘陽還是會堅持佈局一二線城市,以及都市圈的三四線城市。

  “對不同的城市要有不同的判斷。有合適的地塊,我們有合適的產品,我們就會到那個地方去拿地。”何捷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