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mkt從業者,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B站接下來股票大漲,不少傳統行業大佬入局當股東基本沒跑了。

《後浪》是寫給前浪們的爽文,也是告訴他們我B站用戶人傻錢多快來薅羊毛的公開信。

因此,視頻里必然要刻畫一幫不差錢的用戶形象,否則怎麼忽悠人呢?

三叔侃侃:看清本質比什麼都重要:所謂《後浪》,其實是B站寫給土豪「前浪」的打錢邀請函!?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感謝你的閱讀和支持,喜歡可以關注公眾號「三叔看世界」,並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哦


自從昨天B站在央視等平台發布《後浪》視頻之後,我的朋友圈以及各種社交平台瞬間刷爆。

對這個篇幅不長,卻刻畫了年輕人精緻生活,旁白又顯得非常打雞血的視頻,自然是誇獎者有之,批判者有之。

甚至出現朋友圈連續兩條發布人觀點恰好相反的魔幻場面。

一時間,無論是支持哪種觀點的自媒體,都紛紛利用B站這一關鍵詞刷爆流量,有些文章寥寥百字輸出一下情緒,都能10萬+點擊,真讓人羨慕嫉妒恨。

不得不說,那些西方媒體不妨進來看看,中國人的思想多麼豐富多彩,誰說我們是一言堂?

但是呢,花費一天時間看了大量分析文章之後,我卻不由得感慨:

為啥就沒有人從本質出發,思考一下「B站發布這個視頻的動機」呢?

既然沒有人,就我來寫吧。


《後浪》第一受眾,真的是新時代年輕人嗎?

在視頻開頭,我們看到了「B站獻給新一代的演講」這樣的標題。

奇怪的事情出現了:

為何在社交平台上,大量年輕人不買賬,認為這是B站在胡亂定義「年輕人」呢?

而通篇的旁白之中,也是不斷說什麼諸如「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是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之類煽情文字。

但就如一些媒體人所分析,這種找了個中年人「作為長輩傳遞些經驗」,並且話語里看起來語重心長的口吻,並不太像是在迎合年輕人的胃口。

而且,B站是在央視新聞聯播之前發布視頻,也就是快要7點的時間段。

很顯然,這絕對不是年輕人會盯著電視看的時間。

或者說極端一點,年輕人現在看不看電視,都要打上問號。

那麼答案就很明顯:這個視頻,是發給「前浪」、也就是那些每天基本會關注新聞聯播的觀眾看的。

而且,旁白當中關於「年輕人享受幸福生活」的種種描述,也值得玩味:

幾千年的財富?別鬧~

很顯然哪怕是前浪們年輕的歲月,中國都還處在極度貧窮落後的環境中。

要知道今年才是全面脫貧的一年,更何況幾十年前。

那麼,為啥年輕人現在的生活確實比過去好起來了呢?

當然是這些前浪們的付出咯!

正是前浪們,讓科技繁榮,城市繁華,給下一代享受文明成果的機會。

相信當很多中老年觀眾看了視頻之後,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哎呀,如果沒有我們的努力,哪有現在這幫年輕小子瀟洒的人生喲!

而視頻當中那個演講的中年人,也可以迅速讓「真正」的觀眾產生代入感,彷彿那就是自己。

所以才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很多父母輩的人紛紛在朋友圈轉發視頻,而年輕人無動於衷。

畢竟如果這個視頻想要針對年輕人,B站至少有10000種形式做得更加活潑生動。

這可是一個多年製作B站春晚的平台,年輕人喜歡啥,B站能不知道?

綜上,B站利用這種不留痕迹吹捧中老年人的手段,能夠在原本並非B站主流用戶的「更廣泛人群」中形成口碑爆發效應,並且利用病毒式傳播,迅速成為近期的熱門頭條。

但僅僅讓中老年人刷爆朋友圈,還不是B站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只是一種手段罷了。


致受困於疫情的前浪們:我們的用戶「有錢有閑有時間」,不來一起發財嗎?

