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

  作爲漢字文化圈中唯一

  個還在使用年號的國家,

  日本今天公開了她的新年號。

  剛剛,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召開記者會宣佈新年號定爲“令和”。

  稍後,首相安倍晉三還將召開記者會發表講話,介紹新年號出典,“直接傳遞新年號包含的意義並向國民寄語”。

  迄今爲止,能確定出處的日本年號都出自中國古典。以明治維新後爲例:

  明治取自《易經》:“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

  大正取自《易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昭和取自《尚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平成則擁有兩個出典,分別是《史記·五帝本紀》的“內平外成”和《尚書》的“地平天成”。

  這也是日本自公元645年“大化改新”首次使用年號以來的第248個年號。自明治維新後,日本實行“一世一元”制度,即一個天皇在位期間僅使用一個年號。但與明清兩朝不同,日本年號是在新天皇即位當天立即啓用的。新年號將在皇太子德仁5月1日即位後正式啓用。

  原則上,日本政府不會公開年號的起草學者和年號候選名單。

  年號典出何處?

  本次明仁天皇確定提前退位後,日本國內就出現了希望新年號能首次出自日本古典的聲音。共同社稱政府收到的候選中包括出自日本古典的方案。但日本古典中常會摘錄引用中國古典,共同社和《朝日新聞》此前都認爲,本次很可能出現“中日雙重出典”的情況。

  日本古典研究者介紹:“日本古典中有很多由漢語文言文寫成的作品。究其根源都來自中國古典。越是有格調的語言表述,這樣的傾向越強。”

  例如奈良時代編纂的日本最早的漢詩集《懷風藻》被認爲有很多出自中國《昭明文選》。以文言文書寫的《古今和歌集》序文“真名序”中也有很多引用自《詩經》和《昭明文選》。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文學專家E氏對NHK表示,從日本典籍中找很困難。他也認爲日本典籍要引經據典的時候肯定會使用中國典籍,並不能簡單地說“這就是從日本典籍中來的”。E氏自己與皇室有關係,老師市古貞次還參加了上一次年號擬定。

  不過E氏同時指出,要從日本典籍中尋找的話,“六國史”或許是個方向。六國史是日本人使用文言文撰寫的6部日本史書的合稱,其中最初的兩本《日本書紀》和《續日本紀》最爲大衆所知。

  《日本書紀》,平安時代寫本(wikimedia commons 圖)

  NHK報道也提到,有政府人士表示:“要從日本典籍中尋找,並不是現在剛提出的。當然會很困難,但好好找終究是找得到的。”

  但從學者的角度而言,硬要分出箇中國典籍還是日本典籍似乎並不是他們關係的事。日本文學研究資料館館長羅伯特·坎貝爾的發言很有代表性:“東北亞是一個漢字文化圈。年號出自中國典籍還是日本典籍,事情不能對立地看。

  年號如何選出?

  本次新年號的公開選定工作開始於3月14日。菅義偉3月24日公佈,從日本文學、中國文學、日本史學和東亞史學四個領域中選出多位學者,於3月14日委託其草擬新年號候選名單。每位學者大約草擬2至5個備選年號,同時還會附上意義和出典。

  4月1日清晨,菅義偉首先聽取內閣法制局長橫畠裕介的意見,遵從相應原則,從十幾個的大名單中選定數個作爲最終候選範圍。上一次改元選出三個,《朝日新聞》29日報道稱這次將有五個以上。

  政府選定年號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1.意義美好,符合國民理想;

  2.兩個漢字;

  3.好讀好寫,屬於日本“常用漢字”,單字最多12至15畫;

  4.避免與此前使用過的年號和諡號重複;

  5.避免社會常用詞,如不和常見人名、地名和企業名重複。

  目前,日本網絡上興起很多新年號票選人氣榜。政府人士稱,名列榜單前幾位的也要避免。

  此外,日本常常使用年號的首字母縮寫,如明治(Meiji)縮寫爲M,大正(Taisho)縮寫爲T,昭和(Showa)縮寫爲S,平成(Heisei)縮寫爲H。新年號會避免首字母出現M、T、S、H四個字母。

  1989年1月,日本民衆在街頭閱覽改元“平成”的號外(NHK 圖)

  菅義偉選出三個最終候選後,大約在當地時間9時30分左右在首相官邸舉行各界專家懇談會。政府向專家展示最後名單並徵求意見。懇談會將進行約40分鐘。

  菅義偉在3月2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29日當天的討論會議已確認專家懇談會成員名單。但爲了不給專家個人提前帶來困擾,具體名單將留待4月1日公佈。

