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梅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與會人員走進蕉嶺三圳鎮東嶺村和新鋪鎮潘田村,學習借鑑紅色黨建、民宿旅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的亮點做法和寶貴經驗。東嶺村的蕉嶺革命歷史紀念館和民宿、潘田村的蕉嶺(新鋪)鄉村振興創業第一站給與會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來,蕉嶺縣充分依託世界壽鄉山水生態和自然風光的優勢,融入客家文化、長壽文化及紅色基因等元素,下大力氣盤活農村閒置房產等沉睡資源,把發展民宿產業與鄉村旅遊有機結合起來,加大扶持力度,推動全域旅遊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引領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爲打造梅州壽鄉品牌之星夯實產業基石。

  科技與自然融合 “網紅”民宿人氣旺

  身處田園農舍,外有小橋流水,內有花果芳馨,出門就是鬱鬱蔥蔥的山林,呼吸的都是清新的空氣,這是大多數城市人對鄉村遊的一致追求。然而,匆匆的一日遊並不能滿足遊客體驗鄉村生活的需求,爲此,民宿在各地悄悄萌芽,將廢棄的老屋改造成兼具懷舊色彩和現代設計理念的棲息之所。

  目前,蕉嶺正在醞釀出臺民宿規劃建設方案,鼓勵以建設民宿帶動鄉村遊。在蕉嶺縣三圳鎮東嶺村,有這樣一家特別的民宿——紅星客棧,每一間房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命名。走進該民宿的“和諧”房,映入眼簾的是滿滿的蘇區元素,紅星標誌、革命標語、解放軍服等出現在房間的每個角落,濃濃的紅色文化氛圍讓人恍惚之間產生到了老革命根據地的錯覺。

  東嶺村自身擁有得天獨厚的紅色基因、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爲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在蕉嶺縣委組織部的指導推動下,三圳鎮抓住東嶺村被省委組織部列爲第二批“紅色村”黨建示範點的契機,去年9月通過整合閒置的東嶺牗民小學校舍資源,融入客家、紅色元素進行外立面改造,設立東嶺村黨羣服務中心、革命歷史紀念館和紅星客棧。

  紅星客棧是三圳鎮第一家以傳承紅色基因爲主題的鄉村特色客棧,沿襲了其前身牗民小學的佈局,融入紅色文化元素,力求讓每位入住的顧客親身體驗革命年代的生活氣息以及堅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我們共有服務、管理、餐飲等六個崗位提供給當地村民,能夠帶動村民增收,在上崗前還將對他們進行培訓。”紅星客棧管理員鍾芳說。另外,客棧還設有餐廳、紅歌臺等。其中餐廳的製作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能帶動村民的農副產品出售。

  把“青山綠水、田園野趣”“紅色資源”等這些農村的“沉睡資源”轉化爲發展資本和產業發展的優勢,對東嶺村來說是一個新的探索。“我們也有紅色資源,東嶺村的做法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鑑,充分盤活了閒置資源,弘揚了紅色文化!”藍坊鎮黨委書記鄭康文說。

  從紅星客棧出來,有一座小橋通向對面富含科技時尚元素的地球倉。在綠樹叢中,有2棟小房子依山而建,進入房內,透過落地窗往外望去,一片片盛開的油菜花在陽光下好似閃着金光。地球倉的內部面積僅24平方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擁有智能升降系統、智能識別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值得一提的是,污水處理系統可以將生活污水進行生物降解,通過屋頂人工溼地進行二次淨化過濾,經過中水循環後可以用來沖刷馬桶、澆花澆草,對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的少量排水通過滲透、霧化、滴管等方式進行處理。

  地球倉改變傳統規劃,尊重原生態環境,依託自然景觀,結合地質地貌,因地制宜進行生態規劃,更好融入自然環境。在建造過程中,不再是大興土木的傳統建設模式,而是整裝出庫,現場吊裝,不產生任何建築垃圾,實現綠色生態建造。

  在地球倉的門口,有個電子屏幕,住客可以通過智能識別系統進行身份覈實,“人臉+身份證”雙重識別後門鎖自動打開,真正實現“去前臺化”。

  打造“新鋪十二圩” 重振古鎮風貌

  梅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的與會人員走進位於新鋪鎮潘田村的鄉村振興創業第一站,合理的佈局、優美的設計令人眼前一亮。

  在名爲“新鋪十二圩”的房裏,擺滿了竹筍、富硒米、靈芝等來自全縣19個省定貧困村各式各樣的特色農產品,每一種產品前面都註明了產出地。作爲該縣以改革促產業扶貧的試點之一,“新鋪十二圩”是當地重點打造的扶貧項目,將成爲全年性商貿活動。

