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佳作惠後人

  ——呂建德的時代文化擔當

  文劉利民

  玉笛暗飛聲

  開啓呂建德藝術之旅的,並非他聲名顯赫的書法,而是那隻神奇的竹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任城”?

  笛聲響起,清越悠揚,於書房縈迴,醉了奏樂者,也醉了聆聽人。

  曲終,呂建德先生放下竹笛,信手執筆,飽蘸濃墨,在備好的宣紙上奮筆疾書,筆走龍蛇之間,兩行雄渾的大字——了雄心壯志,必自強不息便躍然紙上。彷彿剛纔那笛聲並未消失,而是經過物質轉換,幻化成酣暢淋漓的大字,活靈活現於宣紙之上,仍在節奏鏗鏘、恣肆飛揚、餘音嫋嫋。

  那隻笛子,簡單粗陋,滿目滄桑,數十年來,與建德兄不離不棄、心意相通,見證了他人生的酸甜苦辣,也佑護了他生命的成長。呂建德的出生於曹縣的一個書香門第,祖上世代以石印爲業,到了爺爺和父親輩,依然以一手好字享譽鄉鄰。這樣的詩書之家,當是建德兄文化基因形成的沃土,但在那個講究家庭成份的年代,卻不幸成爲其人生的羈絆,在童年與少年時代,他都因此倍受歧視。初中階段,他在上學的路上,碰到一個買笛子人,便用兩毛錢賣了一支。從此這支笛子,便成爲他的吉祥之物。

  這真是一支有情有義的笛子!它與呂建德結緣之後,便用悅耳動聽的聲音,驅散了他心中的陰霾,陪伴他度過了初中時光;它與呂建德一道,先後進入校文藝隊、縣宣傳隊、併成爲“曹縣一把笛。”一次,校宣傳隊去菏澤軍分區慰問演出,呂建德憑藉《我是一個兵》等笛子獨奏曲目,藝壓全場、技驚四座。時任軍分區司令員唐萬成聽後,高興地一把將他抱住,連聲叫好。於是,呂建德在1968年初中畢業後,即被破格招進縣文工團,成爲一名正式員工。

  呂建德先生現已是聲名顯赫的書法名家,但是,當年開啓他藝術之旅的,其實不是他的書法,而是這隻破舊的笛子。

  在縣文工團,呂建德如魚得水,一邊吹笛,一邊寫字,感覺自己的生命,就像雨後春筍,嗞嗞叫地拔節瘋長。吹笛當是他份內的工作,而寫字則是他額外的義務。他一手漂亮的楷書,劇團有不用之理?領導的高明與否,就在於知人善任。於是,他便同時身兼樂手與劇務兩項工作,演出之餘,要用榜書在大紅紙上書寫演出戲報,還要用小楷在玻璃紙上書寫字幕……

  嶄新的平臺,喜歡的工作,他雖累猶樂。別人尚在晨夢之中,他已經早起練習笛子;別人已在睡夢之中,他還在臨貼練字。笛子與書法,成爲其生命的重要部分,羽化成他的“左膀右翅”,佑護他“展翅高飛”。他也因此時來運轉,1975年入團,1978年入黨,家庭成份的陰霾,一下子雲消霧散。

  飛翔的人生,多麼的美好。“承載夢想,不忘初心”的飛翔,則是更加美好。音樂聲中,舞臺之上,甚至在他忘情吹奏之時,腦海裏閃回的,更多的竟是“書法”美麗姿身與親切面影——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石印,母親當“鞋樣夾子”的魏碑清代拓片,家中曾經大量藏有卻已散失的瓷器與古典傢俱,猶如電影中的蒙太奇,不停地在他眼中閃現……書法作爲他最早的甚至是深埋於血緣中的文化種子,不時地萌動於心,期待着破土發芽,並以一種巨大而神奇的力量,時時刻刻拉拽着呂建德年輕的心。

  書法比天大

  呂建德認爲,書法比天大。因爲在書法藝術裏,有天地和宇宙、人生與社會。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呂建德對於書法既“好之”更“樂之”。他那顆年輕而火熱的心裏,盛滿了對書法太多太多的愛,他不能不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她。他一點一滴地從書法中收穫溫情、快樂與幸福,也心甘情願地從書法中接受冷漠、委屈與痛苦。