  日本媒體此前透露,專家組共有9人,包括日本新聞協會會長白石興二郎、日本廣播協會(NHK)會長上田良一、日本民間廣播聯盟會長大久保好男(以上代表傳媒界)、日本私立大學聯合會會長鐮田薰(教育界)、前最高法院長官寺田逸郎(法律界)和前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榊原定徵(經濟界)。

  此外,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以及兩名女性——直木獎得獎作家林真理子和千葉商科大學教授宮崎綠也名列其中。

  隨後菅義偉將懇談會結果向安倍彙報,赴衆院議長公邸聽取衆參兩院正副議長意見後,會召開全體閣僚會議磋商。最終由內閣會議決定新年號。

  上週五(3月29日),安倍上午拜訪皇宮與天皇會面,下午赴東宮御所與皇太子會面。外界猜測,安倍彙報了4月1日新年號選定流程及多個年號備選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皇太子德仁本人就是一名歷史研究者,主攻交通史。

  保密萬無一失:

  盆栽裏都查過沒有竊聽器了

  爲保障年號公佈前不會泄露,日本政府全力做好各種保密措施。時事通訊社稱,年號方案被存放在內閣官方的金庫中,就連官邸建築物內的盆栽都已經檢查過有沒有竊聽器。

  政府已經要求參加懇談會的專家、兩院正副議長和全體閣僚配合工作不攜帶通信工具,正式公開前避免與外界接觸。即使懇談會專家身份顯赫,但也要求在進入官邸前接受隨身物品搜查,去衛生間也要工作人員隨行。

  但與國會協調一度出現困難。日本政府本來準備參考1989年改元“平成”時的舊例,在國會議事堂內的常任委員長室聽取兩院正副議長意見。但衆議院副議長、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的赤松廣隆反對“這實際上就是軟禁房間裏”。

  國會常任委員長室(衆議員小此木八郎Blog圖)

  於是衆院議長大島理森出面協調,把地點改在自己的公邸。這樣兩院正副議長在年號正式發佈前至少可以在公邸內自由活動。

  雖然還是“軟禁”,但至少寬敞了不少(Google地圖截圖)

  誰起草了年號?

  NHK稱,政府爲了以防萬一,早在改元平成(1989年)後就祕密委託多位學者考慮新年號。政府人士透露,迄今這麼多年收到的備選沒有一百個也有幾十個。到今年2月底,已經縮小到十幾個了。

  對於菅義偉3月24日的發言,NHK解讀:這代表年號選定已進入最後階段。政府已經正式與剩下十幾個備選的起草人補齊了正式委託手續。

  依慣例,日本政府不會公佈年號的起草人。1989年時,各界專家在懇談會上看到的是三個備選方案:平成、修文和正化。但日本政府在懇談會上並沒有附上起草人姓名。

  唯一的線索就是當時內閣內政審議室長的場順三2015年接受採訪時的證言:平成由東亞史專家、東京大學教授山本達郎起草;修文由中國文學專家、九州大學名譽教授目加田誠起草;正化由中國哲學專家、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宇野精一起草。

  (從上至下)山本、目加田和宇野(NHK 圖)

  的場還透露,除了上述三人,還委託了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市古貞次。市古就是日本文學專家。

  的場表示,能被政府找上門的學者至少要符合這幾個標準的一個:1.日本學士院會員(相當於中國兩院院士);2.文化勳章獲得者或文化功勞者;3.擁有其他世界知名的重要貢獻。對於出身院校,雖然不侷限於東京大學,但至少是東京大學、京都大學、九州大學這種老牌國立大學。

  “大學教授們也會嫉妒別人,到時候說什麼‘憑啥是他不是我’可就難辦了。”的場在接受NHK採訪時如此解釋。

  的場後來歷任國土事務次官和內閣官房副長官,今年84歲(NHK 圖)

  諷刺的是,要成爲真正的年號起草人,老教授們必須要比天皇活得久。

  政府爲了以防萬一提前徵集年號,此舉雖然合理,但畢竟不能大張旗鼓地公開進行。按常理,擬定下一個年號要等到天皇駕崩後或確定退位後進行,政府此時才能與學者“補齊”正式委託手續。

  而符合標準的著名學者大都年歲已高,難免出現先走一步的情況。逝者無法補齊手續,爲了不出現程序漏洞,起草人如果去世,日本政府就會將其起草的年號方案排除在外。

  來源|觀察者網、部分圖片來自東京新青年

  編輯|楊曉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