  “新鋪十二圩”,顧名思義就是在農曆“二、五、八”傳統圩日基礎上,結合四季節氣和本地風俗,每月定一個週末,舉辦一次特色主題商業活動,將扶貧項目產品,以及新鋪的發展歷史、商貿文化、民間習俗、物產美食等在這裏展示,彙集人氣,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重塑古鎮商貿繁盛新面貌,爲扶貧產品擴銷路、打品牌。

  令人想不到的是,“新鋪十二圩”所在的這片地曾經是垃圾場。在新鋪鎮科學規劃下,這裏搖身一變成集客家文化展示區、衆創產業區和生活休閒區於一體的開放性綜合服務平臺。此外,鄉村振興創業第一站的建設背後還離不開蕉嶺縣新鋪商會的積極貢獻,立足本地品牌、產品特色,讓蕉嶺產品走出去,是該商會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情。

  據瞭解,新鋪商會是由在新鋪鎮投資興業以及新鋪籍外出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截至目前,該商會共有會員41人,籌集資金300多萬元。新鋪鄉賢遍佈全國各地,涵蓋各行各業,成立商會後將他們聚集在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鄉賢們也可以通過新鋪商會抱團發展、共享資源,將先進的理念帶回蕉嶺,把蕉嶺的產品推向全國。

  按照計劃,新鋪商會未來發展已有了初步規劃:成立電商平臺,農戶可以通過平臺來銷售農產品,擴大蕉嶺富硒農產品銷售市場,也讓全國各地的鄉賢們有更多的機會、更廣的空間去推薦家鄉產品,打響蕉嶺“世界長壽鄉”品牌。

  讓村民開心的還有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作爲人才和產業的聚集地,鄉村振興創業第一站將有機整合本土能工巧匠、鄉賢企業家和各類產業要素,充分調動當地農村工匠等各方資源,利用農村剩餘勞動力資源,既可以把外出鄉賢的先進技術、人才和優良產業帶進蕉嶺,也可把本地的農林牧產品等推向全國。

  蕉嶺(新鋪)鄉村振興創業第一站還將會依託蕉嶺縣新鋪商會、新鋪鎮關愛協會、新鋪鎮教育促進會等社會團體和衆多鄉賢企業家力量,通過搶抓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機遇,採取場館平臺展示和對外連接服務相結合的模式,形成一個展廳、一系列產品、一條專用網線、一個網上平臺、一組專業人員等“N個一”組成的工作方式,最大限度發揮人才、產品、服務等資源聚集優勢,實現鄉村振興增速提質。

  鏈接

  鄉村民宿寄託城裏人的“詩和遠方”

  在位於長潭鎮新泉村的森態源休閒山莊,幾棟依水而建、錯落有致的民宿分佈其間,和周圍的青山綠水相得益彰。走在山間小道上,兩旁野花香氣撲鼻而來。

  “有對夫婦通過朋友的介紹來到我們這遊玩後,就愛上了這裏,現在每個月都會過來爬爬山,吃幾頓農家小炒,住上一兩天。”採訪中,山莊負責人賴讓華告訴記者,許多來自珠三角或潮汕地區的遊客會邀上三五知己,在節假日來森態源居住幾天,欣賞自然風光,感受鄉村生活,在返璞歸真中放鬆身心。

  森態源休閒山莊離縣城約三公里,整個山莊佔地面積約3500畝,內有一座大型水庫,擁有上百種植物,還有供遊客們自摘蔬菜的無公害綠色菜園,養殖了雞、鴨、鵝等各類畜禽。四周環山,青山綠樹環繞着林中一條三百多年的山石古道,環境幽雅靜謐。

  森態源山莊只是蕉嶺縣發展民宿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把發展民宿產業與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遊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科學規劃引領,盤活農村閒置房產,全力打造具有特色和富有內涵的民宿,滿足廣大遊客需求,有效帶動廣大羣衆增收致富,全力助推鄉村加快振興發展。

  目前,蕉嶺縣已建成並通過驗收民宿2間。其中,在2018年度梅州市民宿(鄉村客棧)星級評定中,怡然客棧被評爲蕉嶺縣唯一的三星級的民宿。

  【來源】南方日報·蕉嶺視窗

  【文】陳萍 邱珂娜 祝銀清 廖靜宜

  【圖】何森垚

  【作者】 陳萍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日報·蕉嶺視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