在B站多年發展過程之中,它得到了不少金主的投資,像是騰訊、阿里甚至索尼都紛紛伸出橄欖枝,成為了B站的大股東。

但是截至《後浪》發布之前,願意投資B站的資本方,往往都呈現出這樣一種特點:

年輕、互聯網、泛娛樂。

如果說對過去幾年的B站來說,有這些大佬加持足夠讓它走上美股上市的程度……

可現在,現有的股東們可能已經無法滿足B站需求……或者說,野心了。

因為B站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重大契機:疫情衝擊。

由於疫情影響,導致了2020年「寒假」變得前所未有的漫長。

對廣大年輕人來說,如果想要大量耗費空閑時間,上B站就成為了理想選擇。

僅僅今年3月,B站就已經實現了PV穩穩高於2000萬,甚至一度在4000萬徘徊的成績。

這是內容平台·豆瓣的3倍左右。

和另外一個重要內容平台·知乎的差距也差不多是這個水平。

很顯然,僅僅依靠B站曾經給人「二次元文化」印象,是很難達到這個標準的。

大批製作視頻技術高超,觀點有新意的UP主,恰好利用這個時期入駐B站,並且迅速成為了百萬級別粉絲的大V。

例如說羅翔老師入駐3天,粉絲突破100萬。

而羅翔等大V的入駐和成功,又意味著什麼呢?

今後,無論是任何一個行業的人,只要找對了路子,都會在B站取得成功,甚至財富自由。

相信前浪們看了央視的視頻之後,就會去了解一下B站,然後——

各個行業的大佬,只要腦袋還清醒的話,都應該意識到B站是怎樣一個巨大的金礦。

而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明白「B站的價值」,在視頻中反反覆復曝光的年輕人又是何種形象?

生活條件優越,願意花錢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出國旅行根本就是家常便飯。

在很多自媒體看來,這是在鼓吹消費文化,是在毒害年輕人,也是在體現中國的社會割裂……

可行業大佬們會怎麼看待視頻中的「B站用戶」呢?

這幫小子和姑娘們,有錢!願意花錢!不怕花錢!

所謂「更年輕的身體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審美和價值觀」——不管你賣啥,都有用戶買。

所謂「正在把傳統的變成現代的」

——老字號品牌,還不過來打錢?

所謂「欣賞一部電影去遙遠的地方旅行」

——為了一部電影就花錢,任性!

所謂「只憑相同的愛好就能結交千萬個值得乾杯的朋友」

——拉到一個用戶,背後就是千萬萬萬的用戶,這種營銷性價比,你上哪去找?

所以,只要投資B站……

有了那麼多活躍且「不差錢」的用戶,豈能不是一筆划算生意!

資本逐利,一個看起來至少比瑞幸咖啡說故事靠譜的平台,為什麼我不去參一腳?

更何況,受到疫情的衝擊,很多行業正面臨著哀鴻遍野,難以求生的局面。

在大佬們的眼中: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投資B站,最起碼利用B站來搞活動、宣傳自己的品牌,那麼「有錢的年輕人們」自然會積極捧場。

這才是B站不惜冒著被噴鼓吹消費主義,也要呈現一批只知道花錢的年輕人的原因。

畢竟如果你刻畫的是在送外賣、在刻苦學習、在田裡幹活的年輕人……

還怎麼忽悠金主入場呢?他們看上去「沒有錢」啊!

所以可以預見,未來很短的一段時間裡,我們或許將聽到眾多知名企業入股B站,成為股東。

甚至包括大量「前浪」散戶,也都會將手頭的銀子砸給B站,期待成倍的回報。

在發布《後浪》之前,受到多重因素影響,B站股價不太穩定。

可等到股市重新開盤,可想而知大量熱錢將湧入進來,B站的股票一定會有較大幅度攀升!

那麼,B站在得到大量融資之後,就可以開啟自己野心勃勃的擴張計划了。

別忘記,我說過疫情是B站難得的機遇。

當國外疫情短期無法平息,例如日本動漫行業幾乎癱瘓、資金鏈斷裂成為大概率事件時……

B站就可以用剛拿到的融資,開啟買買買模式,大量進行「接盤」。

與此同時,哪怕B站管理層本來沒這個野心,資本也會逼迫它大跨步地開始國際化.

也許就在今年,B站的日文版、韓文版以及英文版都要紛紛上線。

也許過不了幾年,B站的名字會響徹全球,壟斷全球年輕人市場。

什麼,你覺得這是天方夜譚?圖樣。

當10年前B站成為眾多二次元愛好者訪問的平台時,誰都不會想到它能上市。

當5年前B站開始推進正版化、下架大量盜版視頻時,很多人還以為B站要倒閉了,現在呢?

當1年前B站被央視新聞點名批評,甚至要求整改時,誰能想到今天它直接和新聞聯播掛鉤?