  親切的悅耳的如泣如訴的笛聲,固然曾經也能讓他沉迷其中;但是,美好的神奇的如魔如幻的書法,畢竟是來自他心靈最真切的呼喚,情太深意太切讓他不敢也不能迴避。

  因爲書法,1980年,呂建德調入任城文化館,專門從事書法創作,從普通職工一路幹到副館長,館長、書記;因爲書法,2002年,呂建德被任命爲孔孟書畫院書記、院長;因爲書法,呂建德取得了大量榮譽,各種省市乃至全國獎紛至沓來。在我市文化藝術界,呂建德是屢獲多項“第一”的標誌性人物:第一個進入北京舉辦個展的青年書法家;第一批濟寧市拔尖人才;第一批濟寧市突出貢獻的專家;第一個獲得界內正高職稱;第一個獲得“濟寧市首屆太白文藝創作獎”……更重要的是,他將孔孟之鄉的書法藝術,提升至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對於音樂,呂建德雖是忍痛割愛;但是音樂,卻對他不離不棄。1998年,由中國教育電視臺和山東濟南電視臺聯合錄製並由著名主持人陳鐸先生主播的“樂韻墨魂——呂建德的書、樂藝術”專題片,在兩臺首播後,引起強烈反響。有人說,聽呂建德的演奏,好像欣賞一幅飛揚的書法;看呂建德的書法,好像欣賞一曲動聽的音樂。大詩人、音樂家稽康有言:“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遊心太玄。”即,只要用心靈的眼睛來看宇宙萬象,這宇宙便是節奏與音樂化了的和諧宇宙。當是對呂氏書法最好的註解與闡釋了。

  所以,觀呂建德的書法作品,每一筆、每個字、每一行,及至整個畫面中,均有節奏的表達、音樂的律動,藝術的飛昇。呂先生將每一筆畫及字節中的實相,化爲一種動態的空靈,由心靈傳達至全身,凝化於筆端,將欣賞者引入他生命的節奏中,探入“真”“善”“美”的核心,進而實現精神的騰躍與靈魂的飛昇。他用筆墨的濃淡、枯潤、線條的穿插交錯,明暗虛實的互相映襯,急緩的節奏轉變,將一幅幅書法作品,幻化爲一曲曲美妙動聽的音樂、一幅筆舞墨韻的圖畫,感動着自己,也感動着他人。他認爲,這種“生命的節奏”或“有節奏的生命”,才真正能表現一種宇宙生命的氣韻。

  呂建德特別欣賞常香玉的一句話:“戲比天大”。他說:我認爲,書法也比天大。因爲書法同樣是天地和宇宙、人生與社會。既有詩歌、文學、音樂、舞蹈等,又有矛盾的對立,辯證的統一,人間悲喜,自然萬物。

  “書比天大”,先要“心比天大”。欲“心比天大”,“心”就得裝得下天地宇宙和社會人生。年輕時的呂建德就有着“心追手摹得古人遺韻,筆耕墨灑開今世新風”的遠大的藝術理想。40年前就曾自勉:“只與古人比,不與時人爭”;30年前即曾書就:“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並一直懸掛在辦公室。這些用以自勵的銘言,既是建德兄藝術上的“夫子之道”,又是他用生命體悟而得的“呂氏心學”。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爲,2007年,呂建德定居北京,便是一種“心靈與藝術的放飛”;2017年,呂建德重返濟寧,則又是一種“心靈與藝術的迴歸”。在來來去去中,他發現真正的樂土,其實就是心中的書法藝術;尋尋覓覓間,他期待着書法春天的真正到來。

  十年磨一劍。“去”“來”之間,呂建德藝術之“劍”,學識之“劍”,修養之“劍”,人生之“劍”,便磨礪得璨然生“光”。

  風景這邊獨好

  墨池躬耕六十載,呂建德書法以強大的藝術魅力,成爲傳世之作。

  2500年前,在這方大地上,孔子摯起文化的火炬,恆久地燭照着濟寧的天空。當歷史的腳步邁入新時代,又催生出更多優秀的文化人物與文化故事。

  天不負人,地不負人,藝術不負人。墨池躬耕六十載,呂建德書法藝術,便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強大魅力,厚積簿發的深沉底蘊閃亮登場了。

  紀念毛澤東誕辰120週年之際,呂建德《風景這邊獨好》大型書法展在北京展出,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衆多專家、書法愛好者、北京市民,以及毛澤東的家人親自到場,並給予高度評價。

