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天安門前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北京諸多高校學生紛紛集隊遊行,他們一致高喊要懲治喪權辱國的國賊並維護國家領土及主權完整,這場運動最初在北京爆發,之後轉移到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武漢等地的學生紛紛給予支持,最後以民國政府拒簽《凡爾賽和約》及日本歸還中國山東主權而告終。這場運動由爆發之日始,迄今已過去整整一百年,那麼,五四運動爆發百年之後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紀念這場運動?

首先,五四運動是一場愛國運動,這一點毫無異議。五四運動的開端,就是源於巴黎和會上中國山東主權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北京各所高校的學生們得知這個信息後,便馬上組織會議,繼而開展遊行示威的運動,這完全是源於學生們的愛國精神。既然是談到愛國,就不得不承認,學生們是作為國家主人翁的身份去維護國家領土及主權完整的,他們具有思想、人身獨立的偉大品質,達到一種已經脫離政黨、政權而真正愛國的境界,只要是出賣國家、喪權辱國、凌駕國法、奴役國民的人,無論其身份高低,一律視為國賊,若國法不除,則國人除之,此為大忠大義之舉,所以才有了學生們火燒趙家樓、毆打曹汝霖

及章宗祥的行為,這不是叛國,是真愛國,只有如此,才彰顯出民主國度及民族氣節的精神。

其次,五四運動促進了中國恢復山東主權及民主憲政的實現。五四運動爆發後,民國政府迫於輿論壓力,後通過各種外交手段最終收回中國的山東主權;另外,五四運動的爆發,更加促進民主憲政的實現。就在五四運動爆發的同年,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重新定義三民主義,即後世所稱「新三民主義」,孫中山先生在新三民主義中更加廣泛了民主憲政的意識和作用,即其所言「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這為日後國民政府從軍政、訓政過渡到憲政起到了促進作用。實際上,五四運動所起到的真正作用不是詮釋愛國精神,而是通過解放思潮、反對禁錮、推動憲政的方式去維護國家領土及主權完整、實現愛國主義思想,只有國民真正成為國家主人後,才有實現愛國主義可言,否則遑論。

最後,我想在這歷史性的時刻提出幾個問題讓國民思考,也只有國民真正想清楚並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後,紀念五四運動才有價值可言,也唯有如此,中國的未來才有希望——誰是國家的主人?法與權孰輕孰重?自由和強大源於法還是權?法施於政還是政施於法?權在於民還是民從於權?法之所施應統於何人?民監督權還是權監督民?製法護民還是製法治民?國賴民強還是民賴國強?政府服務於公民還是公民效勞於政府?

作者:周業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