這個「小破站」的歷史,簡直就和爽文一樣可怕。

而以後,也許會更加可怕。


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應該就會明白B站為何要發布這樣一個看起來爭議頗多的視頻。

甚至於,年輕人為了其中「虛假的年輕人」進行口水戰,也同樣是B站的計劃之一。

畢竟互聯網時代,有口水就有故事,有故事就有流量,有流量……大佬更會投錢。

作為一個希望中國能夠對外輸出軟實力的人,我對B站發展樂見其成,希望它真正能夠打響中國名片,通過潛移默化而不是「孔子學院」的方式,不知不覺影響到世界。

但參照目前騰訊因為閱文引發的「壟斷文化」風波,我又忍不住產生一些憂慮:

當B站徹底資本化之後,它會不會成為新的騰訊,成為下一個「變為惡龍的勇士」呢?

畢竟就算時代再怎麼改變,人們的生活發生再大的變化……

資本,始終不改血腥的本質啊~

其實早在好幾年前,就是B站下架日劇,一時間全網哀鴻遍野,看起來國將不國那會兒,我就寫過一篇文章:三叔侃侃:你們談主義,其實人家背後談的都是生意——B站下架日劇的另類解讀

當時被評論區噴得一塌糊塗,現在看看特別好玩。

話說,我為啥會懷疑接下來海底撈要投資或者說與B站合作呢……?


選角|主題|品牌推廣

選角:何冰老師,知名度夠高,迎合了b站 對流量明星的不喜,對「實力派」的尊崇。話劇演員出身的何冰老師對演講台詞掌控也很精準。

主題:把握了新時代年輕人自強自信的心態,迎合了目前min zu主義的潮流。這一代年輕人沐浴在新世紀的陽光下,當真是最自信的一代。看看b站的彈幕,你就知道這就是b站的用戶畫像。

品牌推廣:視頻所用素材主要來源於b站up主們,這是一次曝光的好機會;同時,結語點題b站,「在b站 和1.3億年輕人一起 表達自我 擁抱世界」,把b站和「年輕人」這個符號深度綁定。

總得來說,這個視頻從各個角度迎合了b站主流用戶的口味,並且將b站定位於「年輕人喜愛的網站」,是非常成功的廣告。

但我還是想表達我的隱憂: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把我們所在群體的精英們所獲得的成績當做是自己的,覺得倍有面子與有榮焉,那麼就只能在這樣沾沾自喜的精神麻醉里,麻木地忍受一輩子平凡的生活。

雖然這種手法在營銷里很有用,但作為個人,我想保持清醒。

另一件我分外擔心的事情,是文化產業是從事內容生產的工作,每一樁每一件,都非常地特殊化、個性化。難以被流水線批量化生產、難以被評估質量和價值、難以被預估投放效果。

隨著更多資本的下場,內容生產流水線化將會成為趨勢。讓我們且行且看吧。


流下了羨慕嫉妒恨的淚水,在B站做市場真是太幸福了。跨年晚會、百大UP主、橫幅大二維碼,再到今天的後浪演講,2020年還沒過半已經出圈了好幾個傳播,太密集了,做啥火啥。

除了B站,這兩年幾乎沒有哪個品牌的市場部在這麼玩。其它家的市場部都在幹嘛?——都在背增長和轉化指標。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兩年,刷爆朋友圈的營銷事件真的已經非常少了,尤其是這種純走品牌流的路數。這個行業里的許多新人,很可能從來沒有做過這種純品牌宣傳向的傳播,大部分公司的市場部,也變成了混雜著銷售支持和站外運營等各種功能的綜合性部門。

只有B站,尤其是這兩年,真是完美呈現出了一個市場部本來的樣子,讓人看到了品牌最初的意義:與用戶對話,讓用戶喜歡。

而且它做得如此卓有成效,屢屢實現了讓用戶喜愛的最高境界——讓用戶不但不抗拒廣告,還主動安利、搖旗吶喊。

估計這一波結束後,會有很多公司的市場部群起而模仿。但我的預測是,它們過一段時間就會放棄,因為根本做不到。中國只有一個B站,拷貝B站的做法不是困難,而是不可能。

B站的傳播能成功,並不是依託於它的洞察和創意,雖然洞察和創意都是頂尖的,但成功的真正關鍵在於B站的基因。

這種基因可以被稱之為造梗基因,造梗是什麼?是社群的黑話,是用戶的狂歡,是這個時代的流行文化——你可以用「能不能造梗」來衡量任何一個社交平台的想像力。黑話能夠出圈成梗的核心,在於共鳴與反覆。共鳴,使一大群同聲相應的人,能夠用同一句話表達心中所想,甚至找到組織;反覆,則不斷地強化、提煉,最終讓梗得到固化。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彈幕實在是造福梗界的偉大發明。自由度比評論高,豐富性又比點贊強,這是B站擁有造梗基因的根源。當別的品牌在費盡心機地洞察用戶,絞盡腦汁地討好用戶(然而收效甚微)的時候,B站能夠輕而易舉地從自己平台上的無數個流行文化中取材,而且幾乎不會打偏。我曾經看過B站市場部一個非常特別的玩法,叫做「融梗」,一張普普通通的海報就能融十幾個梗。這就是B站做啥火啥的原因,用戶分享的哪是廣告,用戶分享的是自己創造的文化。