  他創作了大量具有廣泛影響的傳世之作。“呂建德行楷”、“呂建德魏碑”分別入選國家字庫並填補了空白。兩種字體,以其強烈的視角美感與極高的藝術價值,深受大衆喜愛,國家級媒體、書籍、廣告中多有選用。由西冷印社編輯出版的二十餘冊系列叢書《碑貼大觀》,每冊的書名字體如《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等,皆採用“國家字庫”中的“呂建德行楷”。封面題字與該書內容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呂建德行楷”還被編輯成水寫字帖出版發行,供廣大愛好者臨摹學習之用。可以想見的是,具有極高藝術價值且受大衆喜愛的“呂氏兩書體”,將會永遠載入書法史冊,從而惠及更多的後人。

  在呂建德的傳世之作中,還有大量流佈於世的牌匾藝術。牌匾的題寫,絕非輕易爲之,需要更深的傳統功力和更高的綜合素養。因爲它不但是一個單位、部門、地方或事物的“文化臉面”與“文化眼睛”,而且還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符號,是融漢語言、漢字書法、中國傳統建築、雕刻,繪畫於一體,集思想性、藝術性於一身的綜合藝術作品。所以既要有欣賞性、實用性,還應具有時代性和大衆性。應屬畫龍點睛之筆。毛澤東筆下的各種題字充滿了正氣、恢宏和灑脫,此乃偉人氣魄和全面修養所致。趙補初爲各大寺院題寫的匾牌,穩重、厚道、禪意十足,是他與佛有緣的結果。郭沫若爲衆多文物場所的題字和故宮博物館牌匾如此相得益彰,是他深研文物和考古的緣故。呂建德爲濟寧和各地題寫的牌匾,諸如“新世紀廣場”、“百花公園”、“雙擁園”(濟寧市榮獲全國“雙擁城市”時所建公園)、“濟寧汽車總站”、“華夢藝術館”、“新華影院”、“兩條腿”褲行、戴莊“藎園”、“香港大廈”等衆多匾牌,都給百姓留下深刻印象,也爲這座城市增光添彩。這些精典之作緊隨時代,字體、風格、氣象、意境均自心出,並與內容高度結合,達成和諧之美,成爲我市著名景點與文化符號,也成爲時代標誌與歷史變遷的見證。

  呂氏筆下的《論語——呂建德小楷》書法,乃有史以來衆多《論語》版本中第一部“手寫《論語》”,由120年曆史的廣陵書社以宣紙印刷線裝書出版,不但達到驚人的藝術成就,更成爲孔孟之鄉的文化名片,現已再版五次,名揚九洲,香飄海外。全套《論語.呂建德小楷書法》出版後,並被刻成118塊木刻版,永藏於孔子研究院,常年展出、供人觀瞻。

  文物版《論語百家書》由300年老字號,被譽爲“天下第一齋”的北京榮寶齋木版水印出版。該著作在全國精選100位著名書家聯袂書錄。山東省入選5位,蔣維鬆、魏啓後、高小巖、呂建德等名列其中。文物版《論語百家書》現已毀版絕印,這部榮寶齋木版水印鉅著,也成爲舉世無雙的珍奇尚品。

  呂建德作品之所以能夠傳世,還在於他作品的時代感與人民性,是走進千家萬戶的深受百姓喜愛的“呂氏書法”。這些作品,既能在榮寶齋裏與名流大家們爭雄媲美,又能在黃河碑林、翰園碑林、河北蓮花山、濟寧太白樓等處長享尊榮,還能在黨政機關的各部門、廳室,以及家庭中熠熠生輝。建德兄在他的家裏,會經常接待一些不速之客,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拿着他以前的作品請他補印或辨別真僞,由此可見其作品已經成爲當代收藏的重要選項。

  呂建德身上凝聚着我國傳統知識分子的衆多美德。精神品格富美剛正,做人做事卻是周到細緻、包容謙和;藝術造詣爐火純青,寫字作畫仍舊恪守法度、創新不已。做人的厚德載物,藝術的取法乎上,臨池的不懈努力,文化的多元素養,成就了呂建德的人生,也成了他的書法藝術。

  建德兄雖然已近古稀之年,仍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認爲,書法創作,不該只有“高原”,更應該有“高峯”。作爲新時代的文藝人,要有大膽攀登的精神。他自豪地告訴記者,今天的他,仍不是真正的他。他說,奮進永遠在路上,等待我的永遠是明天。

  藝術家名片

  呂建德

  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會員

  國家民族畫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

  濟寧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濟寧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濟寧市孔孟書畫院原院長、書記

相关文章