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社會增建公屋訴求!

運輸及房屋局預計最快本周公布《長遠房屋策略》的下一個十年房屋供應目標,料為了追趕落後,正式將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由現時的六比四,調整為七比三,以回應社會增建公營房屋訴求;按照去年供應目標數字推算,本港未來每年私樓目標供應量,或會由現時一萬八千個,驟降至一萬四千個以下的水平。《星島日報》引述消息指,當局準備讓有資助成分的「首置盤」,歸類為「私營房屋」,或會進一步推低未來每年實際私樓的供應量。 

政府總部

本港未來每年私樓目標供應量,或會驟降至一萬四千個以下的水平。資料圖片

特首早前發表《施政報告》提到,社會對《長遠房屋策略》之下十年房屋供應中的公私營房屋比例應否維持六比四,持有不同意見,有關比例可能需要作調整。據了解,運房屋極可能本周公布《長策》的周年進度報告;鑑於本港私樓供應近年一直「超標」,但公營房屋供應卻一直落後(見表),當局將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從目前的六比四,調整至七比三,機會甚濃。

回應社會增建公屋訴求

運房局去年公布《長策》的周年進度報告時,維持十年興建四十六萬個單位的總供應目標不變。倘若社會對房屋需求的因素未有大變,公私營房屋比例調整為七比三,本港未來每年私樓的目標供應量,將由現時一萬八千百個,驟降至一萬四千個以下的水平,減幅逾兩成。資料顯示,於過去三個年度,私營房屋推地的可建單位數目均「超標」,不但接近二萬個的水平,上年度更達二萬五千個;按此推算,新公私營房屋比例之下,日後每年的私樓落成數目,或較現時減少最少六千個。

資料圖片

私樓供應料減至1.4萬個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長策》機制實行以來,當局一直只將十年房屋供應目標分為私營房屋,及公營房屋中的「資助出售單位」和「公屋」,但隨著當局和房委會在過去三年陸續推出「綠置居」和「首置盤」等新房屋類別,以豐富房屋置業階梯,當局準備稍後在公布周年進度報告時,同時修改《長策》建屋目標的分類,把未來的房屋供應改為三個新類別,分別是「公屋和綠置居」、「私營房屋」,以及包括傳統居屋和房協等機構興建的「資助出售房屋」。

據了解,儘管當局認為「首置盤」是一種涉及資助的出售單位,但如果將「首置盤」算入「資助房屋」類別,將會減少供應予白表和綠表人士的單位量,加上未來「首置盤」土地來源,會是興建私人住宅的土地,因此計畫將「首置盤」單位歸入「私營房屋」類別;換言之,未來每年實際私樓供應量或會被進一步推低。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會議主席黃遠輝。資料圖片

黃遠輝:不少意見支持調整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在過去一段時間就土地供應收集意見時,都留意到不少意見認為政府應將公私營房屋比例調整至七比三,相信政府亦會聽到有關意見。至於會否影響樓價,他就同意政府應小心處理有關問題,如清楚向社會強調會在未來幾年有足夠土地供應後,才調整有關比例。

就首置盤被列為「私營房屋」類型,身兼市建局的非執董的黃遠輝認為「無所謂」,因目前符合購買首置盤資格的市民,本身已超出申請居屋的範圍,故如沒有首置盤,他們亦只會在私營市場置業。在首置盤推出後,他們對私人市場構成的需求被首置盤吸納,不會影響私人市場供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