但是,有多少品牌能擁有這樣的基因?其它品牌的市場部,即使把這些玩法都復刻一遍,估計也會大打折扣。我看到過不少更有趣的創意,也只有泛廣告圈內的人會關注,互相欣賞一番,最後便成了典型的品牌自嗨。

說到品牌自嗨,這也是近兩年才有的詞。在前互聯網時代,恰到好處的洞察+創意+投放,一句just do it就能夠收穫一批擁躉。在早期social傳播時代,玩些逃離北上廣類的事件營銷,也能引來好奇的圍觀。

而現在這一切,都失靈了。當用戶能夠自己塑造梗的時候,誰還願意去追隨品牌梗?商業總是會驅動資源和能力向更有效率的地方富集。缺失用戶基因的品牌,很快會發現做品牌宣傳太費勁了,一個爆款都出不了。風口行業或是不差錢的大廠,也許還能砸錢搞一搞大事件,刷刷存在感。過了風口的小公司,花了錢也做不出爆款,大可不必強求,索性直接市場下沉,把ROI作為最核心的考核指標,倒更加有意義一些。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在B站這樣的公司做市場真的挺幸福的,它擁有這個時代難得擁有的品牌爆款基因,也越來越擅長利用這種基因去和它的用戶對話,未來幾年,它都可能依然是流行文化的策源地,是話題焦點的塑造者,也會是少數幾家依然在做著品牌的市場部。


一次用力過猛而且方向偏差的營銷。


知乎首答獻與小破站。我想從目標群體細分來說我一下我對這波營銷操作的想法。

1. 內容創作者:

B站採取的競爭策略是營造良好的社區氛圍,並以觀眾的觀看體驗為先,如此一來便犧牲了各種廣告收入,因此,也就犧牲了內容創作者所受的平台激勵收入。

但B站的定位是原創性視頻社區,其中視頻內容很大部分都是由民間內容創作者們發布的,這麼一來,為了留下內容創作者,並激勵其更多更好地創作,便需要其他方面的激勵方式,而此次的《後浪》,其中大量剪輯了up們的視頻,加上「你們只憑相同的愛好,就能結交千萬個值得乾杯的朋友。」「你們把自己的熱愛變成了一個和成千上萬的人分享快樂的事業。」等語句、熱血的配音以及何冰老師激情的演講,是能夠激發起部分內容創作者心中的動力,甚至賦予了他們「時代的使命感」。

2. 視頻觀看者之「後浪」們:

B站的目標群體是年青一代,也就是所謂的「後浪」,而與B站關係最緊密的關鍵詞似乎也從「二次元」轉向了「年輕人」,該視頻全片的主基調包括最後赤裸裸的「和1.3億b站年輕人一起 表達自我 擁抱世界」就能體現B站對「年輕人」這個標籤的戰略級重視。

對於年輕人觀眾,我們可以細分為看完視頻後熱血沸騰的以及看完後無感的,另一種分法則是分為原本即是B站社區中的一員和非B站用戶。那麼,對於本身就是B站社區中的成員來說,即是對該視頻無感,也不至於脫離該社區;而對於非B站社區成員,如果該視頻成功地吸引到了他們,他們則會成為B站大社區的新一份子。所以對於B站來說,看起來就是有益而無害的。

3. 視頻觀看者之「前浪」們:

這裡的「前浪」們主要指的是金主爸爸們。有的說法是金主爸爸們可能從這個視頻中看出投資價值,即年輕人這個群體都在B站,但我認為,投資價值不是一個視頻所能帶來的,畢竟每一個投資決策的背後,都有著大量的數據與研究在做支撐,對於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大佬們,即便短時間內會被情緒所感染,但回過頭來還是會理智地思考。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如此,在金主爸爸們的面前混混臉熟,說不定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但這或許不是B站此次營銷的目標群體。

當然了,以上都是我的個人淺見,還不成熟,還望各位大佬輕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